夫復謵不餽而忘人什麼意思誰能用簡單文字解釋謝謝你

時間 2021-09-08 20:18:27

1樓:匿名使用者

語出《莊子·庚桑楚》:「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忘人,因以為天人矣。」

題解「庚桑楚」是首句裡的乙個人名,這裡以人名為篇名。全篇涉及許多方面的內容,有討論順應自然倡導無為的,有討論認知的困難和是非難以認定的,但多數段落還是在討論養生。

全文大體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寫庚桑楚與**的談話,指出一切都有其自然的規律,為政者只能順「天道」而行,至於堯舜的作法,只能使民「相軋」,社會的動亂也就因此而起。第二部分至「惡有人災也」,通過老聃的談話說明養生之道,這就是「與物委蛇,而同其波」,「身若槁木而心若死灰」,「即隨物而應、處之無為的生活態度。

第三部分至「心則使之也」,寫保持心境安泰,指出不能讓外物擾亂自己的「靈台」。第四部分至「是蜩與學鳩同於同也」,轉而討論萬物的生成與變化,討論人的認識的侷限,說明是與非不是永遠不變的,可以轉移和變化。餘下為第五部分,又轉回來討論修身養性,指出擾亂人心的諸多情況,把養生之道歸納到「平氣」、「順心」的基本要求上來。

節選:介者拸畫,外非譽也;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夫復謵不饋而忘人,忘人,因以為天人矣。

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出怒 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為無為,則為出於無為矣。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為也。

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

譯文:砍斷了腳的人不圖修飾,因為已把毀譽置之度外;服役的囚徒登上高處不存恐懼,因為已經忘掉了死生。對於謙卑的言語不願作出回報而忘掉了他人,能夠忘掉他人的人,就可稱作合於自然之理又忘卻人道之情的「天人」。

所以,敬重他卻不感到欣喜,侮辱他卻不會憤怒的人,只有混同於自然順和之氣的人才能夠這樣。發出了怒氣但不是有心發怒,那麼怒氣也就出於不怒;有所作為但不是有心作為,那麼作為也就出於無心作為。想要寧靜就得平和氣息,想要寂神就得順應心志,即使有所作為也須處置適宜,事事順應於不得已。

事事不得已的作法,也就是聖人之道。

2樓:匿名使用者

夫復謵不餽而忘人,語出《莊子 雜篇 庚桑楚》,復謵:熟習,謵(xí),同習,饋:同愧。

整句話的現代漢語意思是:熟習了事物的道理,對自己來說沒有內疚,並且忘卻人與人之間的紛爭。

苟非其人 什麼意思 誰能用簡單的文字 詳細的解釋一下 謝謝你。

3樓:憶回首一笑

翻譯:如果沒有這聖賢之人。苟:如果。非:沒有。其人:他們這些人,這裡是指聖賢之人。

出處:《周易·繫辭·下》第八章

原文:《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擴充套件資料:

《繫辭》簡介

《繫辭》一般上是指《易傳·繫辭》或《周易·繫辭》。

《繫辭》中「一陰一陽之謂道」已經成為《易傳》宇宙觀的表達。《繫辭》解釋了卦爻辭的意義及卦象爻位。

所用的方法有取義說、取象說、爻位說;又論述了揲著求卦的過程,用數學方法解釋了《周易》筮法和卦畫的產生和形成。《繫辭》認為,《周易》是一部講聖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種聖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觀變,三是製器,四才是卜佔。

《周易》是憂患之書,是道德教訓之書,讀《易》要於憂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為化凶為吉的手段。

《繫辭》是《十翼》中的兩篇。《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系」為系屬之義。孔穎達疏:「係屬其辭於爻卦之下。」為《周易》**之外全書原理的通論。

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立論,說明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陰陽、動靜、剛柔等相反屬性的事物;提出「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生生之謂易」的觀點。認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盪」、「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是萬物化生的源泉。

提出「是故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的宇宙衍生觀。認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即事物必須經過變革才有前途。

同時又承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的永恆性。還闡釋八卦**、占筮方法、聖人四道、乾坤德性和功用、九卦的含義等等。

對中國古代哲學產生了巨大作用,傳中提出的太極、兩儀、道、器、神、幾、意、象等,作為哲學範疇被後世廣泛運用。

文中以蓍求卦法成為象數學的重要依據。

原文翻譯

《易經》這部書,是一部經世致用的學問,人生不可須臾疏遠的,《易經》是以陰陽執行,互相推移變化的,故其道常常變遷,變動不拘於一爻一卦,如乾卦初九是潛龍,九二是見龍。

還有陰陽六爻,外三爻為上,內三爻為下,更互變動,周流於六個爻位之間,從上位降至下位,由下位公升向上位,上下沒有經常不變的爻位,陽剛陰柔,互相變易,在另一卦爻時,解釋又不同,不可固執於一種典常,唯有觀其變化的所往,才能周明其道。

《易經》至理,啟示我們出入進退,內外往來都要合於法度,或在外以安邊定國,匡齊天下,或在內以正心誠意修身養性,皆使我們知道戒懼謹慎,以免除災禍。

同時,明了憂患的原因,雖無師保在旁,卻似父母在自己面前,不致有過越顛損。最初遵循辭義以揆度爻象和道理所在,就有經常的法則,可讓我們恪遵不二了。

易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不是毫無根據的空談,若非篤信易道的人,則道也不能憑虛而行的。

4樓:匿名使用者

語出:「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典常:即通常的經典之道、經典之法,這裡是指《易》經。

苟:如果。非:沒有。其人:他們這些人,這裡是指聖賢之人。

虛:是與實相對而言,指空虛、空,徒然、白白的。

譯文:雖然已經有了常行之典、大道之法,但如果沒有這些人(聖賢之人)(來施行它---指大道),(道)自己是不會憑空的執行起來的(即大道是不會自己在人間施行的)。

5樓:

如果是庸碌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