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新高考改革到底是一場什麼改革

時間 2021-08-16 23:27:35

1樓:匿名使用者

高考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很多人都問這個問題,難道你是隨大流因為我身邊的人都在學習參加高考所以我也要參加高考嗎?不是的,會有這樣想法的人說明他們還沒有想清楚生活是為了什麼,這樣想法的人在生活中也是碌碌無為的。

你們自己看看身邊的成功人士,那一個不是在高考之前就想清楚了自己高考向考到什麼學校,想學什麼專業,想在大學參加什麼樣的社團,是否要繼續深造考研,這些人都有這樣的共性,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會朝著那個目標往前走。

我們很多人都是普通人,一般的小康之家。畢竟你去面試工作的時候的第一道門檻就是學歷。你不用說什麼能力,你的學歷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你的能力,除非你是有什麼擺的上臺面的能力,或者你的某一項技能能達到行業的頂端水平,不要那那些極端的成功例子來掩飾你的不努力。

韓寒是沒有上過大學,他也是成功了,但是你的寫作水平有他高嗎,他熬夜寫作的時候、你鬱郁不得志的時候、他迷茫的時候你看到了嗎,他背後肯定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我們也不是韓寒,我們就按照大眾的路子,踏踏實實參加高考就可以了。

參加高考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但是他是走向成功最簡單的路線,我們普通人就按照普通人的路線走,高考就是給自己考的,希望你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2樓:

更加全面的挑出專業性更強的好苗子 而不是一個模子刻出千萬個相同的樣板

新高考在專業錄取時會針對性的進行考試 。比如物理類專業就不需要考生物 但是可能會考政治 因為很多問題會涉及到一些哲學類的知識

同時也是對考生的一種保護 比如有些考生嚴重偏科 新高考就可以避開偏科的科目進行針對性的報考 這樣他的成績就可以更高 可以代表他的真實水平

新高考改革到底是一場什麼改革

3樓:平光美知子

什麼是新高考改革3+1+2模式?為什麼說不分文理科了

高考改革實施3加3模式有什麼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1、實施“語數外成績+三科學業水平測試的成績”這一“3+3模式”,第一讓

學生有了自主選擇權,第二讓高考從“標配模式”走向“自選模式”,這有利於使高考更加公平,同時也有利於培養考生的特長,真正實現向素質教育的邁步。

2、在“3+3模式”中,分別實現了兩大更加公平的考核模式,第一“兩次機會”,就是實現兩次統一考試,然後綜合評定成績。這避免了“一考定終身”的侷限和弊病。第二“統一考試成績+綜合評定成績”的考核模式,打破了考試為唯一評價方式的弊端。

3、這種“3+3模式”的改革明顯已經是一大進步,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權,有利於推進教育公平與進步。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進行競爭,"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為了可能"。

5樓:

在高考形式上,實施“語數外成績+三科學業水平測試的成績”這一“3+3模式”,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權,讓高考從“標配模式”走向“自選模式”,無疑更加有利於高考公平,也有利於培養考生的特長,真正實現向素質教育的邁步。在“3+3模式”中,又分別實現了兩大更加公平的考核模式:一是“兩次機會”。

即實現兩次統一考試,然後綜合評定成績。這避免了“一考定終身”的侷限和弊病。二是“統一考試成績+綜合評定成績”的考核模式,打破了考試為唯一評價方式的弊端。

儘管從教育總體要求和素質教育的總改革目標上而言,“3+3模式”也好,“兩次機會”、“不分文理”也好,其進步和意義無疑都是有限的,都沒有跳出“以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標準”的應試化侷限。但相對而言,這種“3+3模式”的改革明顯已經是一大進步,為眾多考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權,有利於推進教育公平與進步。

6樓:

1、中國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別公佈了高考改革方案。從方案中可以看出,三年後的2023年,兩省市高考均不分文理科,考試科目都是採用“3+3”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考科目再加上3門選考科目。此外,高校錄取將不分批次,學生報考志願時可以一檔多投。

分析人士認為,兩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錄取的標準也從單一變成多元化,有可能帶來整個中國教育理念的全新變化。

2、高考不再分文理科,錄取的標準也從單一變成多元化,有可能帶來整個中國教育理念的全新變化。比如,以上海6門課程選考3門來測算,高中學生會有20種選擇組合,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教學安排的複雜性。

7樓:雪瀾饒谷翠

簡單一點說,就是換湯不換藥,沒什麼意義。回顧一下高考這些年改革,就像畫圓

8樓:教授王

據說是能減輕學生負擔

9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就是給了考生更多選擇,讓每位同學都能學到最適合自己科目。這方面你可以諮詢龐國良,這個人對3+3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高考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

10樓:八維教育

高考改革一方面是為了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各地經濟的發展,各地的教育水平都提高了,改革後能讓各個地方的學生都平等地參加高考錄取,報考大學。

11樓:自主招生教研團

人人都能平等的接受教育,因材施教

高考改革 為什麼要進行高考改革

12樓:心涼餘人心

有關“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顧明遠稱高考改革方案2023年實施,英語將退出統考”的報道成為關注熱點。對此,教育部發言人續梅稱,目前教育部仍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顧明遠本人亦稱“被**誤讀”。

教育部迴應:高考改革方案仍在制定,“方案確定後,我們一定會及時釋出。”續梅表示,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則,方案會及時公佈,方便考生和家長及時瞭解。

顧明遠澄清:“高考不考英語”是誤讀  已卸任中國教育學會會長的顧明遠,現任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近年來,顧明遠參與了關於高考改革的相關調研和方案論證。

  顧明遠詳細解釋了自己對高考英語改革的理解:  “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次考試是改革方向,現有的計分體系造成分分計較,考生差一分就排一操場,不公平,也不科學。因此我們很多專家都主張英語實行等級計分制,並以多次考試中的最好成績計分。

這絕不等於高考不考英語,也不會削弱目前的英語教學,因為高校招生錄取時對英語等級仍會有要求,只是不同層次、不同類別高校的要求可能有所區分。”  去年,教育部曾表示擬於2023年實施高考改革試點。“當時教育部是根據三年早知道的原則宣佈了這一時間節點,但是高考牽繫重大,目前方案尚未確定,因此有關改革的一切都要以相關部門正式公佈為準。

”顧明遠說。  根據教育部**此前披露,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實施意見將於今年上半年出臺;配套實施意見先行試點,2023年正式推廣實施;到2023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試招生制度。其中,高考改革將探索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而進行社會化一年多考。

戰爭的目的是什麼,發動戰爭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

愛刷 1945年以前的戰爭是以奴役它國國民,侵佔它國土地為目的的。因為在1945年以前,人和土地就是生產力和生產資料。佔領土地以及奴役人可以為自己生產無成本的商品供養自己享樂。冷戰時期的戰爭是以爭奪勢力範圍為目的,這是奴役人民和土地的升級形式。由國與國上升到集團與集團之間的敵對。以上都是生產力低下時...

讀書是為了什麼,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讀書還有乙個好處 儘管說讀完了 一本書以後 裡面的東西 很快你就會忘掉 但是呢 這個書 其實已經對你 產生過了影響 不同的觀點 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對手 不同的啟發 不同的爭論 讓你腦洞大開 使你的思維能力 越來越強 使你的思維反應速度 越來 在學校不僅僅是讀書,還有學會做人,如果你再學校都沒辦法適應...

人讀書為了什麼???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讀書是最能提公升乙個人格局的通途。乙個人的格局往往決定著未來的高度。而只有當你認真閱讀了大量書籍後,才會更深刻的認識到知識中的力量。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同時也是提公升自己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徑。讀書使人越來越謙遜,眼界越來越高。很多東西,眼睛看不到,讀書可以 腳步不能丈量,讀書可以 身體無法抵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