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哪幾種

時間 2021-08-11 18:08:05

1樓:晴晴

參考:一、主語+者+謂語+也

古漢語的判斷句,直接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片語充當謂語,在主語的後面用語氣詞「者」表示停頓,在謂語後面用「也」表示判斷。這是最典型、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一般可譯為現代漢語「……是……」。如: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藺列傳》)。

2.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4.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二、主語+謂語+也

只用「也」字表示堅決、確定的語氣,不用「者」字提頓,構成「甲,乙也」的格式。如:

1.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2.制,嚴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3.賂秦而力虧,破滅道也(《六國論》)。

這裡要說明的是,句末帶有語氣詞「也」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判斷句, 有表示肯定的陳述句。如:「晉國之憂可立俟也。」

三、主語+者+謂語

只用「者」字提頓,不用「也」字收尾,構成「甲者,乙」的格式。不過,這種句式相對來說比較少。如:

1.虎者,戾蟲(《戰國策·秦策》)。

2.地者,先君之地(《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八回》)。

四、主語+謂語+者也

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一般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

1.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五、主語+謂語

主語、謂語後面都不用語氣詞,構成了「甲,乙」的格式。例:

1.荀卿,趙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大將軍,忠臣(《漢書·霍光傳》)。

有時在句末會出現「耳」這種語氣詞,表示限止語氣,常有修辭上的作用,即表示輕蔑。

3.此亡秦之續耳(《史記·鴻門宴》)。

六、主語+副詞+謂語

用副詞「乃」、「則」、「即」等加強肯定判斷,有時還用「皆」、「誠」、「素」等表示肯定,一般可譯為「便是」、「就是」。值得一提的是「乃」、「則」、「即」等只是加強肯定判斷而已,並非判斷詞。如:

1.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3.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上面我們分析的都是肯定判斷,判斷句中還有一種就是否定判斷句。古漢語否定判斷句的常見格式是用否定副詞「非」來否定謂語,一般譯為「不是」。例:

1.予本非文人畫士(《病梅館記》)。

2.楚雖大,非吾族也(《左傳·成公四年》)。

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古代漢語中的「為」字句特別類似於判斷句,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

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鴻門宴》)。

王力先生指出:這是「用敘述句的形式表達判斷句的內容」,因此這種句子不是判斷句。

但我要說的是,「為」只是乙個普通的動詞,有「作為」、「成為」、「算是」等含義,不是判斷詞。如:木直中繩,揉以為輪(《荀子·勸學》)。

即使在判斷句中,可以按現代漢語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動詞在判斷句中的運用,都不是專職的判斷詞,因為早在先秦時期,古漢語中尚無專職的判斷詞。

2樓:匿名使用者

主語+謂語+也  這是古代漢語中最常見的判斷句。例如:

1﹑ 范雎,魏之亡命也。(《解嘲》)

2﹑ 蔡澤,山東之匹夫也。(同上)

主語+者+謂語+也  這是古代漢語中最典型的句型。例如:

1、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史記·淮陰侯列傳》)主語+者+謂語

1、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主語+謂語

1、 賈生,洛陽之少年。(蘇軾《賈誼論》)2、 臣外國人,不如光。(《漢書·霍光傳》)主語+副詞+謂語(+也)

1、 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主語)+謂語+也(者)

1﹑ 氣,水也;言,浮物也。(韓愈《答李翊書》)2﹑ 楚,大國也。(韓愈《送孟東野序》)

用「為」的判斷句

例如:無貴無賤,同為枯骨。(李華《古戰場文》)用「是」的判斷句

例如: 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蘇軾《前赤壁賦》)

3樓:項傅香五汝

常見的判斷句式有以下幾種:

1.主語後面用「者」,謂語後面用「也」表示判斷,「……者,……也」式。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這種判斷句式,是古漢語中表示判斷的典型格式。

翻譯時去掉「者,也」在主謂之間加「是」。

2.主語後面只用「者」表示停頓,「……者,……」式。如:

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翻譯時把「者,」直接換成「是」。

3.謂語後面用「也」表示判斷,即「……,……也」式。如: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和氏壁,天下所共傳寶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夫戰,勇氣也。

(《左傳·曹判論戰》)翻譯時去掉「也」並在主謂成分之間加「是」。

4.「……,……」式。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翻譯時只需在主謂語之間加「是」。

5.用動詞「為」表示判斷,即「……為……」式。如: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司馬遷《鴻門宴》)翻譯時只需將「為」換成「是」。

6.用「乃、即、則、皆、必」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①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③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④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7.用「是」作判斷動詞,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現較晚並且少見。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鉅是凡人,偏在遠郡。(司馬光《赤壁之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木蘭詩》)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常見格式

a.「……者,……也」式 這種格式的判斷句根據「者」字用法的不同可分為兩類: 一類「者」是助詞,起提頓(提示停頓)作用。如:

亞父者,范增也。 南冥者,天池也。 法者,天下所與公共也。

另一類「者」是代詞,它與其前面的動詞或動詞性質的片語一起組成名詞性結構作主語。 臣之所好者,道也。 過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破趙軍者,必括也。 「者」的這兩種用法很容易區別:「者」的前面是名詞或名詞性片語,它是助詞;「者」的前面是動詞或動詞性片語,它是代詞。

b.「……,……也」式 這種格式只須注意乙個問題:主謂之間沒有用逗號隔開的,也屬於這種格式。如: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c.「……者,……」式 這種格式判斷句中的「者」一般是助詞。

d.「……,……」式 這種格式的判斷句沒有語氣助詞作標誌,在主謂之間沒有標點隔開的情況下,不易確認是判斷句。如: 秦虎狼之國 劉備天下梟雄 臣本布衣 此百世之怨 這些句子都是兩個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質的片語組成句子。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哪幾種

5樓:晴晴

參考:一、主語+者+謂語+也

古漢語的判斷句,直接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片語充當謂語,在主語的後面用語氣詞「者」表示停頓,在謂語後面用「也」表示判斷。這是最典型、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一般可譯為現代漢語「……是……」。如: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藺列傳》)。

2.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4.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二、主語+謂語+也

只用「也」字表示堅決、確定的語氣,不用「者」字提頓,構成「甲,乙也」的格式。如:

1.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2.制,嚴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3.賂秦而力虧,破滅道也(《六國論》)。

這裡要說明的是,句末帶有語氣詞「也」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判斷句, 有表示肯定的陳述句。如:「晉國之憂可立俟也。」

三、主語+者+謂語

只用「者」字提頓,不用「也」字收尾,構成「甲者,乙」的格式。不過,這種句式相對來說比較少。如:

1.虎者,戾蟲(《戰國策·秦策》)。

2.地者,先君之地(《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八回》)。

四、主語+謂語+者也

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一般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

1.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五、主語+謂語

主語、謂語後面都不用語氣詞,構成了「甲,乙」的格式。例:

1.荀卿,趙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大將軍,忠臣(《漢書·霍光傳》)。

有時在句末會出現「耳」這種語氣詞,表示限止語氣,常有修辭上的作用,即表示輕蔑。

3.此亡秦之續耳(《史記·鴻門宴》)。

六、主語+副詞+謂語

用副詞「乃」、「則」、「即」等加強肯定判斷,有時還用「皆」、「誠」、「素」等表示肯定,一般可譯為「便是」、「就是」。值得一提的是「乃」、「則」、「即」等只是加強肯定判斷而已,並非判斷詞。如:

1.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3.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上面我們分析的都是肯定判斷,判斷句中還有一種就是否定判斷句。古漢語否定判斷句的常見格式是用否定副詞「非」來否定謂語,一般譯為「不是」。例:

1.予本非文人畫士(《病梅館記》)。

2.楚雖大,非吾族也(《左傳·成公四年》)。

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古代漢語中的「為」字句特別類似於判斷句,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

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鴻門宴》)。

王力先生指出:這是「用敘述句的形式表達判斷句的內容」,因此這種句子不是判斷句。

但我要說的是,「為」只是乙個普通的動詞,有「作為」、「成為」、「算是」等含義,不是判斷詞。如:木直中繩,揉以為輪(《荀子·勸學》)。

即使在判斷句中,可以按現代漢語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動詞在判斷句中的運用,都不是專職的判斷詞,因為早在先秦時期,古漢語中尚無專職的判斷詞。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有哪些形式,古代漢語的判斷句有幾種形式

常見的判斷句式有以下幾種 1.主語後面用 者 謂語後面用 也 表示判斷,者,也 式。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 師說 這種判斷句式,是古漢語中表示判斷的典型格式。翻譯時去掉 者,也 在主謂之間加 是 2.主語後面只用 者 表示停頓,者,式。如 如 四人者,...

齒輪的齒形有幾種,齒輪一共有哪幾種種類

寧強山裡人 以傳動比分類 定傳動比 圓形齒輪機構 圓柱 圓錐 變傳動比 非圓齒輪機構 橢圓齒輪 以輪軸相對位置分類 平面齒輪機構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 外齧合齒輪傳動 內齧合齒輪傳動 齒輪齒條傳動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人字齒輪傳動 空間齒輪機構 圓錐齒輪傳動 交錯軸斜齒輪傳動 蝸輪蝸桿傳動 齒輪的齒形或齒...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哪幾種,我國古代的紀年法有哪三種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六種 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年號干支兼用法,星歲紀年,生肖紀年。紀年,是指以文字確切記載歷史現象發生的年代。我國歷史悠久,從商代開始就有文字記載,但直到西周中期也沒有確切年代記載。司馬遷根據前人留下的資料,在 史記 中明確記載了西周共和元年及其以後發生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