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厥菜到底致不致癌,蕨菜為什麼會有致癌性?

時間 2021-06-06 22:50:21

1樓:煥煥

應控制吃蕨菜的頻率,以及吃蕨菜的數量。蕨菜就跟臘肉、香腸、烤肉的情況類似,都是具有致癌風險性的食物,吃一點也不必太擔心,別長期大量食用。

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中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生化實驗發現原蕨苷可以跟氨基酸反應,也可以破壞遺傳物質dna。在動物實驗中則表現出有致癌能力。

擴充套件資料

主要價值

本種根狀莖提取的澱粉稱蕨粉,供食用,根狀莖的纖維可制繩纜,能耐水溼,嫩葉可食,稱蕨菜;全株均入藥,驅風溼、利尿、解熱,又可作驅蟲劑。

川南地區稱本種為“米蕨”,據說它的澱粉質量不如毛軸蕨 pteridium revolutum (bl.) nakai 的好。

營養成分

蕨菜嫩葉含胡蘿蔔素、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鉀、鈣、鎂、蕨素,蕨甙、乙醯蕨素、膽鹼、甾醇。此外還含有18種氨基酸等。

每100克蕨菜所含營養素如下:熱量(39.00千卡)、蛋白質(1.

60克)、脂肪(0.40克)、碳水化合物(9.00克)、膳食纖維(1.

80克)、維生素a(183.00微克);

胡蘿蔔素(1100.00微克)、維生素c(23.00毫克)、維生素e(0.

78毫克)、鈣(17.00毫克)、磷(50.00毫克)、鎂(30.

00毫克)、鐵(4.20毫克)、鋅(0.60毫克)、銅(2.

79毫克)、錳(2.31毫克)、鉀(292.00毫克)。

食用風險

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中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生化實驗發現原蕨苷可以跟氨基酸反應,也可以破壞遺傳物質dna。

在動物實驗中則表現出有致癌能力。專家建議應控制吃蕨菜的頻率,以及吃蕨菜的數量。蕨菜就跟臘肉、香腸、烤肉的情況類似,都是具有致癌風險性的食物,吃一點也不必太擔心,別長期大量食用。

2樓:

吃蕨菜可能會導致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變高,而蕨菜裡的“原蕨苷”是導致上述症狀的罪魁禍首。早在19世紀時,人們就注意到這種植物能造成牛的中毒甚至死亡,動物實驗也證實了蕨確實能導致動物的癌變。原蕨苷(英文:

ptaquiloside)是一種致癌物質,被世界癌症組織評級為2b類致癌物。2b類:對人可能致癌,234種。

此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並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另外,手機也被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評定為2b致癌物。

又比如空氣中也有很多致癌物,但是並不能因此不呼吸。關鍵還是一個量的問題,少吃些蕨菜沒關係的。

3樓:曩年

蕨菜含有與癌症相關物質包括苯草酸、蕨內醯胺、黃鹼醇類化合物、橡黃素以及與橡黃素類似的一些物質,這些物質與消化道癌腫有關。

當然,蕨菜吃了一兩次也不會立刻就得癌症,這與攝入致癌物質的量有關,但長期吃蕨菜,會對健康產生危害。若是以前經常食用的看官也不必驚慌,因為我們在加工蕨菜的過程中,一般會用水焯後再食用,這樣的處理,會大大降低原蕨菜苷的含量。不過,這樣的處理只是降低,而不是消除,若長期食用,原厥苷在體內還是會產生蓄積作用的。

因此,蕨菜雖美,遠離為妙。

蕨菜為什麼會有致癌性?

4樓:科普中國

蕨 菜蕨菜又稱拳頭菜、貓爪、龍頭菜, 早些年間是許多家庭餐桌上會出現的一道蔬菜,但目前已經有相關的動物實驗表明蕨菜具有致癌性,部分地區的流行病學研究也表明攝入蕨菜過多與上消化道癌症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還能安心地吃蕨菜嗎?

一般家庭食用的多為蕨菜乾,蕨菜乾在加工過程中會經過熱燙及多次過水的工藝,而原蕨苷遇熱易揮發且具有水溶性,因此蕨菜乾中的原蕨苷含量偏低,對人體影響不大。

而對於新鮮的蕨菜,只要在炒制前將其焯水,再進行後續的烹飪,也可以除去蕨菜中的大部分原蕨苷。

原蕨苷在蕨菜的嫩芽部分含量最高。若擔心焯水不能完全去除原蕨苷,可以先切去嫩芽部分再進行烹製,即可去除其中大部分的原蕨苷。

5樓:健康天天傳遞

蕨菜竟會導致腸癌?答案一出眾人吃驚,為何蕨菜竟會致癌?

吃蕨菜會致癌嗎

6樓:私房歌曲

蕨菜有毒嗎?致癌嗎?

蕨菜致癌是真的嗎

7樓:匿名使用者

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 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多分佈於稀疏針闊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的幼嫩葉芽,經處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佐料,清涼爽口,是難得的上乘酒菜,還可以炒吃,加工成乾菜,做餡、醃漬成罐頭等。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有廣泛分佈,而在這些地區餐桌上也受到了歡迎。

由於其具有一定的致癌成分,牛羊使用過量會導致死亡,人食用會導致癌症的發病率提高,它也被認為是導致日本胃癌高比率的原凶之一。

8樓:匿名使用者

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於發熱不退、腸風熱毒、溼疹、瘡瘍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清炎之功效;

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蕨菜所含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

蕨菜能清腸排毒,民間常用蕨菜**洩瀉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蕨菜可製成粉皮、粉長代糧充飢,有補脾益氣,強健機體,增強抗病能力; 近年來科學研究表明蕨菜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9樓:廖山穆嘉年

是的。蕨菜裡含有的“原蕨苷”是強致癌物。特別是在其嫩芽裡含量更高。但高溫加熱處理後會使其大部分失活。故可以少量食用高溫加熱處理後的蕨菜。

蕨菜致癌嗎?

10樓:旗塵印雪瑤

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不宜多食。

脾胃虛寒者慎用。

蕨菜的某些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其所含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能清腸排毒,民間常用它**洩瀉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近年來科學研究表明蕨菜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11樓:勇江谷憶丹

是蕨菜都致癌。所以不管哪種都一樣。

蕨菜致癌是真的嗎

12樓:避雷櫃

專家表示,原蕨苷致癌的證據並不直接,但如果長期過度攝入,對敏感群體來說,胃癌和食道癌的發病可能大大增加!”

蕨(蕨菜是它的嫩芽)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幾種植物之一,許多地方把它的嫩芽當作蔬菜,也從根中提取澱粉。蕨菜也稱長壽菜,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稱。每克蕨菜含胡羅卜素1.

6毫克、維生素c35毫克及多種礦物質。中醫認為,蕨菜味甘,性寒,有清熱、利溼消腫、安神、活血、止痛之效,可用於**發熱、痢疾、黃疸等。

蕨菜中的“原蕨苷”可能是致癌的罪魁禍首,而實驗發現,原蕨苷還可以跟氨基酸反應,也可以破壞遺傳物質dna。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中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不過,新鮮的蕨菜又苦又澀,大部分人吃前一般要把新鮮蕨菜用草木灰、鹼水或焯水等方法進行處理。

不過,這樣的處理只是降低原蕨苷的含量,而不是徹底消除。

專家提醒:野味、野菜這些離我們比較“遠”的、經過千百年來的選擇依然沒有成為餐桌上主菜類的食物儘量少吃;日常飲食最好以離我們比較“近”的食物為主,大家不要以嚐鮮為目的去嘗試各種野味。

13樓:因為不懂才註冊

經過科研證明,蕨菜確實含有與癌症相關物質,其中包括苯草酸、蕨內醯胺、黃鹼醇類化合物、橡黃素以及與橡黃素類似的一些物質,這些物質攝入過多,都會對身體有害。所以,專家告訴我們“吃蕨菜致癌是真的,”所以她建議大家還是“不吃蕨菜為好”。

其實,這些野菜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幾乎是一直都陪伴著人類,那些人們餐桌上常見的蔬菜都是經過我們的祖先無數次的選擇,證明了的是可以食用的,而一些野菜為什麼沒能成為我們餐桌上的常客,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像蕨菜,我們的祖先或許並不知道它能夠致癌,但是,一定可以判斷它不是非常適合長期食用。因此,並沒有把它列入我們常吃的蔬菜之中,所以,還是不要根據自己的判斷胡亂的去選擇一些所謂的野味食物,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新的隱患。

蕨菜裡面本身就含有一些致癌的物質再加上還是醃製的,所以,致癌的機率就更加大了,現在東北的冬天新鮮的蔬菜也多了,所以,建議大家冬天也要少吃一些醃製類的食物,因為醃製類的食物中都會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進入體內非常容易生成亞硝酸銨,所以,還是少吃為妙。

當人所謂的野菜絕對不僅僅是蕨菜,還有很多人們平時很少見的菜,現在也專門有餐館去迎合人們這種獵奇的需求,開設什麼野菜館,找來很多人們不常吃的野菜,而且**卻很高,專家告訴我們,這樣的野菜要少吃,還是要吃離我們最近的蔬菜,也就是可以通過人工種植出來的蔬菜,這樣我們至少可以去把握。很多人選擇吃野菜的理由一是嚐鮮,二是覺得野菜不會灑化肥和農藥,比較安全,但是,卻不知道防不勝防,野菜也致癌。

14樓:私房歌曲

蕨菜有毒嗎?致癌嗎?

15樓:其專賈子璇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消化道腫瘤專家張曉東說,經過科研證明,蕨菜確實含有與癌症相關物質,其中包括苯草酸、蕨內醯胺、黃鹼醇類化合物、橡黃素以及與橡黃素類似的一些物質,這些物質攝入過多,都會對身體有害。

16樓:

我老家蕨菜一定要抄過水之後再浸在水裡面,後面才能抄,這個我們這邊好多人都吃,做的好怎麼會致癌。

17樓:流芳農民

本人每年吃大量蕨菜,今年99歲了,聽說蕨菜致癌,我大吃一驚,莫名其妙,立馬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說癌症伴我99 歲?️?️?️!

18樓:第四者

對,是真的,除了屎,什麼物質都是致癌的,專家說了

蕨菜致癌嗎?

19樓:科普中國

蕨菜中真的含有致癌物!為了找尋真相,記者查閱了大量有關“蕨菜中含有致癌物”的科研**——很遺憾,所有的**都肯定了這一事實,並共同指出了蕨菜致癌的真正元凶——原蕨苷。

時值初春,相信不少家庭的餐桌上都擺了這樣一道鮮美野味——蕨菜。號稱“山菜之王”的蕨菜味道爽口,清香順滑,深得大眾喜愛。近年來也有很多商家為蕨菜貼上了“自然菜”、“養生菜”的標籤,鼓勵大家多吃。

然而近日,不少專家紛紛發聲稱:蕨菜致癌!此言一出,網友紛紛表示不敢相信:

“自己吃了那麼多年的蕨菜居然是“毒藥”?”、“難道我真的要告別我最愛的蕨菜了嗎?”……一邊說是“養生菜”,而另一邊又說是毒藥,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早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科學家就從蕨菜中提取出了“原蕨苷”。研究表明原蕨苷是導致蕨菜生物特性的**,會引起如急性蕨菜中毒,導致羊失明,引起生物突變,致染色體斷裂並具有遺傳損傷作用。隨後,世界癌症組織把原蕨苷評級為2b類致癌物。

針對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成員、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他表示:“人吃蕨菜不可能吃到急性中毒的地步,而慢性的影響也只是可能增加癌症風險。但風險大小還是要考慮吃的量。

”很顯然,“增加癌症風險”並不完全等於“致癌”,“患癌症風險”的大小直接取決於你攝入了多少“致癌物”。那我們食用多少蕨菜才會對身體產生真實傷害呢?對此,雲無心說:

“這種物質沒有足夠的資料來制定“安全劑量”。但從目前的科學證據來看,偶爾吃幾頓嚐嚐鮮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加工讓蕨菜更安全

當我們一定要食用蕨菜時,怎樣最大限度避免原蕨苷的攝入呢?奧義只有兩個字:加工。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在之前接受採訪時說:“蒸煮後再炒能夠讓原蕨苷的含量降到一定程度,此外水浸、鹼水或草木灰處理後,也能減少原蕨苷”不過最後他還是提醒了一句——“但這些都只是讓含量下降,不是消除,我們還是需要控制吃蕨菜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