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為什麼不寫七言近體詩

時間 2025-06-26 08:44:46

1樓:尊添假

唐憲宗元和二年(西元807年),李賀十八歲歲左右,即已詩名遠播,元和。

三、四年間(西元808~809年),李賀寫《雁門太守行》謁韓愈[14],又聞韓愈在洛陽,李賀往謁。據說,韓愈與皇甫湜曾一同回訪,賀寫了有名的《高軒過》詩。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聲,但「年未弱冠」,即遭父喪。

當時,服喪「務必以三年全期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韓愈才與李賀書,勸其舉進士。該年初冬,二十一歲的李賀參加房式主持,韓愈參與組織的河南府試,作《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並閏月》,並一舉獲雋,年底即赴長安應進士舉。可是「闔扇未開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謂李賀父名「晉肅」、「晉」與「進」犯「嫌名」。

儘管韓愈「質之於律」「稽之於典」為其辯解,終無可奈何,李賀不得不憤離試院。元和三年(西元808年)春,十九歲的李賀離京返回昌谷,作《出城》,當年十月間,再次西入長安。經停洛陽,韓愈、皇甫湜到訪慰藉落第之人滑鋒,李賀作《高軒過》答謝。

十月十四日,李枝讓叢賀在猛櫻洛陽仁和裡坊的宅院中,與前輩話別,作《仁和裡雜敘皇甫湜》。

2樓:暗受

李賀(約西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乙個代表者。

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族慶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

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賀自述家境時說旦啟:「我在山上舍,一畝嵩磽田。夜雨叫租吏,舂聲暗交關。

送韋仁實兄弟入關》)父親李晉肅,早年被僱為「邊上從事」。大曆三年(768)去蜀任職,曾與表兄杜甫相遇於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賀出生的貞元年間,晉肅稍得公升遷,任陝縣令,但不久老死。母親鄭氏,生一女二子,長守昌谷。

大女出嫁後,家境愈貧寒。李賀兄弟二人外出謀生,欲飽肌腹。「欲將千里別,特此易鬥粟」(《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淒涼之狀,於此可見。

李賀自幼體形細瘦,通眉長爪,長相極有特徵。他才思聰穎,七歲能詩,又擅長「疾書」。相傳貞元十二年(西元796)李賀正值七歲,韓愈、皇兆遲握甫湜造訪,李賀援筆輒就寫就《高軒過》一詩,韓愈與皇甫湜大吃一驚,李賀從此名揚京洛。

年紀稍長,李賀白日騎驢覓句,暮則探囊整理,焚膏繼晷,十分刻苦。李商隱作《小傳》雲:「恆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見書多,輒曰:

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耳!』」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歲的李賀就已經譽滿京華與李益齊名了。

唐詩三百首裡沒有李賀的詩,不是他的水平不行而是什麼呢?

3樓:懶懶七月風

被廣為流傳的《唐詩三百首》,是唐詩的主要代表作品,這本詩集一共收錄了311首唐詩。其中,杜佔38首,王維29首,李白27首,還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唐詩也別收錄其中,唯獨沒有收錄李賀的詩。

李賀被稱為「詩魔」,在唐朝詩歌界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可惜天妒英才,李賀他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27歲。但是他卻留下二百餘首詩篇,而且作品質量很高。他與李白、李商隱並稱唐代三李。

但是他的詩卻沒有一首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之中,為何?

其實《唐詩三百首》裡面之所以沒有收錄李賀的詩,不是因為他的水平不行,而是因為他的詩不適合收錄。

其一,用詞不適合。

李賀非常善於運用奇特的語境營造出悲冷的氛圍,他有一首和你有名的《秋來》,因為該詩中的用詞在人間難覓知音,故被稱為「鬼詩」。除了「鬼詩」,李賀還有許多描寫衰老、死亡等的詩歌,用字相對生僻,語言有些悲冷悽苦,不宜收錄。

其二,言語不適合。

李賀的詩標新立異,風格獨特。初學者對於他的詩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唐詩三百首》的編撰者認為,需要從唐詩裡面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酷愛之人口的、簡單易懂的詩來組成,這樣更有利於初學詩歌的孩童學習。

其三,風格不適合。

而且李賀的詩風格特別,無人能模仿。並且他的詩以修辭造句為第一,以謀篇立意為第二,個性鮮明,文字功底深厚,孩童未必能夠明白其中的技巧,卻不值得孩童學習。

綜上所述,就是因為李賀過於優秀,寫出來的品味詩過於高階,內涵過於豐富,這種作品應該被放在更高階的地方,所以它才沒有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之中。

4樓:小小凸凸

李賀的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語言過於悲涼悽苦,詩的意境難以想象。而唐詩三百首裡面的詩,語言簡潔大方,讀著朗朗上口,意境很容易讓人猜想。適合小孩子閱讀。

5樓:秋風體育

因為李賀的詩讓人難以理解意思,很多都是比較怪異的詩,還有就是李賀的詩作太難了,讓人讀不懂。

6樓:網友

這主要是李賀他的詩比較少,存世的一共也沒有幾篇,而且他的詩寫得比較隱晦生澀,讀起來有一種恐怖之感。

7樓:老弗說情感

不是,是因為唐詩三百首的編者不喜歡李賀的風格。這個編者是清朝的孫洙,此人認為李賀的詩有些過於不拘一格,隨心所欲,所以沒有收錄到唐詩三百首裡。

為什麼在唐詩三百首中沒有李賀的詩

8樓:梁聽度拔

這跟。唐詩三百首》選詩的標準有關。編者的標準是「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但是杜甫的「三吏三別」和白居易的諷喻詩並沒有被選入。這大概是因為。

唐詩三百首》本物判基身是給小孩子讀的,是給家塾做教材用的。另外作者還要照顧到所選的詩最好要能體現儒家的衝蘆「詩教」,所謂「溫柔敦厚」.編者說「錄少陵詩,止就其綱常倫紀間至性至情流露之語,可以感發而興,使學者得其性情之正,庶幾養正之義雲」。

一些較偏較冷門的詩人作品未被選入。網上罩謹有文章專門論及。

唐詩三百首》的」詩教'內涵。

李賀的詩是古體嗎?

9樓:匿名使用者

押仄韻符合格律的話也是近體詩,但屬雜體。以五言居多。

10樓:一年又一年

李賀的詩是古體詩,不管是平韻還是仄韻均屬於古體詩。

仄行這個詞沒有聽說過,有仄聲仄韻一說。

杜甫寫的七言絕句,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

文帝寶寶 絕句四首 絕句四首 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組詩作,其中第三首為格律詩中七言絕句中的經典名作。詩詞原文 絕句四首 其一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梅熟許同朱老吃,鬆高擬對阮生論。絕句四首 其二 欲作魚梁雲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絕句四首 其三 兩個黃鸝鳴翠柳,...

寫一首七言絕句情詩,傷感的七言絕句情詩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李瑞 閨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竹枝詞 傷感的七言絕句情詩 一句離別一句傷,一段回憶一段瘡,相思到盡終有淚,愛情至深總會傷,我欲將心示明月,明月笑我太痴狂,明月為我婉嘆惜,惜我愛人心已...

關於雷鋒的七言律詩,用裡面的字寫一首七言律詩,整首詩都要包含裡面的字

七律 學習雷鋒精神 二首 56年來,雷鋒精神及其品質,一直鼓舞著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適逢學雷鋒紀念日,寫詩二首,以示對雷鋒精神的敬意,願雷鋒精神及其品質與世長存!題記 一 踐行理想盡忠誠,燭照人間光永明。紅色基因為底蘊,平凡事業鑄精英。善揚正氣真長在,匯合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