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明的《琵琶記》高明琵琶記名句

時間 2025-06-06 08:45:26

1樓:匿名使用者

善良樸素,刻苦坦敗耐勞,在饑荒年歲,典盡族衫衣衫,自食糠糟,獨力奉養公婆,後又營葬築墳,忍受讓穗顫了常人無法承受的磨難,任勞任怨。是封建時代推崇的典型優秀婦女。

高明琵琶記名句

2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高明《琵琶記》的名句:

1、受人之託,必當終人之事。

意思是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努力的去完成,這句話體現了誠信的重要性。

2、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意思是我真心實意的對待你,可你卻無動於衷。這句話表達了自己對於某人的失望。

3、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

意思是光陰像射出的飛箭一樣,催使人變老。歲月就像飛梭一樣,追趕著年少的人們。

4、上山尋虎易,開口告人難。

出自《琵琶記·五娘剪髮賣發》。此聯以前半句的「尋虎易」反襯絕賀後半句之「告人難」。說明世上最為難的,莫過於開口向人求助。

5、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出自《琵琶記·第三十七出》。這句話借好巨集稿用樹想要靜下來,而風卻不停的吹刮,感嘆子女想要去侍奉雙親,可是雙親卻已經亡故。

6、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

出自《琵琶記·五娘剪髮賣發》。意思是如果說上山捕捉猛虎容易,那麼與他人爭論打官司就友孝會難上加難。

7、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意思是刻苦讀書無人過問,一舉成名後便天下皆知。

8、千金買鄰,八百置舍。

意思是購置房子的錢只花八百,而與鄰居修好的錢卻要花一千。比喻住家要有乙個好鄰居。

琵琶記作者(高明)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 琵 琶 記 》 作 者 高 明高明,字則誠(1307-1359),號菜根道人 。元末明初(今浙江瑞安人)。元至正五年(1345年)中進士,歷任處州(今浙江麗水)錄事、紹興府判官、江南行臺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職。

他為官清廉,不屈權貴。由於性格倔犟和上司論事不合,辭職歸隱,寓居明州(今浙江寧波市)櫟社之沈氏樓,致力詞曲,《琵琶記》即撰成於此。《琵琶記》被譽為南戲之祖,共四十二出。

寫蔡伯喈和妻子趙五娘悲歡離合故事。在這部劇中,他的本意是倡導盡忠盡孝盡義,但在具體描寫中,也表現了平民百姓的善良和封建官吏的貪殘。另有劇本《閔子騫單衣記》,並著有《柔克齋集》,已散失。

今存詩、文、詞、散曲共六十餘篇。 明初,太祖朱元璋慕其名,遣使徵召,他裝狂不出,於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病卒,終年53歲。高誠,字則明與高明,字則誠,對其兩人考究如下:

1. 名與字有異。 高誠字則明與高明字則誠,兩者的名和字均有異;2.

籍貫有異。 高誠, 浙江湖州人。 高明,浙江瑞安人;3.

劉伯溫,送高則明南征的歷史紀年是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或1370年十一月以後,只能說明:劉伯溫、高則明(湖州)均屬同時代的人(瑞安人高則誠已於十二年前的1359年病卒)。4.

慈谿的張俊等七人送則明(長興望族)歸省親序中載明:「今年冬識高君則明---元洪武十一年(1378)十一月二十七日四明舒壽同序。

但是,瑞安人高則誠已於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病卒,這樣算起來,二十年以後才有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高則明省親序。

4樓:網友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來到中國的首都北京遊覽了聞名中外的頤和園。

從我們住的賓館著不多走五六公里就來到了頤和園,這時的頤和園正值夏季,可是我感覺它也和春天一樣美麗。在一座宮殿旁邊,有許多的花草,比如千年古松,太白花……

我們走過一條五彩的石頭路,就來的聞名於世的長廊,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上長廊,因為我聽說長廊非常長,而且也有很多隔間,每個間隔都畫著不同的畫。果然不出所料和聽說的一樣,長廊真的很長,一眼望不到頭,長廊的頂有很多間隔,每個間隔的畫真的都不同呢,我很細的看那些畫,害得我花了很長的時間,但是我得非常值,因為這些畫實在是太美了。

走完長廊我就來到赫赫有名的昆明湖。昆明湖湖面很靜,像一塊翡翠。小船從上面輕輕滑過,留下一道淺淺的水痕,彷彿是劃在翡翠上的碧痕。微風吹過,水面蕩起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十分好看。

時間過得飛快,我很不捨得走出了頤和園。

5樓:網友

高明(約1305~約1371),即高則誠,元代戲曲家。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其代表作品為古典名劇《琵琶記》。

琵琶記》被譽為南戲之祖,共四十二出。寫蔡伯喈和妻子趙五娘悲歡離合故事。在這部劇中,高明的本意是倡導盡忠盡孝盡義,但在具體描寫中,也表現了平民百姓的善良和封建官吏的貪殘。

高明的長輩、兄弟均能詩擅文。他曾從名儒黃溍遊,黃為官清廉,並以至孝見稱。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師影響頗深。

高明青年時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進士,歷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職。高明為官清明練達,曾審理四明冤獄,郡中稱為神明。他能關心民間疾苦,不屈權勢,受到治下百姓愛戴,處州期滿離任時,百姓曾為他立碑。

6樓:庚雅雋

上面有人講了是什麼故事了 ,第21回是有這一句,燒夜香】樓臺倒影入池塘,綠樹陰濃夏正長,一架荼靡只見滿院香。

高明琵琶記名句

7樓:譙遠猶風

高明《琵團猛卜琶記》名句。

1、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2、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3、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4、春光明媚景色鮮,遊遍花塢聽杜塌穗鵑。

5、人老去星星非故,春又來年年依舊。

6、論傳奇,樂人易,動人難。知音君子,這般另作眼兒看。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子孝與知盯妻賢。

高明 的 琵琶記 的創作動機是什麼?謝謝

8樓:星慧

、創作動機:

即宣揚封建道德,頌揚有貞有烈、全忠全孝,他在全戲開場中雲:「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瑣碎不堪觀。正是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

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孝子共妻賢。」創作主觀是想通過「有貞有烈趙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來宣揚三綱五常。因此劇中人物都被塗上了封建說教的色彩。

如蔡公勸不願進京應舉的兒子說:「人生須忠孝兩全,方是個丈夫……脫白掛綠,濟世安民,這才是忠孝兩全」,「古人云:幼而學,壯而行,懷寶迷邦,謂之不仁。

他認為養生送死、「披麻帶孝謂之小孝」,而過去時取功名、報效朝廷方是大孝。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哪些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名句

寒晗師賢淑 1 琵琶行 中的名句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2 譯文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 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裡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 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

琵琶語的詩詞,關於琵琶的古詩詞有哪些?

宜靖 1 王昭君 唐代詩人李商隱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 不顧人。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譯文 毛延壽善畫美女,他的畫真能通神。他貪圖的只是 他只認 不認人。王昭君馬上彈著琵琶,怨憤地踏上沙漠行程。君不見那漢朝宮廷,長有隔生春的怨魂。2 五絃 唐代詩人白居易 清歌且罷唱,紅袂亦停舞。趙叟抱五絃...

關於保險的詩詞,關於琵琶的詩詞

古代人其實也有保險意識的,各種古典書籍都有保險相關的描述,不信你看。關於琵琶的詩詞?讚美保險公司業務員的詩詞 女 我們雖不能控制這突如其來的自然災難和意外風險,男 但我們可以用青春 用熱血 用真誠 用愛心奉獻乙份份保險。女 就在這一刻,是我們保險人衝在最前面,讓失去的財產重新回到了家園 男 就在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