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寫的詩通常揭示的是社會的動盪、政治的黑暗和人民扮數高的疾苦。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他畢源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他的詩從精神境界上來看 : 愛國憂民; 從寫作格式上來看 : 工整簡潔 ;從內容反映廳尺上來看 :
通俗易懂。
杜甫詩歌創作的特點是什麼?
2樓:教育學堂
杜甫詩歌創作的寫實手法是:以時事入詩,直面社會現實,採用客觀的紀實描寫手法;以敘事寫法寫顛沛流離的社會生活,細微而真實;用紀行方式寫山川風物,精確而傳神。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至衰的轉折點,他親身做乎辯經歷了安史之亂前後的諸多重大事件,加之他一以貫之的同情人民,堅定和真誠地為社稷蒼生著想,所以,他的詩歌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現實。
藉記事以抒情,將記事和敘事兩種形式結合起來,從而使得杜詩具有「詩史」的性質。創立「家事詩」,寫作自傳詩,發展紀行詩,並用尖銳細密的觀察給予如實表現。杜甫的寫實本領,在對自然山水的描寫中也顯得很突出,這主要反映在他的紀行詩裡。
沉鬱頓挫是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其感情基調是悲慨。沉鬱,指其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頓挫,指其感情的表達波浪起伏、反覆低迴。
杜甫的詩歌以反映社會人生為目的,其作品的取材多半是當代的時事和自身的經歷。在敘述事件、表達情純缺意和描畫景物方面,顯得格外生動真實,經得起用儒家「興觀群怨」和「知人論世」的傳統批評準繩來衡量,在古詩中具有頃祥典範性。
杜甫的詩歌總體風格 杜甫的詩歌的取材有何特點
3樓:漢匠文化
1、取材方面。
杜甫是社會派詩人,趨向現實主義,內容廣泛,富時代性,取材於政治興亡,社會動亂,戰事徭役,飢餓貧窮和貧富懸殊。
杜詩善於描寫當時歷史實況,反映唐代由盛轉衰的現況,故有「詩史」之稱。從安史之亂至入蜀之前,杜甫經歷了大時代的動亂,寫下大量的實錄式寫實名篇。
2、思想方面。
杜詩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洋溢著仁民愛物的情懷和濃烈愛國主義色彩,有「詩聖」之譽。
杜詩善用理智去仔細觀察人生社會的實況,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體會人民的苦樂,有強烈政治意識,繼承併發揚詩經、漢樂府民歌及建安文學的寫實精神。
3、手法方面。
杜詩善寫人物對話和獨白,選取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和事件來描寫。杜詩也善於抒情,結合抒情和敘事,又結合抒情和寫景,寄情於景。杜詩敘事注重客觀描述,讓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讀者,而少發議論。
4、語言方面。
杜甫寫作態度非常嚴肅,語言精煉,用字準確,形象生動,多姿多采,並善於運用民間口語。
5、體裁方面。
杜甫作品眾體兼善,五七言古體、律詩絕句,無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詩體,表達不同的內容,敘事多用較少格律限制,便於鋪敘描寫的古體詩,抒情則多用近體詩。
杜甫大量創作模頌七言律詩,作品內容廣泛,技巧純熟,注重聲律對仗,格律嚴謹,語言錘鍊,為歷代典範之作,達到極高的成就,使七律創作臻於成熟。他又開創「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描寫社會公升碼橡的民生疾苦。
6、風格方面。
杜詩主要風格是沉鬱頓挫,風格多樣,豐富多姿,或雄渾奔放,或清新細膩,或沉鬱悲涼、或辭藻富麗、或平易質樸、或通俗自然。杜詩融冶吸收前人藝術技巧,發展吵旁成一種獨特的新風格。表達自己愛國的思想。
杜普的詩歌有哪些特點,杜甫的詩歌有哪些特點?
杜甫的詩歌是安史之亂前後的一部詩史。他憂國傷時,譴責戰亂,哀恤民瘼,善於把時代的災難 民生的塗炭和個人的不幸結合起來,用典型事例加以表現,因而他的詩感情深沉 蘊涵深廣 筆法深曲 語言遒勁,形成 沉鬱頓挫 的風格。又由於他善於涵古茹今,轉益多師,所以能 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專 元稹 杜君墓系銘...
杜甫的詩春望表達的藝術特點,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
皋晨希折榮 用詞自然 表現力極強。詩人激越與奔放的感情,突出表現在遣詞用語上。作者把重要的詞語都寫在每句的前面 國破 城春 感時 恨別 烽火 家書 白頭 而這一切思緒皆從 國破 而來。春望 一詩中 深 字很有表現力,歷來為人所稱道,一個 深 字表現了因戰亂而荒蕪的景象 開篇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
杜甫詩歌的基本風格,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是
生活達人小黃老師 沉鬱頓挫 早已成為杜甫詩歌風格的定評。沉鬱頓挫 這四個字本來是杜甫本人對自己寫作風格的描述,出自其 進雕賦表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這四個字頗能表現出杜甫的 自戀 與 臭美 意思是說自己學力深厚 寫作技巧嫻熟。後來,安史之亂爆發,杜甫經歷了干戈離亂 飽嘗人生的苦難,並於詩歌中表露出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