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過《樂經》嗎

時間 2022-10-05 06:00:08

1樓:匿名使用者

傳樂經近代曾被發現

有學者研究認為:

2023年12月12日的《西京民報》第四版刊登了在旬邑縣發現了《樂經》的經過,標題為:《樂經》旬邑古廟發現竹簡飛雲洞中只餘今文。副標題是:

書存邵主席手行將付梓。內容為:孔子刪詩書,定禮樂,成為六經,為中國文化之淵泉。

自經秦火後,六經遺失,及漢除挾書律,齊魯諸生,得默寫原經,但謹成詩、書、禮、易及春秋五經。而《樂經》一書,無復能記憶而寫出者,是以三千年來我國的六經缺一,成為莫大的遺憾。傾本省在旬邑縣發現《樂經》,實為稀世奇珍,文化界又得一至寶,茲將發現經過略述於後:

大明後期時,本省旬邑縣直道村內,有布衣隱士文平人又名應熊字夢葉,號抱懷子其人者,年十六歲時,一日雨後,往村外一古廟散步,廟歷史不可考,有竹簡狼藉地上,韋編成灰字皆蝌蚪,不能識讀,文君遂檢藏家中。逾二十年後,文君已學有根底,參閱諸書,始將竹簡蝌蚪文加以整理,方知為《樂經》全文,遂寫釋為今文,酌加註解,並另著《周易》蠡測解,無字易義等十餘部。各部名著曾經載入旬邑縣誌中,自文平人先生逝世後,經二百餘年兵燹,竹簡已失。

遺著散佚各處,現存之今文《樂經》系平人先生族中後人文爾慰先生收藏,恐再湮沒,於十年前送交蕭之葆君之洞中儲存,蕭之葆君,字筱梅,為遜清名翰林,現年六十九歲,曾修旬邑縣誌。志成由縣長呈省府撥款付印,蕭趁機願將十餘年來儲存之《樂經》贈借付印,以廣流傳。邵主席得訊後喜不自勝,當即派省府祕書鄭自毅君(今年二月任旬邑縣長)於上月二十五日赴旬邑縣接洽一切,本月四日方返省。

記者昨赴省府晤鄭祕書詳詢接洽情形,據云:蕭君住飛雲洞中,洞在旬邑縣東二十餘里之山谷內石崖上,石崖高約二十餘丈,峻峭如璧,洞共四層全為人工鑿成,洞之歷史業有千餘年,據史載唐末彬寧節度使王行瑜稱兵犯闕,盤踞此洞,後為李克用所敗逃竄宜君一帶,又元末御史蕭元義在此洞隱居十三年。後有西臺御史桑葛失裡及三原縣尹朱純真統兵據此,後為明許達兵所戰敗,桑及朱率妻子投崖下死。

因此又名此洞為義崖洞。洞之形勢奇古已極,自崖下內進一小洞,小洞上鑿一孔如井,自井攀升六丈餘,抵一大洞,洞向外開有窗,此洞為蕭君住室,再上六丈餘,仍為大洞,為藏書室,再升六丈為最上洞,是廚房,蕭君全家均住洞內,每日飲食米水,自下洞用滑車運至上洞,蕭君每日出入,亦須攀洞十餘丈,洞即如此奇妙,將下洞一塞,上洞用石一堵,雖千萬人馬,亦難闖入。故《樂經》全書被蕭君藏在此處頗為牢固,去歲地方不靖,原書仍能儲存,全仗洞之牢固深邃所致。

蕭君家庭共為七口,夫人,二子,二子媳,一女。長子學業普通,次子文學頗佳,蕭君修旬邑縣誌時,因年邁眼花,僅口述大意,完全由其次子代為操觚。蕭君在石崖下,僅有地二十畝,每年收糧不過數石,維持一家生活頗為不足,時感斷炊之慮。

蕭君即為名翰林,又儲存古書,社會人士對蕭君應愛護而救濟之。蕭君所藏之《樂經》內容既系蚪文譯釋而來,故內容均人未所見,全書共三冊,每冊約百頁,為大明末年最上紙料,書前有文平人自序。首卷前句為帝曰(即指黃帝)下為師曰(樂師名呂),再下為孔子、顏子解釋等等。

再度失蹤

從當年這篇新聞報道可以看出,2023年在旬邑縣發現的《樂經》為明末清初當地一位隱士根據一座古廟裡的竹簡整理譯釋而來(在古代佛寺屬於地主階級,常蒐集孤本古籍以參或造佛經),傳至前清翰林蕭葆君,再通過他修旬邑縣誌的途徑使此訊息為當時的省主席邵力子獲悉,邵力子當即派祕書鄭自毅將《樂經》共三冊從旬邑縣蕭葆君手中接收。這篇報道是《西京民報》分別於2023年12月12日、13日兩天由《西京民報》獨家刊出的,從報道看《樂經》已在邵力子手中,第二天報紙的大標題沒變,而副標題卻改成了:書存省**行將付梓。

但不管怎麼說,省**馬上要將《樂經》印刷出版了,記者稱發現《樂經》是“文化界得一至寶”。可就在這個當口,舉世震驚的西安事變爆發了,《樂經》印刷出版的事從此便沒了下文。

西安事變發生後,邵力子與南京**來西安的大員一塊兒被張楊兩位將軍關押,邵力子於事變五天後辭去省主席職務,西安事變解決後,邵力子也離開了陝西。西安事變的發生無疑使《樂經》的印刷出版遭受了滅頂之災,也使得“文化界又得一至寶”的訊息成了泡影,《樂經》至此又一次與世人擦肩而過,《樂經》原版也從此神祕失蹤,成了文化界再也無法彌補的遺憾。

那部行將付梓的《樂經》原版到底去了**,有學者作了這樣的猜測,根據《西京民報》12月12日的報道,“《樂經》存邵主席手行將付梓”一句分析,西安事變發生時《樂經》的原版在省主席邵力子手中,西安事變邵力子被關押,後辭職而離開陝西,《樂經》原版極有可能被邵力子帶走;但12月13日的《西京民報》又改口說“書存省**行將付梓”,使得《樂經》原版到底在誰手裡被蒙上了神祕的面紗。如果按照第二天報紙的副標題分析,說明省主席邵力子已將此事作了安排,省**的祕書鄭自毅

2樓:小糊尚

如果,找不到,那就只有去《吠陀經》裡找了,因為其同源.

天下再也沒有哪個與此同源了,再也沒有了.

讀完《詩》《書》《禮》《易》《樂》《春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3樓:

對於現代人來說,六經讀完相當難得。很少有人會按照古代儒家的方式來學習了。

本人僅讀過一點點。

另外《樂經》不是說失傳了嗎。所以,永遠也不會有人讀完。。。(除非考古發現)

四書五經中失傳的《樂經》,是什麼內容?

4樓:是月哥哥呀

樂經中有純樂理內容,如規定音階距離大小的“五音”(宮、商、角、徵、羽)和規定音高的十二律(六律指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呂指大呂、應鐘、南呂、林鐘、仲呂、夾鍾)等。

早在《尚書》中就揭示了“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的問題,《虞書·益稷》又說“予欲問六律、五聲、八音”,其中都涉及到了“音律”問題。

《國語》記載了公元前522年周景王分別和單穆公、樂師州鳩的對話。

與單穆公**的是“熔化無射鍾,改鑄成音律較低的大林(即林鐘別名)鍾”的可能性;與樂師州鳩**的是如何實現“六律”向“十二律轉化”的問題,州鳩說,通過在”六律“中插入六個稱作為”六間“的”間隙律“,可以得到“十二律”。

《禮記·禮運》篇記有“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方法。

韓非子說儒分八派,其中有仲良氏之儒。陶潛的《聖賢群輔錄》說“仲良氏傳樂,為移風易俗之儒。” 《孝敬·廣要道章》記孔子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可見“移風易俗”是儒家論樂的核心觀點。

除此之外,儒家論樂還重性情,如郭店簡《性自命出》開端就雲:“凡人雖有性,心亡奠(定)志,待物而後作,待悅而後行,待習而後奠(定)。”

古人為何津津樂道“樂與性情”之間的關係呢?“殊不知這乃是儒家論樂的一套基本觀點。” 李學勤先生主張把郭店簡《性自命出》改名,將其“前半獨立出來,稱為《樂說》。”

擴充套件資料

史書稱《樂經》亡於秦。“《樂經》失傳,而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宣帝講五經同異,遂有五經之目”(《皇清文穎》)。“沈約稱:

《樂經》亡於秦”(《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樂類》)。“朱載堉曰:古樂絕傳率歸罪於秦火,殆不然也。

古樂使人收斂,俗樂使人放肆,放肆人自好之,收斂人自惡之,是以聽古樂惟恐臥,聽俗樂不知倦,俗樂興則古樂亡,與秦火不相干也”(《經義考》)。《樂經》是否因秦火而失,還是因俗樂興而亡,這《樂經》何指,何以失傳,千百年來成為兩大疑案。

何謂《樂經》,後世論者語焉未詳。我們以為,《樂經》應該特指在周代被奉為經典的、作為雅樂核心存在、所備受推崇的“六代樂舞”,這裡的“樂經”是“經典樂舞”的含義。

如此,《樂經》之失便可釋然。何以為失,主要是秦代以下的統治者出於多種考量不再將周所推崇的六代君主作為必須承祀的物件。

這肇始於“始皇帝”,一統天下者就是自己,幹嗎還要承祀別人?!

由於“六代樂舞”是國家祭祀在特定時間、場合,由特定承載群體所展示的樂舞行為。

如果統治者將這種樂舞展示的環境和場合祛除,沒有了專習並以致用的承載群體,用不了太長時間,這種具有明確指向性、對場所與環境有著強烈依賴性、只能在國家最高祭祀中所用、作為“小眾”的樂舞失傳也就勢在必然了。

5樓:匿名使用者

《樂經》,書名,《六經》之一。六經,即《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樂經》、《春秋》。先秦有《樂經》存世。

此說不僅見於傳世文獻《莊子·天下》篇,從郭店楚簡中也得到了證實。郭店簡《六德》說:“觀諸《詩》《書》則亦載矣,觀諸《禮》《樂》則亦載矣,觀諸《易》、《春秋》則亦載矣。

”簡中另一篇《語叢(一)》也有“六經”並稱之語。

關於《樂經》的流傳,有多種說法。一種是認為,《樂經》已亡於焚書坑儒中的秦火;另一種是認為,《周禮·春官宗伯章》之《大司樂》為《樂經》;還一種是認為,本來就沒有《樂經》這部經。

《樂經》已亡於秦火”觀點較為可信,採納的人也最多。

武帝時置五經博士,可見《樂經》已經亡佚,那麼西漢末年,劉歆所立的《樂經》到底是咋回事啊?

6樓:藍色殊俟

西漢主要是今文經,即通過一批老儒口述用今文(隸書)書寫的經典,但漢景帝時,河間獻王以重金在民間徵集所得古文經書,以及武帝時魯恭王從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古文經籍。諸王等先後獻給朝廷,藏於祕府。劉歆任祕書郎時發現了古文經,發現與今文經不同,便大力提倡古文經。

王莽託古改制,古文經盛行,這時就有了樂經,但也有人認為劉歆的許多經典是偽造的。

7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戰亂不斷到秦朝還出現了焚書坑儒,再加上造紙術印刷術未出現,很多典籍就此而遺失,漢武帝時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最重要的就是整理儒家經典。但是從經史上看,劉歆並未重立《樂經》,他只是重新排列了六藝的次序而已。所以劉歆所立的《樂經》應該是誤傳。

六藝,即六經,是六部儒家經典《詩經》、《尚書》、《樂經》、《禮記》、《周易》、《春秋》

8樓:匿名使用者

六藝與六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六藝指的是: 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

9樓:

孔子文化指六經和六藝

六藝是技能:分別是 禮、射、樂、御、書、數六經是給你思想性的東西:分別是《詩經》、《易經》、《尚書》、《禮記》、《春秋》、《樂經》 《樂經》已經失傳了,現在都稱五經

儒家文化四書:《大學》《中庸》《孟子》 《論語》

孔子集大成 就是 刪述六經

五大聖人 孔子【至聖先師】顏子【復聖】曾子【亞聖】孟子【宗聖】子思子【述聖】他們都是做出貢獻的人,孔子的徒弟中其實曾子貢獻最大,他一生寫了《大學》《論語》《家語》《孝經》,為什麼顏子稱為復聖呢,因為孔子是他母親顏徵在教出來的,顏子是顏家的人,他最能理解孔子的思想了,所以叫復聖顏子。孟子寫的《孟子》,被後人稱之為宗聖。子思子是孔子的孫子,叫孔伋,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曾子的父親去世了,孔子就把孔伋託付給了曾子。

孔伋是曾子教出來的。

廣西有什麼考古發現嗎,廣西都有什麼名勝古蹟?

新華網廣西頻道 月 日專電 記者閆祥嶺 程群 考古人員近日在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草鞋村的搶救性發掘中確定一處漢代城址,考古人員通過核對此前歷時 年的相關課題研究,推斷這一城址極有可能是漢代合浦郡郡治。合浦漢代城址考古負責人熊昭明介紹,草鞋村城址發現了包括西漢中期 西漢晚期 東漢早期 東漢中晚期等多...

染過黑髮己經一年多了 能再染髮嗎?

能不能染要看用的產品是自然黑還是基色。如果是自然黑希望不大。如果是基色現在應該褪色很多了,是可以做深色的。漂淺不推薦,很難做到顏色一致,而且對頭髮損傷很大。做5度深淺以下的顏色吧,可行度會高一些。最好找燙染師現場鑑定一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同是天涯淪落人,你我的遭遇如出一轍,我也是染過之後 當時染的...

杜拜轉機需要辦理過境簽證嗎,經杜拜轉機要過境簽證嗎

舞璇瀅 持有中國護照在杜拜轉機不需要辦理過境簽證。馬來西亞 杜拜 新加坡等地都向中國公民提供相關的過境免簽服務,只要持有特定第三國的簽證和機票,就可以在該中轉國免簽入境旅遊。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國對遊客持有的第三國簽證通常有要求,且每個中轉國提供的過境免簽時長不等。杜拜是東西方航線的熱門中轉站,持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