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先寫琵琶行還是長恨歌的,比較白居易長恨歌與琵琶行在思想傾向上的異同

時間 2022-01-15 16:15:08

1樓:諸葛打軍師

長恨歌創作年代是元和元年(806年 )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縣)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突出的事情,如無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沒。

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於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

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陳鴻同時寫了一篇傳奇**《長恨歌傳》。

琵琶行是815年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譁,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於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屬於變相發配。

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鬥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鬱,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

先寫長恨歌

2樓:匿名使用者

《琵琶行》 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

《長恨歌》作於元和元年(806年 )

《長恨歌》先於《琵琶行》

比較白居易長恨歌與琵琶行在思想傾向上的異同

3樓:迪蒙智慧型交通

《長恨歌》和《琵琶行》 是白居易在兩個不同時期創作的在我國是個史上評價很高的詩歌,歷來深為人們所喜愛。雖然對這兩首詩有很多的研究和賞析,但對它們進行比較研究還是不多的。

《長恨歌》和《琵琶行》相同之處

首先是這兩首詩的相同點。白居易在自己的詩進行分類時,將它們都分在了感傷詩中。這兩首詩都是詩人有感而發創作的詩。

詩中都以女性作為主角,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一定程度上抒發了詩人對古代女性問題的思考和對男權桎梏下女性沒有自主權的同情。不論是「老大嫁做商人婦」的琵琶女,還是高高在上集「三萬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她們的不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只能屈從男性的安排和選擇。

另外,這兩首詩也都屬於敘事詩。詩的情節曲折,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後呼應。同時,這兩首詩的抒情筆調都較細膩,寫情入微.

詩人更是將寫景、敘事、抒情互動穿插,用景造情,緣事生情,層層鋪墊,為點題蓄勢。加以繪聲繪色的鋪排描寫,多方面烘托。音節和詩情的聯絡很深,凡是轉到傷感的地方,必改用仄聲韻。

全詩富有流轉和諧的韻律聲調。這兩首詩都善於側面的環境描寫,「峨眉山下」,「西宮南內」,「夕殿螢飛」等把玄宗相思孤獨的心情襯托得相當突出;《琵琶行》三次描寫「江月」,也很好地襯托了全詩的氣氛。

雖然這兩首詩有一定的相同點,但它們還是有許多的不同點。

《長恨歌》和《琵琶行》不同之處

在創作背景和創作動機方面。《長恨歌》的創作背景是: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35歲,任周至縣尉。

陳鴻的《長恨歌傳》是這樣說起這次的創作原有的:當時詩人和陳鴻、王質夫三人一起到仙遊寺遊玩,偶然間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王質夫提議說「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

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

」。於是,白居易做《長恨歌》詩一首,陳鴻做《長恨歌傳》一篇。當時詩人是登「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而授縣尉的,可以說在官場上有一定的作為。

但與之相對的是《琵琶行》的乙個重要的創作背景是詩人因上書要求追捕刺殺武元衡**,但因為他平素寫諷喻詩得罪了許多朝廷的權貴,於是有人就說他官小位卑,擅越職分。再加上有人給他羅織罪名,於是貶之為江州司馬。在中唐時期這個職位是專門安置「犯罪」**的,是變相發配到某地去接受監督看管的。

可以說,《琵琶行》是詩人在官場失意的情況下創作的。帶有一定的現實感傷。

創作動機方面,有人說詩人作《長恨歌》,不僅是因為有感於李楊的愛情,更是因為從中想到了自己和湘靈的愛情悲劇。因此,此詩的創作主要是男女之間的情感佔主導。而《琵琶行》的創作動機主要是由他的「遷謫意」感同於琵琶女的身世引發的。

他的「遷謫意」表現為孤獨和思鄉。

詩人內心的孤獨之苦,一是由於故舊的疏闊、親知的乖隔、生活環境的不習慣等,這是淺層的孤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改變,這種孤獨會減輕。二是由於他突然被拋落在政治和事業的圈子之外,強烈的濟世情懷一時又無法消退,感到恬惶無依。

這是深層次的孤獨,更使詩人痛苦萬分。

和強烈的孤獨感一樣,濃烈的思鄉之情始終縈繞於江州司馬的心頭,自春到夏,自秋及冬,無所不在,無時不至;而且感物傷懷,觸目驚心。思念故園,既有對故鄉親人的想念,也有對精神家園的懷想。所以當遇到有著淒涼身世、不得志的琵琶女時,就有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受。

其次是詩歌的主題,《琵琶行》一方面表達了對「門前冷下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琵琶女悲慘命運的同情,揭發出封建社會摧殘女性的罪惡,同時也寄託了對自己遭貶的鬱悒、憤懣之情。這是歷來為人們所接受的主題。但《長恨歌》的主題的確定的比較艱難,學術界至今還沒有乙個確切的定論。

大致有三種說法,即諷刺說、愛情說和雙重主題說。諷刺說認為這篇作品是諷刺唐玄宗迷於色而不悟,既是成國家的災難,也造成個人的悲劇。愛情主題說認為這首詩描寫並歌頌李楊生死不渝的愛情的。

作者對悲劇的主人公——李楊是同情的,對他們的愛情是讚美的。雙重主題說自然是結合了兩種說法。我比較贊同雙重主題說。

詩人是個憂國憂民的人,特別是對底層百姓遭受苦難更是同情。而因為唐玄宗因沉溺於和楊玉環的纏綿悱惻,荒蕪國事,致使國家動亂,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所以詩人對李楊的這種只考慮到自己的感受而沒有擔負起責任的愛情有一定的諷刺意味。

但同時,從人情和人性出發,詩人對兩人的愛情又抱有同情和讚美的態度。他們兩人愛情的真摯是人間少有的,跟何況是在帝王家。詩人被他們的愛情所感動。

又為他們最終不能夠在一起感到惋惜。而且從詩人自己的情感經歷中,我們也能看出端倪。詩人與鄰家女子湘靈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但他們的愛情卻遭遇了門第觀念極重的母親的強烈反對,最終未能如願。

白居易一生中,曾幾度寫詩表達對湘靈的思念與愛戀以及不能與湘靈在一起的遺恨。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經歷留給了他太多的傷痛與思索。

另外在藝術特色方面,《琵琶行》給人留下極深印象的是詩中對**的傳神描寫。從"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開始到"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結束,詩人用極富想象力的語言再現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術,曲調未成情以先出,是對**氣氛的很好烘托,而彈的過程更是攆詞摘句,活用比喻來描寫**的程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彷彿使人能夠再次聽到琵琶聲一樣,"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更是給人以無盡的想象,帶入到文字和**無法描述的空間,"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可謂點睛之筆,從**和哲學角度表達了至高乃無的學問,短暫暫停之後便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由靜入動,如同萬匹野馬,同時出動,萬丈瀑布,瞬時傾瀉,"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觀眾還沉浸在意猶未盡的**中琵琶女已經停止了演奏。

而《長恨歌》更長於肖像描寫和心理描寫。詩人對楊玉環的形象塑造就選取了典型化的肖像描寫方法,先用「天生麗質」淡淡地勾畫一筆,給人一種淺淡而朦朧的美,進而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來描繪出其絕世之美。「

侍兒扶起嬌無力,雲鬢花顏金步搖」極寫其美麗嬌憨。「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描繪她死時的淒美動人。「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離別時的寂寞酸楚和久別重逢後的喜悅一起湧上心頭,這般楚楚動人讓人看了頓生憐憫和疼愛之心。這些肖像描寫著墨不多卻能細膩傳神。作者配合著情節的發展,在關鍵時刻加以精彩的點化,從外形中傳遞出貴妃內在的氣質,神韻,使肖像的描寫典型化。

白居易對楊玉環外貌的描寫,既上承《詩經》「蛾眉」、「凝脂」的細膩筆法,又能從肖像中傳遞出人物的風情神韻,使得一位驚為天人、色藝雙絕,同時又對愛情一如既往的楊貴妃形象栩栩如生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在對唐玄宗的心理刻畫方面,也可謂是細緻入微。入蜀途中、回京路上及回京後對楊妃的刻骨思念,用了32句。

寫馬嵬坡楊貴妃之死一場,「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把唐玄宗那種不忍割愛但又欲救不得的內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體形象地表現出來了。從此,這心中有了長久的離痛、長久的懷念、長久的悔恨,處處觸景傷情,夜夜對枕難眠。「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住在行宮,回想起當年與貴妃在此促膝賞月的情形,懷念之情油然而生。再想到她被絞死的情形,肝腸寸斷。「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兩句,寫盡了唐玄宗內心的孤獨和思念。

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哪首寫的更好?

4樓:匿名使用者

《長恨歌》是為楊玉環量身打造的,寫的是「皇宮裡的愛情」。「同是天涯淪落人」《琵琶行》寫的是謫居的自己與琵笆女的淒美人生

5樓:大智_若愚

我認為各有千秋。《長恨歌》寫的是皇家愛情悲劇,給人一種悲壯的感覺。而《琵琶行》則是寫的娓娓婉婉,溫柔細膩,雖也是悲劇,但其實不同。

6樓:青煙幕處

從文學藝術角度看《長恨歌》更勝一籌。

7樓:匿名使用者

相較之下個人認為《長恨歌》更為精彩些

8樓:啄b木w鳥

《琵琶行

來》是中國文化源界人人皆知的名篇bai。詩中雖有較濃重du

的感傷意味zhi,但比《長dao恨歌》更具現實意義。詩人一方面表達了對「門前冷下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琵琶女的悲慘命運的同情,同時也寄託了對自己遭貶的悒鬱、憤懣之情。「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流傳千年的詩句,將琵琶女的命運和自己的身世緊緊地聯絡在一起。

這首詩敘述的層次分明,描寫的細緻生動,比喻的新穎精妙(如對琵琶聲的描寫),被歷代文人所稱頌,表明白詩語言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急 求好辦法,快速背出《長恨歌》和《琵琶行》

很簡單。首先,最好獲得有注釋的版本。對照著注釋,把內容大體了解。其實,這兩首詩的語言還是比較簡單的。然後,多讀幾遍,要讀的很順溜才可以。之後,自己嘗試著想象一下古詩裡的情景,從開頭,到經過,到結尾,都努力不看書自己記一邊。然後對照著原文,找一張大紙,在上面列出文章的骨架,列出內容的提綱。這一部分一定...

白居易的《長恨歌》是詩還是詞,關於白居易的《長恨歌》是諷喻詩還是愛情詩有誰知道

神奇豆子 詩.詞的話應該有詞牌名,如 卜運算元 江城子 不同的詞牌的格式也不一樣。卜運算元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南鄉子 送述古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歸路...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哪些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名句

寒晗師賢淑 1 琵琶行 中的名句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2 譯文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 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裡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 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