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的意思,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的意思

時間 2021-10-23 08:41:37

1樓:雪月森林

意思是: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大雁驚飛,單于的軍隊想要趁著夜色悄悄潛逃。

原文:塞下曲

盧綸 〔唐代〕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譯文: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大雁驚飛,單于的軍隊想要趁著夜色悄悄潛逃。

正想要帶領輕騎兵一路追趕,大雪紛紛揚揚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作品介紹: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征戰。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2樓:合夥人金林

暗淡的月夜裡,一群大雁驚叫著高飛而起,暴露了單于的軍隊想要趁夜色潛逃的陰謀。

出自:唐代詩人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原詩如下: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白話文:暗淡的月夜裡,一群大雁驚叫著高飛而起,暴露了單于的軍隊想要趁夜色潛逃的陰謀。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白話文:將軍率領輕騎兵一路追殺,顧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滿弓和刀。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1、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襯托出將士們殺敵的熱情。

2、本詩雖區區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鬥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3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的盧綸有《塞下曲》4首,其中第三首詩云:「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依舊有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讀後令人振奮。

能詩擅文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卻認為該詩對事物的描述違背了北國的自然規律,甚至犯了常識性錯誤,為此曾仿《塞下曲》寫了一首五言詩質疑盧綸詩。詩曰:「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飛。

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華羅庚的詩亦莊亦諧,疑得有理,問得也自然。

大詩人郭沫若讀了華羅庚的質疑詩後,也仿《塞下曲》以詩作答。詩云:「深秋雁南飛,懶雁慢未隨。

忽聞寒流至,奮翅連連追。」郭老這首微妙的釋答詩諧謔間作,極具巧思。高明之處是既缺省了數學大師質疑詩的觀點,又不排斥盧綸詩只是乙個特例以及其精彩的藝術特色,亦可謂相容幷包,兩全其妙。

盧綸並非臆造

(2023年12月12日)

號稱大歷十才子之一的盧綸,有一首《塞下曲》很有名:「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但數學家華羅庚生前曾對這首詩提出了質疑:「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報刊曾刊登文章討論,大都認為華羅庚說得對,把歸雁和大雪扯在了一起,是盧綸搞錯了時序;同時,既然是「月黑」,就不可能看見飛雁,是臆造。

有的說只有「把『月黑雁飛高』看作『單于夜遁逃』的比喻」,才好解釋,否則是說不通的。有的更認為「第一句是敗筆,牽動全詩,要是沒有這句該多好。」

我卻不這麼認為。「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說的是常理。這個「北方」,也許指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吧,雁的南歸在秋天,雪的飄落在冬天,是不在同一時段內的。

但在唐代的塞上邊地,就不是這樣的情形了。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詩句,就說明那裡中秋就下起雪了。其實,在西北地區海拔高的地方,氣候寒冷,天氣多變,與四季分明的中原是大不一樣的。

所謂「懷抱火爐吃西瓜」,說得的確不假。前年八月,實際上只是農曆七月,算起來才是初秋,我們取道張掖,過扁都口,翻大阪山,去西寧。一路上,忽而朗日高懸,忽而風雪迷漫,我們也沒有太大驚異,以為本來如此。

如果這時有大雁南飛,非但不驚奇,也許還會感到有點早。祁連山一帶尚且如此,而唐朝的將士還要遠征「天山路」,那就更是可想而知了。我想,如果華羅庚在讀盧綸的《塞下曲》之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有些感性的體驗,就不至於產生上述的疑問,也不會一概而論了。

因為這種現象雖然是特殊的,但它卻是真實的。而盧綸,貞元時曾在河中節度使軍幕中任過元帥府判官,有邊地征戰的閱歷,他那樣寫無疑是十分自然的,用不著造作。李頎《古從軍行》中「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的詩句,所描述的不也是這種情景嗎?

至於「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的確是見不到的。其實詩人也端的未著一「見」字。見不到,未必聽不到,想不到,不存在。

這似乎更不成問題了。據說大雁的遷徙是日夜兼程、風雨無阻,表現出驚人的勇毅。它們從來不會迷路,因為據科學家研究,它們有一種特異功能,能靈敏地沿著地球的磁力線,準確無誤地到達自己的目的地。

每當深秋,月黑風高的夜晚,總會從雲間傳來大雁的鳴叫,便想到它們正在飛過我們頭頂的上空,不禁發出傷時感世的慨嘆。當然,古代對它們具有的特異功能大約是尚未認識的。

由此我也就想到,數學家和詩人的思維方式的確是不太一樣的。數學家的判斷,總是用已知的定理和概念,進行邏輯推理,得出合乎常理的結論。而詩人卻是在表達此景此境下此時此刻的情感。

二者大概是「按理說」與「這乙個」的區別。「這乙個」則往往是特殊的、非正常的,甚至不一定是「正確」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用數學的觀點看是不能成立的,用詩的觀點看不但可以成立,而且很好。

何況《塞下曲》只是寫實,而並沒有用這種誇張的手法。因此我常說,在更多的情況下,詩不在正誤而在優劣。

總之我認為,盧綸的《塞下曲》並非臆造,因為它真實地寫出了特定地域天氣的惡劣,自然條件的嚴酷,從而烘托出征戰的悲壯,詩氣尤其慷慨蒼涼。

4樓:時尚阿花

塞下曲其三賞析,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5樓:陳哲遠真愛粉

暗淡的月夜裡,一群大雁驚叫著高飛而起,暴露了敵軍首領要趁夜色淺逃的陰謀

6樓:淑娟

在乙個漆黑無夜的夜晚,敵人們想要逃跑大雁受到驚嚇紛紛向天空飛去。

7樓:水岸菖蒲

「月黑雁飛高」,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單于夜遁逃」,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于」,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裡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8樓:匿名使用者

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大雁驚飛,單于的軍隊想要趁著夜色悄悄潛逃。

9樓:

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

10樓:宴之傲人

月亮掛在樹上了,單于逃跑了.

11樓:天鷹

半夜敵軍趁黑逃跑了的意思。

12樓:匿名使用者

深夜,單于的軍隊準備逃跑

13樓:

盧綸有《塞下曲》

水岸菖蒲 正解!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的意思

14樓:粟高

翻譯: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這句話出自《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是唐代詩人盧綸的組詩作品。

原文: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白話譯文:

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驚起一群大雁。原來敵軍首領趁著夜色悄悄逃跑。正想要率領輕騎一路追殺,紛紛揚揚的一場大雪,已經灑滿了將士們的弓刀。

15樓:黑糖瑪奇朵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月黑雁飛高」,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單于夜遁逃」,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

「單于」,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裡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後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鬥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有力地渲染出來了。

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鬥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

16樓:答豪吳金

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驚起一群大雁。原來敵軍首領趁著夜色,悄悄逃跑。正想要率領輕騎一路追殺,紛紛大雪,已經灑滿了將士的弓刀。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中的單于是誰?具體指哪個人

1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有典故的:

漢軍左校捕虜,言單于未昏而去,漢軍因發輕騎夜追之,青因隨其後。——《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單于即是指當時的伊稚斜單于

18樓:滑稽之王

單于: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裡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史書記載

單于:匈奴君主的稱號。《漢書·匈奴傳》謂全稱作「撐犁孤塗單于」。

「撐犁」,匈奴語之「天」,「孤塗」意為「子」,「單于」意為「廣大」。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漢書》,單于姓氏,《漢書》作孿鞮氏,《後漢書》作虛連題。

19樓:戶冬易

單于是指唐朝時期西突厥王阿史納賀魯,以10萬挑戰蘇定方(蘇烈)1萬唐軍。遭大敗,且被蘇生擒。

20樓:飛過太平洋

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這種情況在盛唐時期經常出現的場景,所以並沒有特指哪個人,而是說打勝仗的場景。

21樓:匿名使用者

盧綸(生卒約737-約799)中唐時代,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唐朝存在於(618年-907年)當時世界的強國之首,與突厥、高句麗、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而從《姓氏尋源》和《漢書·匈奴傳》的記載考證可知,單于氏源自少數民族的匈奴.

匈奴存在於(西元前209年-公元357年).

盧綸時代的中唐,匈奴已經滅亡,唯一與單于有關聯的只能是突厥,所以:詩中的單于代指敵人首領,而不是某個單于.朱泚之亂發生後,咸寧王渾瑊出鎮河中(今山西永濟),召盧綸為元帥府判官.

軍營生活,使盧綸詩風較為粗獷雄放,關於軍旅邊塞詩,寫得極有生氣.

22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具體所指,泛指匈奴(入侵游牧民族)首領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這句古詩是不是描寫月亮的

23樓:終合我意

有描寫月亮,但主要還是用景物還襯托單于。

24樓:昔映寒

還有大雁在飛還描寫月亮

古詩,月什麼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25樓: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意為: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驚起一群大雁。原來敵軍首領趁著夜色,悄悄逃跑。出自唐代盧綸的《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原詩:《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代: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釋義: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注釋:1、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

2、月黑:沒有月光。

3、單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4、遁:逃走。

5、將:率領。

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7、逐:追趕。

8、滿:沾滿。

作者簡介:

盧綸(739-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寫的是唐代的哪一場戰爭

喬紅藥 這是盧綸的詩中的一句,並沒有具體指那一場戰爭。但卻以簡潔的語言,透過雪的寒冷襯托出了將士們殺敵的熱情。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 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譯文 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大雁受到了驚嚇而高飛,單于的軍隊想要趁著夜色逃走,這一陰謀就暴露了。將軍率領著輕騎兵一路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