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聯的下聯,對一個對聯的下聯

時間 2021-10-14 21:29:01

1樓:膽在左邊顫

泊 秦 淮

杜 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註釋]

(1) 商女:歌女

(2) 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陳後主與其倖臣詞曲。

[說明]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遊秦淮,在上聽見歌女唱《玉樹後庭花》,綺豔輕蕩,男女之間互相唱和,歌聲哀傷,是亡國之音。當年陳後主長期沉迷於這種萎靡的生活,視國政為兒戲,終於丟了江山。陳朝雖亡,這種靡靡的**卻留傳下來,還在秦淮歌女中傳唱,這使杜牧非常感慨。

他的詩說:這些無知歌女連亡國恨都不懂,還唱這種亡國之音!其實這是借題發揮,他譏諷的實際是晚唐政治:

群臣們又沉湎於酒色,快步陳後主的後塵了。秦淮一隅,寄託如此深沉的興亡感,足見金陵在當時全國政治中心已經移向長安的情況下,影響仍然很大。

杜牧另有一首《江南春》,是寫金陵春色的,基調開朗得多:“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讀罷這二十八字,閉目就能想見唐朝的金陵春色:

以上內容摘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604487

不過既然是要求下聯,那用原配的詩句肯定不合適,我幫樓主想一句

上聯:商女不知亡國恨

下聯:後主已忘故蜀情

下聯典故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的樂不思蜀,蜀國滅亡後,劉禪被當做人質押送到了魏國軟禁,有天司馬昭設宴請劉禪,席間特地為劉禪演出劉禪故國蜀地的樂音舞蹈,在旁的人們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

”劉禪說:“這裡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判斷劉禪當時的心理,可能是因為忍辱偷生的大智若愚,可能是因為沒心沒肺的昏庸無道,不過劉禪的這句話給世人恥笑了萬世是肯定的,劉禪的境遇和陳後主的境遇十分相似,所以以“樂不思蜀”對上也非常契合聯意,忘樓主收藏。

2樓:匿名使用者

商女不知亡國恨,

春來猶發舊時花。

3樓:匿名使用者

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叫流水對

對聯應該怎麼對

4樓:墨陌沫默漠末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

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複。

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對聯的格式精巧玲瓏的對聯,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習慣,而且在群眾廣泛運用的基礎上還有一種統一點要求,固定的格式。

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是我國民間文化遺產中講究較多、要求較嚴的一種特殊文體。從格式上看,它緊密結合現實生活中間有兩個門框和一個門楣道特點相應地由三部分組成:上聯:

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聯:第二句,也稱對句;橫額:也叫橫批或橫披。

上、下聯是對聯的主體,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

另外,對聯主實際運用中,上、下聯文字不管多長,一般都沒有標點,這也是格式上的一種特殊講究。但也有例外。

5樓:樓蘭優彼

這個問題問得太大了,無法回答呀,簡單的說一下吧,希望你能用一分鐘能看懂,第1個是對聯要求上下聯字數相等,不能多一個也不能少一個哈,第2個就是要詞性相同,所謂詞性就是說數字對數字啊,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動,先把這個詞性搞清楚了就容易,第3個就是平仄要相對,這平仄就是從經驗來講就是簡單說就是第一聲和第二聲的時候就要對第3聲和第4聲

把上面3:00重要的弄清楚之後,基本上是基本功都會了,然後就是要主要把功夫花在對聯的意境上,就說整個對聯的立意上面很重要,需要花很大的功夫,這樣就能寫出很好的聯了。

比如給這個圖配個聯:

落日漆帆船鍍色

霞光染線浪鑲邊

6樓:y大明

對聯的正規顧名思義,對聯是要成“對”的,即由上聯和下聯所組成。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內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聯能“聯”起來,兩句不相關聯的句子隨便組合在一起不能成為對聯。   對聯一般都是豎寫,上聯末字(仄聲)貼在右邊(上手),下聯末字(平聲)貼在左邊(下手)。

  對聯的對仗,雖然與詩有相同之處,但它比詩要求更嚴。對聯有寬對和狹對之分。寬對只要求上下聯內容有聯絡即可成聯,而狹對則要嚴格按《笠翁對韻》的標準來撰寫。

不過在實用對聯中,採用寬對較多,而狹對則往往因為對仗的要求太嚴,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應用。   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一般套用詩的一三**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   如何斷定對聯的上下聯呢?

除從聯文的內容中去辨別,更為重要的是從聯文字尾的平仄聲去判定。對聯嚴格規定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後人稱這種規則為仄起平落。

必須注意的是: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四聲”有些不同。自從推廣漢語拼音化,和以北京語音為全國通用語言以後,同一漢字的平仄發生了變化。

如按《佩文韻府》音韻標準的四聲是平、上、去、入。平聲列為“平”,上、去、入都歸納進了“仄”。按北京語調,則分成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樣一來,平聲字多了,沒有“入”聲,把一部分去入聲字歸入了平聲,這是學習撰聯的同志值得注意的。

古來有很多語言學者對古漢語四聲,作了較為詳盡的闡述,如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一書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聲平道莫低昂。讀時發音平和、尾音長,有餘韻。

  2.上——上聲高呼猛烈強。讀音響亮,聲音短促,無尾音。   3.去——去聲分明哀遠道。

去聲讀音宛轉,尾音短,高昂。   4.入——入聲短促急收藏。入聲讀音質樸而急,收音短促,低沉,無尾音。

  以北京語調來標註漢語的四聲,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都是從古漢語的四聲演變發展而來,人們在斷定對聯平仄時,還習慣地以古漢語四聲作為標準。現在除了校正發音以外,很少用現代漢語的四聲來作對、寫詩、填詞。但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和時間的推移,現代漢語的四聲,終究為人們所接受。

  有些漢字,歷來是平仄互用,可作平聲,也可作仄聲,如看、教、為、思、傍……略舉數例如下:   (1)“看”作平聲: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看”作仄聲: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3)“教”作平聲:

櫻杏桃榴次第開,故教一一傍窗栽;毿毿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陰入戶來。   (4)“教”作仄聲:粉筆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滿園桃李生機鬯,化雨春風次第開。

  (5)“為”作平聲: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為”作仄聲:

本為漢王建大功,未將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絕終烹狗,悔不淮陰坐釣終。   對聯除要求押韻和對仗外,片語和結構也是有一定規則的。如:

  (單組,四字結構)   知足常樂;   能忍自安。   (復組,七字結構)   春江桃葉鶯啼溼;   夜雨梅花蝶夢寒。   (復組,八字結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復組,九字結構)   把古往今來,重新說起;   將悲歡離合,再敘從頭。   (復組,十二字結構)   天地啟巨集慈,赤子蒼頭同感戴;   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   (復組,十三字結構)   對聯上下聯的片語和結構,應保持一致和統一,上聯是動賓結構,下聯也就必須是動賓結構的片語,如“搖紅;滌翠。

”上聯是偏正片語,下聯也必須以偏正片語與之相對,如“同心結”與“並蒂花”,就是相同的片語結構。在謀篇佈局對聯片語時,一定要注意上下聯的片語結構必須相同,這亦是對聯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規則。名稱叫楹聯,俗稱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喜聞樂見。

對聯格律,概括起來,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敘如下:   一是字數要相等   上聯字數等於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

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如**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是“對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但對聯中應儘量避免“異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

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上下聯“之”字同位重複,但因為是虛字,是可以的。

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詞性相當   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

前者包括: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後者包括:

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片語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

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

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型別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

天文(日月風雨等)、 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風江河等)、官室(樓臺門戶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飛禽(雞鳥鳳鶴等)等等。最後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天文對地理、地理對宮室等等。

  三是結構相稱   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片語和句式之結構)應當儘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等等。如李白題湖南岳陽樓聯:   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結構。其中,“水天”對“風月”皆為並列結構,“一色”對“無邊”皆為偏正結構。   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四是節奏相應   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過;最難 風雨 故人來。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   五是平仄相諧   什麼是平仄?

普通話的平仄歸類,簡言之,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古四聲中,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

  (一)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並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 片語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

  (二)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當代聯家餘德泉等總結了一套“馬蹄韻”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

  六是內容相關   什麼是對聯?就是既“對”又“聯”。上面說到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都是“對”,還差一個“聯”。

“聯”就是要內容相關。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如果上下聯各寫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

對對聯,求下聯,對聯,求下聯

這個。太難了,茫茫多的宋詞和詞牌名,不知道你中意哪乙個啊。瞎對乙個 窗外簾捲西風東風破。雲中誰寄錦書望書歸。雲中誰寄錦書來出自李清照一剪梅 窗外對雲中,簾捲對誰寄,西風對錦書,詞性算都對的上吧。確是有乙個叫望書歸的詞牌,但望字詞性不好,但找不到別的詞牌了。問題結束時請公布答案,謝謝。下聯 夜來風雨匆...

對聯,對下聯,對聯上下聯格式

1龍吟春日虎嘯東方激情同心創大業 天作四時地通八方矢志不渝展巨集圖2春為年首今為春首金良乃三川之首 梅佔花魁君佔梅魁關羽稱五虎將魁3育桃李侍太行浩氣奏新曲 撫蘭竹偎洞庭煥然展春顏4春回北國鳳鳴南山千里太行層層綠 日暖東方龍吟西天萬里長城處處春5春風起寅虎臨白虎二虎相伴虎虎生威 行雲捧辰龍現青龍雙龍纏...

求對聯下聯,求對聯下聯的怎麼對

今世進士盡是近視 褐裳和尚何喪河上。或對 遠誘援友原有緣由。或對 遠友援油原有緣由。圓月照天窗,個個孔明諸格亮。長鞭擊幼駒,匹匹子長司馬遷。今世進士盡是近視。古時古詩固是故事。圓月照天窗個個孔明諸葛亮。疏星映長空顆顆趙雲趙子龍 照雲照紫龍 今世進士盡是近視。公關工綸共管攻官。呵呵,太著名了,不用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