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登樂遊原》為什麼是近體詩?壓了什麼韻?杜甫《望嶽》為

時間 2021-10-14 20:58:03

1樓:匿名使用者

唐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這兩類的區別,是體裁上的區別。即近體詩是講究格律的,特別是講究平仄和對仗,古體詩是不大講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對仗。(當然,這樣講是一種很粗略的說法。

)近體詩是在齊梁時代開始萌芽,而到初唐時期正式形成的一種格律詩。它的特點是:

(1) 字數固定。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絕句每首四句,句數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韻律詩」,但很少見。

也有所謂「排律」,句數可超過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韻(三百多句),但是句數都是偶數的。近體詩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見。所以,字數固定可以說是近體詩的乙個共同特點。

(2) 用韻嚴格。這指的是:一首詩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一首詩必須用同一韻的字,不許出韻;一般只用平聲韻。

(3) 講究平仄。

(4) 講究對仗。

第(3)(4)兩點是近體詩的本質特點。

古體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作為一種體裁,古體詩的特點是不大講究格律。凡是詩歌,多多少少總是要講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韻,這就是一種格律;字句比較整齊(四言、五言或七言),這也是一種格律。

這些因素,古體詩都是具備的,所以不能說古體詩完全不講格律。但古體詩格律的要求不像近體詩那麼嚴,即前面所說的近體詩在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四方面的要求,古體詩都沒有。也就是說,古體詩不同於近體詩的地方在於:

(1) 字數句數不限,可以是

四、五、七言,也可以是雜言;最少可以是兩句,如傅玄《雜言》;最多可以達三百多句,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 押韻不嚴格,可以換韻,可以通押,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

(3) 不講平仄。

(4) 不講對仗。

古體詩也叫古詩。作為一種體裁來說,在近體詩產生以前的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漢樂府、漢魏六朝

五、七言詩,都可以稱為古體詩或古詩。在唐代近體詩產生以後,唐代的詩人除了寫近體詩外,還繼續寫這種不大講究格律的詩,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樂府等,也都可以稱為古體詩。但是在習慣上,往往把「樂府」另立一類,而把其餘的稱為古詩,特別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稱為古詩,這是狹義的古詩。

2樓:面壁

《登樂遊原》是拗體近體詩,主要是頭一句是全仄句,第二句用「登」拗救。

杜甫的《望嶽》是押的仄聲韻,且裡邊含多個非律句,所以並非律詩,屬古體詩。

不是近體詩,不等於不是好詩。

杜甫寫的一首詩《望嶽》,是近體詩還是古體詩?

3樓:枯木刀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臨絕頂,

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期漫遊齊趙時所作,詩寫泰山景色的雄奇秀麗,以及登上日觀峰的新奇感受。杜甫早年,近體詩還未定格,更未流行。杜甫本人,則是在晚期才喜歡上律詩的。

很多古代名詩,都是古體詩,而非近體詩。例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並非五絕。

根據詩律對照,《望嶽》顯然不是近體詩。

首先,近體詩要求押平聲韻。是否是近體詩,這點最容易判斷。

其次,五律基本要求二四五分明。也是顯著特點。如無拗救,既為出律。

第三,律詩要求頷聯、頸聯採用對偶句。本詩並不工整。

另外,還有孤平、三連平那些講究,由於當時古人發音已不可考,我通常就當合律算了。

不是近體詩,絕不妨礙《望嶽》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好詩。很多後人對這首詩讚不絕口,不是由於它的韻律,而是由於它的意境。如果當時近體詩已經定格,相信詩聖能夠把這種意境更加完美地體現出來。

4樓:亞氏思維

這是首古體詩。

教你怎麼識別近體和古體,近體的律詩和絕句都講究如下的平仄:

七言比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比如: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望嶽》的平仄是這樣的:

仄平平平平...明顯不按照平仄相間,而是連平,而且上聯尾與下聯首又不符合粘的法則,是首典型的五古。

解釋嘛,參照下百科的吧。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鐘」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於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

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不僅表現了詩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寫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

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乙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

「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

5樓:甫正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 近體詩用韻甚嚴,無論絕句、律詩、排律,必須一韻到底。出韻(又稱「落韻」)是近體詩的大忌。

2 近體詩以平韻為正例,用仄韻的絕句與律詩非常罕見。仄雲律詩很象古風,往往也可認為「入律的古風」,因為近體詩畢竟是以平韻為主的。

3 五律和七律之外,偶然又有些六言律詩,同五七言三韻小律一樣,都是很罕見的形式。

很明顯,這詩屬於近體詩。再說,杜甫是格律詩的集大成者。。。

6樓:匿名使用者

近體詩。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講究平仄對仗。律詩和絕句都是近體詩的範疇。杜甫的《望嶽》是一首五言律詩,當然屬於近體詩。

7樓:蒙童

這個是古體詩,杜詩用古韻。不是所有8句中有貌似對偶句子的就歸分到近體中。如果要是較真兒的話也能把他劃分到特拗式仄韻五律中的。

至於解釋就不回答了!!

8樓:匿名使用者

近體詩 近體詩講究平仄壓韻對仗

杜甫寫的一首詩《望嶽》,是近體詩還是古體詩

9樓:蘇堤舊事

古體唐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這兩類的區別,是體裁上的區別.即近體詩是講究格律的,特別是講究平仄和對仗,古體詩是不大講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對仗.(當然,這樣講是一種很粗略的說法.

)近體詩是在齊梁時代開始萌芽,而到初唐時期正式形成的一種格律詩.它的特點是:

(1) 字數固定.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絕句每首四句,句數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韻律詩」,但很少見.

也有所謂「排律」,句數可超過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韻(三百多句),但是句數都是偶數的.近體詩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見.所以,字數固定可以說是近體詩的乙個共同特點.

(2) 用韻嚴格.這指的是:一首詩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一首詩必須用同一韻的字,不許出韻;一般只用平聲韻.

(3) 講究平仄.

(4) 講究對仗.

第(3)(4)兩點是近體詩的本質特點.

古體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作為一種體裁,古體詩的特點是不大講究格律.凡是詩歌,多多少少總是要講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韻,這就是一種格律;字句比較整齊(四言、五言或七言),這也是一種格律.

這些因素,古體詩都是具備的,所以不能說古體詩完全不講格律.但古體詩格律的要求不像近體詩那麼嚴,即前面所說的近體詩在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四方面的要求,古體詩都沒有.也就是說,古體詩不同於近體詩的地方在於:

(1) 字數句數不限,可以是

四、五、七言,也可以是雜言;最少可以是兩句,如傅玄《雜言》;最多可以達三百多句,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 押韻不嚴格,可以換韻,可以通押,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

(3) 不講平仄.

(4) 不講對仗.

古體詩也叫古詩.作為一種體裁來說,在近體詩產生以前的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漢樂府、漢魏六朝

五、七言詩,都可以稱為古體詩或古詩.在唐代近體詩產生以後,唐代的詩人除了寫近體詩外,還繼續寫這種不大講究格律的詩,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樂府等,也都可以稱為古體詩.但是在習慣上,往往把「樂府」另立一類,而把其餘的稱為古詩,特別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稱為古詩,這是狹義的古詩.

10樓:閭曉士之雙

望嶽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臨絕頂,

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期漫遊齊趙時所作,詩寫泰山景色的雄奇秀麗,以及登上日觀峰的新奇感受。杜甫早年,近體詩還未定格,更未流行。杜甫本人,則是在晚期才喜歡上律詩的。

很多古代名詩,都是古體詩,而非近體詩。例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並非五絕。

根據詩律對照,《望嶽》顯然不是近體詩。

首先,近體詩要求押平聲韻。是否是近體詩,這點最容易判斷。

其次,五律基本要求二四五分明。也是顯著特點。如無拗救,既為出律。

第三,律詩要求頷聯、頸聯採用對偶句。本詩並不工整。

另外,還有孤平、三連平那些講究,由於當時古人發音已不可考,我通常就當合律算了。

不是近體詩,絕不妨礙《望嶽》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好詩。很多後人對這首詩讚不絕口,不是由於它的韻律,而是由於它的意境。如果當時近體詩已經定格,相信詩聖能夠把這種意境更加完美地體現出來。

屈原為什麼是世界文化名人,為什麼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屈原定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是一個熱愛祖國的詩人,他在效忠祖國 抵禦強敵方面是和楚國人民一致的。雖然他在政治上失敗了,但他留下的大批詩歌,卻給楚國 仇雪恥 恢復祖國的決心以極大的鼓舞。對後來推翻暴秦,復興楚國起了巨大的作用。歷史的發展,不但沒有淡化人民對屈原的懷念,反而更擴大了屈原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17個國家的7...

為什麼凡爾登是絞肉機,索姆河不是

從意義上來看的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最多的戰役之一,史稱 凡爾登絞肉機 在一定的意義上,法爾肯海恩說得對 這次戰役消耗了法國許多最勇敢和最優秀的戰士 法軍 46萬人。但是德軍也付出了差不多30萬人的代價。此役的結果使德國由戰略進攻轉為雙方的對峙,迫使施立芬計劃 先向西擊破英法,再東向打敗 流...

為什麼要為樂趣而讀書?為什麼說讀書是一種樂趣呢?

為什麼說讀書是一種樂趣呢?1 讀書本來就是一種快樂的事情,其中使人得到快樂的源泉,是一本適合自己的好書,那就像遇到了知己,可以一吐為快了!2 讀書這種事,原本是快樂的,然而有些網文小白文,其中智障橋段之多,實在令人不能不一吐為快。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乙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淨如水,開闊視野,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