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風其十九,末四句寫了什麼,表達了詩人怎麼的思想感情

時間 2021-08-30 10:54:02

1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古風》(其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賞曳廣帶,飄拂**行。

邀我至雲台,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賞析】:

這是一首用遊仙體寫的古詩,大約作於安祿山攻破洛陽以後。詩中表現了詩人獨善兼濟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沉痛感情。詩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嶽華山的最高峰蓮花峰,遠遠看見了明星仙女。

「明星」本是華山玉女名,但字面上又給人造成天上明星的錯覺。首二句展現了乙個蓮峰插天、明星閃爍的神話世界。玉女的纖纖素手拈著粉紅的芙蓉,凌空而行,游於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著寬廣的長帶,迎風飄舉,公升向天際。

詩人用神奇的彩筆,繪出了一幅優雅縹緲的神女飛天圖。

美麗的玉女邀請李白來到華山雲台峰,與仙人衛叔卿長揖見禮。據《神仙傳》載,衛叔卿曾乘雲車、駕白鹿去見漢武帝,以為皇帝好道,見之必加優禮。但皇帝只以臣下相待,於是大失所望,飄然離去。

這裡用衛叔卿的故事暗暗關合著李白自己的遭遇。天寶初年,詩人不是也曾懷著匡世濟民的巨集圖進入帝闕嗎?而終未為玄宗所重用,三年後遭讒離京。

所以沒奈何,只好把衛叔卿引為同調,而與之駕鴻雁遊紫冥了。

正當詩人恍惚間與衛叔卿一同飛翔在太空之上的時候,他低頭看到了被胡兵佔據的洛陽一帶,人民慘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祿山及其部屬卻衣冠簪纓,坐了朝廷。社會的動亂驚破了詩人幻想超脫現實的美夢,使他猛然從神仙幻境折回,轉而面對戰亂的慘象。詩至此戛然而止,沒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詩中李白正視和關切現實,憂國憂民的心情,是十分明顯的。

在這首《古風》裡,詩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過美妙潔淨的仙境和血腥汙穢的人間這樣兩種世界的強烈對照表現出來的。這就造成了詩歌情調從悠揚到悲壯的急速變換,風格從飄逸到沉鬱的強烈反差。然而它們卻和諧地統一在一首詩裡,這主要是靠詩人縱橫的筆力、超人的才能和積極的進取精神。

李白後期的遊仙詩,常常在馳騁豐富的想象時,把道家神仙的傳說融入瑰麗奇偉的藝術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帶上濃郁的謫仙色彩。這是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長期過著遊山玩水、修道煉丹的隱士生活分不開的。但他借遊仙表現了對現實的反抗和對理想的追求,使魏晉以來宣揚高蹈遺世的遊仙詩獲得了新的生命。

《古風》其十九便是乙個例證。

2樓:締造神話之魔道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正當詩人恍惚間與衛叔卿一同飛翔在太空之上的時候,)他低頭看到了被胡兵佔據的洛陽一帶,人民慘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祿山及其部屬卻衣冠簪纓,坐了朝廷。社會的動亂驚破了詩人幻想超脫現實的美夢,使他猛然從神仙幻境折回,轉而面對戰亂的慘象。詩至此戛然而止,沒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詩中李白正視和關切現實,憂國憂民的心情,是十分明顯的。

詩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過美妙潔淨的仙境和血腥汙穢的人間這樣兩種世界的強烈對照表現出來的。這就造成了詩歌情調從悠揚到悲壯的急速變換,風格從飄逸到沉鬱的強烈反差。然而它們卻和諧地統一在一首詩裡,這主要是靠詩人縱橫的筆力、超人的才能和積極的進取精神。

最末四句表達詩人的愛國之情。

3樓:願望成真的夢

正當詩人恍惚間與衛叔卿一同飛翔在太空之上的時候,他低頭看到了被胡兵佔據的洛陽一帶,人民慘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祿山及其部屬卻衣冠簪纓,坐了朝廷。社會的動亂驚破了詩人幻想超脫現實的美夢,使他猛然從神仙幻境折回,轉而面對戰亂的慘象。詩至此戛然而止,沒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詩中李白正視和關切現實,憂國憂民的心情,是十分明顯的。

李白古風其十九,末四句寫了什麼,表達了詩人怎麼的思

4樓:希芸化妝品一級

詩詞原文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行。

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詩詞注釋

【注釋】:  這是一首用遊仙體寫的古詩,大約作於安祿山攻破洛陽以後。詩中表現了詩人獨善兼濟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沉痛感情。

詩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嶽華山的最高峰蓮花峰,遠遠看見了明星仙女。「明星」本是華山玉女名,但字面上又給人造成天上明星的錯覺。首二句展現了乙個蓮峰插天、明星閃爍的神話世界。

玉女的纖纖素手拈著粉紅的芙蓉,凌空而行,游於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著寬廣的長帶,迎風飄舉,公升向天際。詩人用神奇的彩筆,繪出了一幅優雅縹緲的神女飛天圖。  美麗的玉女邀請李白來到華山雲台峰,與仙人衛叔卿長揖見禮。

據《神仙傳》載,衛叔卿曾乘雲車、駕白鹿去見漢武帝,以為皇帝好道,見之必加優禮。但皇帝只以臣下相待,於是大失所望,飄然離去。這裡用衛叔卿的故事暗暗關合著李白自己的遭遇。

天寶初年,詩人不是也曾懷著匡世濟民的巨集圖進入帝闕嗎?而終未為玄宗所重用,三年後遭讒離京。所以沒奈何,只好把衛叔卿引為同調,而與之駕鴻雁遊紫冥了。

  正當詩人恍惚間與衛叔卿一同飛翔在太空之上的時候,他低頭看到了被胡兵佔據的洛陽一帶,人民慘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祿山及其部屬卻衣冠簪纓,坐了朝廷。社會的動亂驚破了詩人幻想超脫現實的美夢,使他猛然從神仙幻境折回,轉而面對戰亂的慘象。詩至此戛然而止,沒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詩中李白正視和關切現實,憂國憂民的心情,是十分明顯的。

  在這首《古風》裡,詩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過美妙潔淨的仙境和血腥汙穢的人間這樣兩種世界的強烈對照表現出來的。這就造成了詩歌情調從悠揚到悲壯的急速變換,風格從飄逸到沉鬱的強烈反差。然而它們卻和諧地統一在一首詩裡,這主要是靠詩人縱橫的筆力、超人的才能和積極的進取精神。

  李白後期的遊仙詩,常常在馳騁豐富的想象時,把道家神仙的傳說融入瑰麗奇偉的藝術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帶上濃郁的謫仙色彩。這是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長期過著遊山玩水、修道煉丹的隱士生活分不開的。但他借遊仙表現了對現實的反抗和對理想的追求,使魏晉以來宣揚高蹈遺世的遊仙詩獲得了新的生命。

《古風》其十九便是乙個例證。

李白的詩歌《古風》十九首表達了詩人當時怎樣的情感?

5樓:晨曦曦

李白《古風·其十九》,既表達了詩人渴望超脫塵世、追求自由,又表現詩人憎恨安史叛軍,關切祖國前途命運以及同情人民悲慘遭遇的情感。

6樓:暮靜雨

此詩約作於天寶十五載(756)春。詩人目睹安史叛亂的暴行,表達自己對安史叛亂的譴責,含蓄的表露出自我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心情。此詩最著名的兩句是「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其中素手是女子潔白的手,虛步是凌空而行,太清即是天空。

詩中的明星指的是華山上的仙女,衛叔卿是神仙名。

李白的《月下獨酌》本詩表達詩人怎樣思想感情?

7樓:小白家裡小白

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

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

原詩:《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同交歡 一作:相交歡)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釋義: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

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注釋:1、酌:飲酒。獨酌:乙個人飲酒。

2、間:一作「下」,一作「前」。

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

5、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

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7、將:和,共。

8、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

9、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

10、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11、同交歡:一起歡樂。一作「相交歡」。

12、無情遊: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

13、相期邈(miǎo)雲漢:約定在天上相見。期:約會。邈:遙遠。雲漢:銀河。這裡指遙天仙境。「邈雲漢」一作「碧岩畔」。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於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

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因有此作。

8樓:韓琴

《月下獨酌》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表面看來,詩人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淒涼。

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特,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全詩原文如下: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白話文意思是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

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於長安。

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因有此作。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乙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詩人姑且暫時將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及時行樂。詩人已經漸漸進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詩人一往情深。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還是在於詩人自己的有情。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

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

用成語描述在李白的《古風》中秦始皇的形象

獨吟獨賞獨步 雄才大略,驕奢淫逸,愚昧自私 古風 其三 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聘望琅邪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有哪些古風歌曲其歌詞讓你感覺到詞作文本功底紮實

小樓寫的不見長安每次聽完都很有感觸 村頭古樹下青草葉上 露水未凝幹 晨霧裡渡船唱著歌謠 撐過小河灣 我枕著手臂躺在屋頂 想了一整晚 瓦下廳堂中誰又說起 紙上的長安 橋面像結霜鞋底冰涼 踏過青石板 擦肩的姑娘眉眼彎彎 笑得多恬淡 我揹著行囊坐上渡船 扶舷回頭看 村落輪廓裡炊煙漸次 公升起又飄散 我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