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

時間 2021-08-30 09:08:32

1樓:木石

1,出處:《楓橋夜泊》

3,原文:

《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5,賞析: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

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其名句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6,作者簡介: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

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view_12271.aspx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出自哪首詩?誰寫的?

2樓:張華甫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張繼,字懿孫,唐代詩人。

3樓:嘯羽

唐人張繼的七絕《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 到客船。”唐人張繼的七絕《楓橋夜泊》實是膾炙人口。

然而,對於詩 中“江楓”二字,歷來釋意紛紜。或釋為“江 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 的輪廓,所以稱‘江楓’”;或曰乃張繼“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 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或將“江楓”作為景物配組的一方 ,與“漁火”對仗,以示 “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 以上眾說從各個角度,均將“江楓”釋為“江邊的楓樹”,筆者認為不 甚確切。

對此,前人也曾指出如此解字失之偏頗。清人王瑞履在其《重 ** 齋筆錄》中道:“江南臨水多植烏桕,秋葉飽霜,鮮紅可愛,詩人 (指張繼)不知楓葉生山,性最惡溼,不能種之江畔也。

此詩‘江楓’ 二字,亦未免誤認耳。”從植物學角度觀之,此說不乏 其理。

至於張繼詩中“江楓”之“江”,若釋為“江邊”之“江”,應純 屬子虛烏有。從地理環境察之,寒山寺一帶從古到今,根本不存在能稱 得上“江”的大河。可見張繼“江楓”之“ 江”確非水名。

明代蘇州詩人高啟有詩云:“畫橋三百映江城,詩裡楓橋獨有名。 幾度經過憶張繼,烏啼月落又鐘聲。

”此詩與張繼《楓橋夜泊》遙相呼 應。詩中“江城”恐是“江村”之 誤。去過寒山寺者可曾留意,這座古 剎就位於蘇州閶門外楓橋鎮的江村橋旁。

可見,張繼詩中之“江楓”乃 指江村橋和楓橋,高啟詩句便佐證。

楓橋並非無名之橋。據明代李日華稱:“楓 橋舊名封橋,後因張繼 詩‘江楓漁火’句改楓橋。

今天平寺藏經多唐人書,背有‘封橋常住’ 字。”由此推想,當年張繼夜泊江村橋和封橋之間的河中時,他已聞封 橋之名。而作為詩人的張繼 ,卻運用藝術不必拘泥事實之手法,妙將封 橋之“封”化作“楓”(楓、封諧音),以注重意境創造,便詠出“江 楓漁火對愁眠”之佳句來。

封橋,這座本不起眼的小橋乃因張繼寫就此 詩的人文背景而變為“楓橋”,併名揚四海。

4樓:匿名使用者

是《楓橋夜泊》張繼 .全詩如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5樓:孤臣寂寞

唐人張繼的七絕《楓橋夜泊》

6樓:

《楓橋夜泊》 張繼

“葉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於哪首詩?作者是誰?

7樓:若初夏不相遇

該句詩出自《楓橋夜泊》,作者是張繼。

1、原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釋義: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3、賞析: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詩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連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也暗示了詩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氣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

詩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展現了詩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

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全詩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哪首古詩,作者是誰

8樓:天天天藍天天悅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古詩《楓橋夜泊》,作者是唐代詩人張繼。

七絕·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賞析: 詩歌從很細小的景色入手,繪製了一幅朦朧靜謐、清冷幽美的江南水鄉秋夜圖。詩歌

一、二句,雖然寫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邊各種秋物的色彩、形態,還有聲音和情緒;而且前後詞語之意因果相連,推論而出。

三、四兩句卻是個大寫筆,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鐘聲遠距離傳送了過來。這捎帶著禪的超然的鐘聲,又會引發滿懷愁緒的夜泊之人什麼樣的感受呢? 詩歌前後兩聯,所描寫的內容一繁一簡,體現出來的感覺一實一虛,對比非常清楚。

而詩歌所創造的藝術意境,也寓於這繁簡虛實對比的玄妙之中。

9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為什麼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

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小結: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後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

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後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首詩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出自哪首詩,它的作者是誰

10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作者] 張繼

[全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1樓:

出自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全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2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係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不僅是中國曆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一些國家的小學課本也曾收錄此詩。寒山寺也因此詩的廣為傳誦而成為遊覽勝地。

13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 or 夜泊楓橋

作者 張繼 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哪首古詩,作者是誰

14樓:勞資是校長丶

張繼,漢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

詩名《楓橋夜泊》

15樓:傅妍戎夢寒

七絕·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那首詩啊?作者是誰?

16樓:苦寧勢駿奇

這是唐朝詩人張繼《楓橋夜泊》裡的第一句。

全詩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哪首詩

17樓:為教育奮鬥

“霜滿天”。上弦月升起得早,也就盡在不言中了,全詩有聲有色: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 "是一個連貫的意思,情景交融。

姑蘇城外寒山寺。這首詩採用倒敘的寫法: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對",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旅人懷著滿腹愁緒難以入睡",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

全文如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是面對,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下面是該詩賞析,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即",後兩句是詩人聽到的、“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

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為什麼詩人一夜未眠呢;愁眠"?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

這句可以理解為",先寫拂曉時景物;憂愁的難以入睡"。後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夜半鐘聲到客船,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月落”,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江楓”。

小結、“烏啼”,江楓漁火對愁眠,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縈繞起縷縷輕愁,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_古詩文網 [作者]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有情有景;;面對江邊的楓樹和漁船上的燈火、烏啼?首句寫了“月落;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

出自唐代詩人張繼的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賞析 楓橋夜泊 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作者是誰

出自唐代張繼的 楓橋夜泊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面對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我憂愁難眠。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張繼 約715 約779 字懿孫,漢族,襄州人 今湖北襄陽人 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對愁眠是什麼意思

楓橋夜泊 目錄 標題 作者 格律 原文 注釋 鑑賞 意思 賞析 標題 楓橋夜泊 作者 張繼 格律 七絕 原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釋 楓橋 在今蘇州市閶門外。此詩題一作 夜泊楓橋 江楓 水邊的楓樹。漁火 漁船上的燈火。愁眠 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後人因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