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禍無門唯人自招的意思,“禍福無門,唯人自招”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13 02:05:31

1樓:橘落淮南常成枳

意思是福和禍不是憑空產生,都是人自找的。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春秋-左丘明

原文節選:

季氏以公鉏為馬正,慍而不出。閔子馬見之,曰:“子無然!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無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

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軌,禍倍下民可也。”

公鉏然之。敬共朝夕,恪居官次。季孫喜,使飲己酒,而以具往,盡舍旃。故公鉏氏富,又出為公左宰。

譯文:季氏讓公鉏擔任馬正,公鉏怨恨,不肯做。

閔子馬見到公鉏,說:“您不要這樣,禍和福沒有門,在於人們所召喚。做兒子的,只怕不孝,而不怕沒有地位。

恭敬地對待父親的命令,難道會沒有變化嗎?如果能夠孝順恭敬,富有可以比季氏增加一倍。邪亂不合法度,禍患可以比老百姓增加一倍。

”公鉏同意他的話,就恭敬地早晚問父親安,謹慎地執行任務。季武子高興了,讓他招待自己喝酒,而帶著飲宴的器具前往,季氏把器具全部留下給他,公鉏氏因此致富。又做了魯襄公的左宰。

引申含義:

“無門”意思是沒有門徑。指禍或福的到來,是人自身招引的。不要想著有什麼捷徑可走,也不要去想什麼歪點子,一切惟心造,自作自受罷了。

本來是件好事,起心動念往壞處想,它就會變成壞事;相反一個道理。

所以,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念頭。白天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晚上也不要以為沒人知道就犯錯,如東漢楊震晚上拒收賄金,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等“四知”教育友人不欺暗室。

2樓:牙牙的弟弟

意思是福和禍不是憑空產生,都是人自找的。

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原文:季氏以公鉏為馬正,慍而不出。閔子馬見之,曰:“子無然!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譯文:季氏讓公鉏擔任馬正,公鉏怨恨,不肯做。閔子馬見到公鉏,說:“您不要這樣,福和禍不是憑空產生,都是人自找的。”

出處: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3樓:晨興家族

詞目 禍福無門

發音 huò fú wú mén

釋義 無門:沒有定數。指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示例】

《舊唐書·李孝恭傳》:孝恭舉止自若,徐諭之曰:“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自顧無負於物,諸公何見憂之深!公祏惡積禍盈,今承廟算以致討,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後徵。”

臣聞~。人無釁焉,妖不妄作。

4樓:小_跳

福和禍的降臨不是無緣無故的,是由於人的作為招來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很高興看到這個問題~說明你是個很有機緣的人~!

“福禍無門 唯人自招”出自《太上感應篇》,原文是“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這兩句話幾乎是我的座右銘。

其大意是:人生中的福與禍(包括身後的境遇,如成仙或又變回人)不是自然降臨於我們身上的,而是由我們的種種所為或所思釀成的因而成的果。

這是根據我對《太上感應篇》的一些淺見而意譯出來的,希望你能滿意~願以《太上感應篇》中的最後一段與你共勉:“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無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是什麼意思

6樓:正達美

“禍福抄無門,唯人自招襲”,的意思

是,善惡之報,如影隨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都是人的因果關係。

有些人以為改變方位、風水或名字就可以改命。但是,如果這樣就能改變命運,那麼看相算命的人為什麼不能改變他自己的命運?如果改個名字可以富貴,那麼改名字的人早就富貴了。

因為相隨心轉,所以,心念轉變才是最重要。

7樓:痲棏韚熚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修身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是什麼意思?

8樓:白讀就

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萬事皆有因果,沒有平白無故的愛沒有平白無故的恨,對於福禍也是如此,今天你的一切都是你昨天造成的,但昨天就是昨天,你為失去星星而哭泣時,你也快失去月亮了。

9樓:銀箋別夢

古語有句話很對“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有的事源自於生活當中,就看你去如何對待生命中的每件事,是福是禍均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10樓:匿名使用者

禍和福都不是人能求得的,只是人們自己做了相關福禍的事才會招來福禍的報應

11樓:飛櫻

不是“禍福

bai無門,唯人

自du招”

,正確的是“zhi禍福無dao門,唯人所招”。

【詞目版】:禍福無權門,唯人所招

【讀音】:huò fú wú mén wéi rén suǒ zhào

【釋義】: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是人造成的。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示例】:《舊唐書·李孝恭傳》:孝恭舉止自若,徐諭之曰: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自顧無負於物,諸公何見憂之深!公祏惡積禍盈,今承廟算以致討,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後徵。

”臣聞~。人無釁焉,妖不妄作。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

12樓:匿名使用者

災禍和幸福都不是註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什麼意思

13樓:樊從華

意思是:禍福不是天生,都屬於自己造成。

換句話說,就是禍也好,福也好,都不是天註定的,而在於自己的作為。

14樓:詭笑詭嘯

就是你不惹事,就沒事,惹事自然會出事。出自《陰符經》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含義是什麼?

15樓:石小希

意思是福和禍不是憑空產生,都是人自找的。。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春秋-左丘明

原文節選:

季氏以公鉏為馬正,慍而不出。閔子馬見之,曰:“子無然!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無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

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軌,禍倍下民可也。”

公鉏然之。敬共朝夕,恪居官次。季孫喜,使飲己酒,而以具往,盡舍旃。故公鉏氏富,又出為公左宰。

譯文:季氏讓公鉏擔任馬正,公鉏怨恨,不肯做。

閔子馬見到公鉏,說:“您不要這樣,禍和福沒有門,在於人們所召喚。做兒子的,只怕不孝,而不怕沒有地位。

恭敬地對待父親的命令,難道會沒有變化嗎?如果能夠孝順恭敬,富有可以比季氏增加一倍。邪亂不合法度,禍患可以比老百姓增加一倍。

”公鉏同意他的話,就恭敬地早晚問父親安,謹慎地執行任務。季武子高興了,讓他招待自己喝酒,而帶著飲宴的器具前往,季氏把器具全部留下給他,公鉏氏因此致富。又做了魯襄公的左宰。

16樓:韓琴

這句話的意思是:福和禍不是憑空產生,都是人自找的。

語出宋代道教佚名所作的《太上感應篇》,據傳是太上(指道祖)說法開示,度化十方,普濟群生的著作。其中心思想是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感應篇》實非一時一人所著,而是彙集了中華傳統‘道’文化的“承、負”思想、“善、惡”觀念和“因果、報應”教義不斷演化而成的。

該書中的承負觀念,雖然與佛教因果報應有些相似,但又與佛教觀念有一定的不同。佛教認為因果通前世、今世、後世三世,該書則更強調現世與人對環境的蝴蝶效應,作惡有過的最直接後果就是肉體的消亡。修身保生是道教的哲學,現世生命形式的存在是根本,要更加重視現世,更加珍惜現實存在的生命。

擴充套件資料

《太上感應篇》為道教經典,內容主要是勸人遵守道德規範,時刻止惡修善自利利他。本書特別強調承負法則,道經中系統的提出承負論的觀點,是在東漢的《太平經》中。行善積德福庇子孫,作惡受罰殃及子孫。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它提倡“積德累功,慈心於物”, 強調“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則體現了儒家倫理。在儒家學說中,尤其強調五倫綱常,認為君臣、父子、夫婦的等級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應篇》中亦以“擾亂國政”,“違逆上命”、“用妻妾語”、“違父母訓”、“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為惡行的準則。

道教所講的“善、惡”觀念及“報、應”教義,源於殷時的“天人合一”思想。當時的人們就相信天神的意志是不可違的,它既能降福於人,也能降禍於人。只有做到尊天敬祖、行仁盡孝、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得到神靈的眷佑。

17樓:野佬

無論你遇到的高興事(福)或是受到傷害(禍)的事,都是由你自己之前的言行帶(召喚)來的。也就是說,常常做利益他人事,就會召喚來福氣,會享受到他人帶給你的利益;常常做損害他人的事,就會召喚來穢氣,就要忍受他人給你召喚來的傷害。

在**教,這個叫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佛家,這個叫因果。在道家,這個叫“天道好還”(付出什麼得到什麼)。在儒家,這個叫做善惡到頭終有報。

幾種宗教用詞不同,意思都是一樣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禍福不是上天賜予的,是我們自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