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來歷(左右 ,端午節的來歷(400字左右

時間 2021-07-22 16:52:41

1樓:王榮梅

端午節的習俗:

1、吃粽子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在晉代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在當時,粽子還用作禮尚往來之物。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東亞及東南亞等國。

2、賽龍舟

賽龍舟前,先要請龍、祭神。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划龍舟時,多有唱歌或念口號助興。

聲音雄渾壯美,扣人心絃,也增加賽龍舟時的氛圍。

3、掛艾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良物。端午節在家門口掛艾草,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人們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

端午節作文400字左右。55555555......

2樓:我鞎乖

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就會讓奶奶做十幾個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粽子了。

”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裡,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粽子餡和粽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捲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

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著在卷好的粽葉裡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粽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葉,把粽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著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粽子。

可是在奶奶手裡聽話的粽葉,到了我這裡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 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洩氣了。原來粽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

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著包。

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粽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粽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著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學《端午節的由來》有感(作文400字左右)

3樓:無聊了

《端午節的傳說》復 山西省朔州制市實驗小學三年級二班 陳鵬豪 端午節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有的地方也叫端陽節等。這個節日真正起源於古代的夏族人對傳說中的祖先——龍的祭祖活動。

到戰國時紀念屈原,此傳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五日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次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崖邊的亭子旁。

當人們知道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在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指導老師:孫愛文

端午節來歷,端午節來歷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端午節來歷 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 午日節 重五節,五月節 浴蘭節 女兒節,天中節 ...

端午節的來歷,只有左右的採納,端午節的來歷,只有30字左右的採納!

狼乃智者 為了紀念屈原投江而成立的節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 端五 就是 初五 曆法五月正是 午 月,因此 端五 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 端午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華人...

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 的意思和 初 相同,稱 端五 也就如稱 初五 端五的 五 字又與 午 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 午 月。又因午時為 陽辰 所以端五也叫 端陽 五月五日,月 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 夏節 浴蘭節 女兒節,天中節 地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