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禮儀的原則,涉外禮儀的七個原則

時間 2021-07-20 06:41:19

1樓:顧小蝦水瓶

1、維護國家利益

在參與涉外交往活動時,應時刻意識到在外國人眼裡,自己是國家、民族、單位組織的代表,做到不卑不亢。自己的言行應當端莊得體,堂堂正正。

在外國人面前,既不應該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該表現得自大狂傲、放肆囂張。應表現得既謹慎又不拘謹,既主動又不盲動,既注意慎獨自律又不是手足無措、無所事事。

2、基本要求:儀表

講究儀表與衣帽整潔,面、手、衣履要潔淨。男子的頭髮、鬍鬚不宜過長,應修剪整齊。指甲要經常修剪,一般與指尖等長,不留汙垢,保持手部清潔,若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著要整潔筆挺,不能有褶皺,鈕扣均應整齊,褲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場合整理。襯衣一般為白色硬領,袖與下擺不露出外套,並放入褲內。要按交際場所或交際需要著裝。

禮服、領帶或領花應結好,佩戴端正,並備潔淨手絹與梳子。皮鞋應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摳鼻、掏耳、剪指甲、搔癢等**的小動作。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懶腰、打噴嚏、擦鼻涕、咳嗽,打噴嚏時應用手帕、餐巾紙捂口鼻,面向一旁,避免發出大聲響。

3、行為舉止

舉止大方得體,態度和藹端莊,精神飽滿自然,言行檢點。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規,任何失禮或不合禮儀的言行者會被視為有失體面。

4、說話語氣

說話客氣,注意身份。說話時神情衿持和藹,面帶微笑。隨便與人攀談是失禮行為,萍水相逢,應在有人介紹後方可交談。

5、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攪、影響別人,尊重別人。不隨意指責別人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或不便。發表議論與指責別人會被認為缺乏教養。

在圖書館、博物館、醫院、教堂等公共場所都應保持安靜。在隆重的場合,如舉行儀式、聽講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肅靜。

6、守約遵時

這是國際交往中極為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準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過久而失禮。

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有禮貌地盡早通知主人,並以適當方式表示歉意。與人約會不能失約,不能超時。

失約和超時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承諾別人的事情不能遺忘,必須講「信用」,按時做好。

7、信守約定

當前,在國際交往活動中,人們將尊重對方,即將對交往物件的重視、恭敬、友好作為涉外禮儀的核心。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須認真而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要算數,許諾一定要兌現。

2樓:擱淺忘憂

涉外商務禮儀的十二項原則如:

一、個人形象原則。

在國際交往之中,人們普遍對交往物件的個人形象備加關注,並且都十分重視遵照規範的、得體的方式塑造、維護自己的個人形象。個人形象在國際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們的重視,主要是基於下列五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每—個人的個人形象,都真實地體現著他的個人教養和品位;二是每乙個人的個人形象,都客觀地反映了他個人的精神風貌和生活態度。

在日常生活裡,假如二個人總是蓬頭垢面,衣冠不整,不修邊幅,別人恐怕很難認為他熱愛生活;三是每乙個人的個人形象,都如實地展現了他對交往物件所重視的程度;三是每乙個人的個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單位的整體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五是每乙個人的個人形象,在國際交往中還往往代表著其所屬國家、所屬民族的形象。

二、不卑不亢原則。

每個人在參與國際交往時,都必須意識到,自己在外國人的眼裡,是代著自己的國家,代表著自己的民族,代表著自己的所在單位的。因瑚其言行應當從容得體,堂堂正正。在外國人面前,既不應該表現的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該表現得狂傲自大,放肆囂張。

在涉外交中堅持「不卑不亢"的原則,是每一名涉外人員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在涉外交往中要求每一名涉外人員要努力表現得不卑不亢,主 要是因為是因為這是事關國格、人格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一方面,要在虛心向外國學習一切長處,尊重外國的風俗習慣的同時,堅決反對自卑自賤的思想,在對外交往中,要以自尊、自重、自愛和自信為基礎,表現得堂堂正正,坦誠樂觀|,豁達開朗,從容不迫,落落大方。

另一方面,在一切對外交往中,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應當高傲自,盛氣凌人,孤芳自賞,目空一切,自以為是,對交往物件頤指氣使,冷漠無情。同時,還應注意對任何交往物件都要_視同仁,一律平等,給予同等的尊重與友好,不要對大國小國、強國弱國、富國窮國親疏有別,或是對大人物和普通人有厚有薄。

三、求同存異原則。

世界各國的禮儀與習俗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性的。在涉外交往中,對於類似的差異性,尤其是我國與交往物件所在國之間的禮儀與習俗的差異性,重要的是要了解,遵守求同存異原則,而不是要評判是非、鑑定優劣。從巨集觀上來看,禮儀的「共性"寓於禮儀的「個性"之中。

禮儀的「個性"是禮儀的「共性"存在的基礎,沒有前者,便不存在後者另外一方面,禮儀的「共性」不但來自禮儀的「個性",而且也是對其所進行的概括與昇華,所以其適用範圍顯然更為廣闊。就這一點來講,在涉外交往中,在禮儀上「求同",遵守禮儀的「共性」,也就是在禮儀的應用上「遵守慣例「,是更為重要的。

四、入鄉隨俗原則。

「人鄉隨俗",是涉外禮儀的基本原則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夕卜交往之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物件,首先就必須尊重對方所獨有的風俗習慣。

在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工作、學習、參觀、訪問、旅遊的時候,尤其要對當地所特有的風俗習慣,加以認真的了解和尊重。充分地了解與交往物件相關的習俗。古人早就要求一切正人君子,都必須認真做好「入境而問禁,人鄉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充分了解與交往物件相關的習俗,本是「知己知彼"的應有之義。如果連這一點都辦不到,「人鄉隨俗」就根本無從談起。必須無條件地對交往物件所特有的習俗加以尊重。

3樓:羊肉果子

1、個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服裝等)。

2、不卑不亢(要意識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國家、民族、所在單位,言行應從容得體,堂堂正正。不應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表現得狂傲自大,目中無人)。

3、求同存異(各國禮儀習俗存在著差異,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評判是非,鑑定優劣,握手禮通行各國)。

4、 入鄉隨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物件,首先就必須尊重對方所獨有的風俗習慣。當自己身為東道主時,通常講究「主隨客便」;而當自己充當客人時,則又講究「客隨主便」)。

5、 信守約定(認真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算數,許諾一定兌現,約會必須要如約而至。在一切有關時間方面的正式約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6、熱情適度,內外有別(不僅待人要熱情友好,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熱情友好的具體分寸。否則就會事與願違,過猶不及,會使人厭煩或懷疑你別有用心。要分清內外,注意保密)。

7、 謙虛適當(一方面反對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絕對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貶低,自輕自賤,過度對人謙虛客套)。

8、尊重隱私(在對外交往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齡,婚姻,健康,家庭住址,個人經歷,信仰政見等)。

9、 女士優先(在一切社交場合,尊重,照顧,體諒,關心,保護婦女)。

10. 以右為尊(在併排站立,行走,就座,會見,會談,宴會席次桌次,乘車,掛國旗等都應遵循這一原則)。

涉外禮儀的禁忌事項

1、著裝六忌

在公務場合,涉外人員的著裝應當避免過於雜亂、過於鮮豔、過於暴露、過於透視、過於短小、過於緊身,此為著裝六忌。女士在涉外公務活動中,著裝尤忌「六露」,即忌諱露胸、露肩、露臍、露背、露腳趾、露腳跟。

2、關於西裝

在正式場合,男士以穿深色單排扣西裝、白襯衫、黑色皮鞋為佳。穿西裝時,最好不要內穿羊毛衫,不要穿布鞋或涼鞋,不要背揹包。凡站立時,一定要扣上西裝的鈕扣。

西裝上衣外側的衣兜裡不宜別鋼筆。西裝上衣衣袖上的商標必須拆去。

3、關於領帶

穿西裝套裝時,一定要打領帶。在公務場合宜打單色或帶有幾何圖案的領帶,關應急慎用黑色領帶或花領帶。最好不使用「一拉得」或「了卡得」領帶、打好之後的領帶,不應當長過腰帶。

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必要使用領帶夾。夾領帶夾時,宜令其處在七粒扣襯衫從上往下數的第四與第五粒衣扣之間,它的位置越向上越不好。

4、關於鞋襪

參加正式活動時,一般不直穿涼鞋、拖鞋或旅遊鞋,赤腳不穿襪子也不合適。男士穿西裝時,通常忌穿尼龍襪與白色的襪子。女士穿裙服時,切勿穿殘破的襪子、兩雙襪子,或者以健美褲代替襪子。

女士穿裙子時,襪口如果外露,是既**觀,又不禮貌的。

4樓:學不進則退

涉外交往禮儀的基本原則有三點:

第一:接受對方。

所謂接受對方就是你跟別人打交道時,如果不是原則問題,不是什麼國格、人格、黨紀、國法大是大非的問題,一般性溝通,要有這樣乙個理念:客人永遠是正確的,客人沒有錯,不要尋釁滋事,找別人毛病。

第二:重視對方。

欣賞的重視,不是找人家毛病。要欣賞的重視不是找人家毛病。有人也重視他找人家毛病。

那天乙個同志跟我講了,說金老師你挺精神,但你有個問題,你背比較駝。我說我沒辦法,我這出過車禍,我腰直不了。「那你牙比較黃。

」把我氣壞了,我說「我又不咬你,關你甚事?」你不能讓人家不高興。我們這裡說的重視是欣賞,比如接過名片一定要看,為什麼欣賞?

為什麼客人來了要「坐、請坐、請上坐」?欣賞,為什麼要使用尊稱?欣賞。

第三:讚美對方。

有一位著名的行為科學家,美國著名的學者喬治枚奧先生說過,「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發現別人的優點,實際上就等於肯定自我,那說明你寬容,說明你謙虛,說明你好學」,他強調這個。所以我們在涉外交往中,你在適當的情況下,要善於發現別人的所長。

涉外禮儀的原則有哪些

5樓:

涉外禮儀是指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範,也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範性、物件性、技巧性。涉外禮儀的基本原則如下:

1、維護國家利益

在參與涉外交往活動時,應時刻意識到在外國人眼裡,自己是國家、民族、單位組織的代表,做到不卑不亢。自己的言行應當端莊得體,堂堂正正。在外國人面前,既不應該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該表現得自大狂傲、放肆囂張。

應表現得既謹慎又不拘謹,既主動又不盲動,既注意慎獨自律又不是手足無措、無所事事。

2、基本要求:儀表

講究儀表與衣帽整潔,面、手、衣履要潔淨。男子的頭髮、鬍鬚不宜過長,應修剪整齊。指甲要經常修剪,一般與指尖等長,不留汙垢,保持手部清潔,若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著要整潔筆挺,不能有褶皺,鈕扣均應整齊,褲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場合整理。襯衣一般為白色硬領,袖與下擺不露出外套,並放入褲內。要按交際場所或交際需要著裝。

禮服、領帶或領花應結好,佩戴端正,並備潔淨手絹與梳子。皮鞋應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摳鼻、掏耳、剪指甲、搔癢等**的小動作。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懶腰、打噴嚏、擦鼻涕、咳嗽,打噴嚏時應用手帕、餐巾紙捂口鼻,面向一旁,避免發出大聲響。

3、行為舉止

舉止大方得體,態度和藹端莊,精神飽滿自然,言行檢點。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規,任何失禮或不合禮儀的言行者會被視為有失體面。

4、說話語氣

說話客氣,注意身份。說話時神情衿持和藹,面帶微笑。隨便與人攀談是失禮行為,萍水相逢,應在有人介紹後方可交談。

5、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攪、影響別人,尊重別人。不隨意指責別人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或不便。發表議論與指責別人會被認為缺乏教養。

在圖書館、博物館、醫院、教堂等公共場所都應保持安靜。在隆重的場合,如舉行儀式、聽講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肅靜。

6、守約遵時

這是國際交往中極為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準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過久而失禮。

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有禮貌地盡早通知主人,並以適當方式表示歉意。與人約會不能失約,不能超時。

失約和超時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承諾別人的事情不能遺忘,必須講「信用」,按時做好。

7、信守約定

當前,在國際交往活動中,人們將尊重對方,即將對交往物件的重視、恭敬、友好作為涉外禮儀的核心。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須認真而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要算數,許諾一定要兌現。

涉外禮儀的西方禮儀,涉外禮儀的禮儀要點

公主殿下 西方餐桌禮儀 西方餐桌禮儀起源於法國梅羅文加王朝,當時因著拜占庭文化啟發,制定了一系列細緻的禮儀。到了羅馬帝國的查裡曼大帝時,禮儀更為複雜,甚至 皇帝必須坐最高的椅子,每當樂聲響起,王公貴族必須將菜餚傳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紀以前,傳統習慣是戴著帽子用餐。在帝制時代,餐桌禮儀顯得繁瑣 嚴苛,...

稱呼他人的禮儀,稱呼禮儀的原則是哪四個?

在商務活動中,稱呼要莊重 正式 規範。一句得體的稱呼,既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依照商務慣例,在商務會面中,最正式的稱呼有三種,即應當稱呼交往物件的 行政職務 技術職稱,或是其泛尊稱。泛尊稱,指的是先生 小姐 夫人 女士一類可以廣泛使用的尊稱。在商務活動中,以對方的行政職務相稱,...

接待禮儀的原則是什麼,接待禮儀中的3S原則是什麼?

啊往事知多少 禮貌,是向他人表示敬意的統稱。一方面,它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 另一方面,也是一個人待人接物時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禮貌程度體現了自身的文化層次 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準。禮貌有兩種表現形式 禮貌行為和禮貌語言。禮貌行為是通過動作 行為 舉止來表現的。如微笑 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