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或文學家的別號,古代詩人或文學家的別號 15

時間 2021-06-11 15:15:51

1樓:帥帥的老木匠

詩人別號選

詩仙: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色彩。唐代詩人賀知章歎賞李白的詩,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後貢的人便把李白稱為“詩仙”。

詩聖:唐代詩人杜甫的詩氣勢雄渾、絢麗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歷代的許多詩人都把他的詩奉為學習的典範,尊稱他為“詩聖”。

詩魔:唐代詩人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詩鬼:唐代多才而短命的詩人李賀的詩大都構思奇特,意境怪誕,迷離恍惚,變幻莫測。宋魏慶之雲:“太白仙才,長吉鬼才。”故其有“詩鬼”之稱。

詩佛: 王唯,字摩詰,盛唐詩人的代表,擅長**與書畫,尤其潑墨山水,被尊為南宗始祖。其畫筆意清潤,靈秀飄逸;其詩閒靜淡遠,富於禪趣畫意。

晚年更是潛心禮佛,被稱為“詩佛”。蘇東坡評其“詩裡有畫,畫裡有詩”,然也。

張三影:宋代詞人張先善寫小令。一次,一位客人稱讚他:

人們都叫你‘張三中’哩!因為你的《行香子》寫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張先不以為然地說:

“那倒不如叫我‘張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張解釋道:“‘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這三個‘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

”於是,“張三影”便傳開了!

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宋代宋祁的《玉樓春》把早春景色寫活了,尤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最為傳神,時人因此稱之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

賀梅子:宋代賀方回有首《青玉案》詞,結句“梅子黃時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

鄭鷓鴣:唐代詩人鄭谷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鄭鷓鴣之稱。

崔鴛鴦:唐代詩人崔珏因賦《鴛鴦詩》別具一格,人稱崔鴛鴦。

詩家天子:唐代詩人王昌齡七絕寫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舉為“詩家天子”。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際遇淒涼,被稱為“寒酸夫子”。

長爪郎:唐代名詩人李賀因手指奇而長,被時人稱為“長爪郎”。

杜紫薇: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

溫八叉: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呼他為“溫八叉”。

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佔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他為“五言長城”。

米顛:米芾性格孤傲,行蹤怪痴,有渾號“米顛”。

賀鬼頭:詩人賀鑄,體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人家叫他“賀鬼頭”。

梅河豚:宋代詩人梅堯臣以《河豚詩》而得名,人稱“梅河豚”。

鮑孤雁:宋代詩人鮑當以《孤雁詩》而得此名。

張孤雁:宋代詩人張炎以《解連環·孤雁》詞揚名,人稱“張孤雁”。

謝蝴蝶:宋代謝學士吟詠《蝴蝶詩》三百首,時稱“謝蝴蝶”。

袁白燕:明代詩人袁凱以《白燕詩》出名,人稱他為“袁白燕”。

祁魚蝦: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的詩句,被詩人王漁洋稱為“祁魚蝦”。

杜牧號樊川 曹雪芹號蕎溪 蒲松齡號柳泉居士。

陸游號放翁 黃庭堅號涪翁 羅貫中號湖海散人。

張軾號南軒 黃安石號半山 吳承恩號射陽山人。

鄭會號亦山 謝林得號疊山 黃庭堅號山谷道人。

朱喜號晦翁 戴復古號石屏 賀知章號四明狂客。

杜來號小山 柳完元號河東 曾幾號茶山居士。

關漢號巳齋 趙師秀號靈秀 蘇軾號東坡居士。

葉利號平巖 文天祥號文山 李白號青蓮居士。

曹幽號東圳 元好問號遺山 晁說之號景遇生。

戴敏號皋子 葉紹翁號清逸 楊材號東野逸民。

辛棄疾號稼軒 歐陽修號醉翁 白居易號香山居士。

王績號東皋子 龔自珍號定庵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李涉號清溪子 袁枚號倉山居士 杜甫號鄉陵野老。

林逋號孤山隱者 李商隱號玉溪生。

2樓:匿名使用者

1.李白:詩仙

2.王昌齡是盛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被世人譽為“七絕聖手”

3.王維詩畫的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著名代表。晚年詩作充滿佛老哲理,人稱“詩佛” 。

4.杜甫,人稱“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其詩歌風格是“沉鬱頓挫”,《登高》被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

5.李商隱和杜牧齊名,並稱“小李杜”。

6.《石頭城》的作者是被稱為“詩豪”的劉禹錫

7.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元稹並稱為“元白”。詩歌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8.馬致遠在元代散曲家中成就最高,被譽為“曲狀元”,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

9.關漢卿,元雜劇的奠基人之一 ,為元曲四大家之首

3樓:章木

魯迅--周樹人

艾青--蔣海澄

老舍--舒慶春

冰心--謝婉瑩

吳伯簫--吳熙成

郭沫若--郭開貞

古代六位著名詩人的別號是什麼

4樓:du知道君

四名狂客:初唐詩人賀知章

青蓮居士:唐代詩人李白

少陵野老:唐代大詩人杜甫

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白居易

玉溪生:唐代詩人李商隱

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歐陽修

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蘇軾

山谷道人:北宋詩人黃庭堅

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李清照

古代詩人詞人的字,號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長幼,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長女。漢代以後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係,如唐代抵抗安祿山的名將顏果卿和他的弟弟顏曜卿、顏春卿共用“卿”字,和他們同輩的堂兄弟顏真卿(以書法傳世)也用“卿”字。

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禎帝朱由檢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這種情況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輩名,具體到個人身上就只有半個字了。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還有號。“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封建社會的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為自己取號(包括齋名、室名等)。

如唐代李白的青蓮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蘇軾的東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鄭燮的板橋、朱用純的柏廬等,都是後人熟知的;有些別號的使用率(如蘇東坡、鄭板橋、朱柏廬等)甚至超過本名。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輩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發或標榜使用者的某種情操。別號中常見的“居士”、“山人”之類就是為了表示使用者鄙視利祿的志趣。

宋代歐陽修晚年號“六一居士”,就是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取號。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憂世憤俗,被權貴們譏為不守禮法,他就自號“放翁”,表示對他們的蔑視。明末畫家朱耷在明亡後取號“八大山人”(“八大”連寫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來抒發自己懷念故國的悲憤之情。

當然,更多的官僚縉紳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種動聽的別號只不過是附庸風雅、沽名釣譽的幌子。

古代文人的“字”和“號”有什麼區別?

6樓:上湯の烤鴨

一、名 名是每個人的代號。姓氏是公共的,

名是個人的。歷朝歷代的命名習慣,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的社會意識形態。由於人們所屬的民族、社會、歷史、宗教信仰、道德傳統及文化修養的不同,其命名習慣也很不相同。

“名”的產生也是在氏族社會時期,同時也是人的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必然結果。《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

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

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實際上,名的出現是私有制經濟出現後的必然產物。

古時天下為公,一個部落一個名號,黃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二、字“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三、號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

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

7樓:天下一人

字是長輩給取的,號一般是自己取的!

8樓:葉蘭英芮巳

主要是這個“古代”太籠統,因為,古代有些階段,比如春秋時期及以前,普通人、奴隸連名都沒有,或只有一個名而沒有姓,比如匠石、鮑丁等,都是用職業加上名字這種叫法,連姓氏都沒有,又怎麼會有字呢?

秦漢以後,氏與姓合二為一,不再有區別了,儒家教導也在社會中起重要作用了,讀書人當然有名有字了,窮人家大字不識一筐,甚至連個大號也沒有,又怎麼會起字呢。

起字,是比較風雅的做法,一個人出生,有小名,三歲時,家族聚集,為他起名,人人可以稱呼,他長到二十歲,成年了,全家族再聚集,為他起字,大人小孩就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稱他的字,想一想,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只能是貴族和知識分子家族,而赤貧的人,連名都沒有起得,焉能有字?

起名起字也得有經濟實力的。平民也會有,但得富裕一點的,才有這個實力,女的也有,但是女的不受重視,多不傳下來,史上留名傳字的幾個女子,太少了,可是女人佔半邊天的,比例也太小了吧?

比如李清照,字易安。這樣的女子,都是高階知識分子家裡的人,而且作品也多,影響也大,這才留下名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