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無有法,如來得阿縟多羅三藐三菩提」到底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2-23 09:20:08

1樓:洪儉毛鸞

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顯、密二解:實無有法----1.實在沒有什麼方法;2.

真實的「無有法」這種方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如來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如來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2樓:壤駟禮萬橋

這是在教導眾生,要放棄差別的執著心態,要眾生去掉差別心才能成佛,眾生不能心中有,『如果我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我就成佛了,跟你們這些眾生不同了。』沒有去除這樣的心態,還是眾生,不能成佛。

3樓:文懷雨駒書

金剛經說的是修行的最後結果,不是入門方法。不適合剛學佛修行的人讀的。

佛祖以「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請問「實無有法」是什麼意思?

4樓:t深深海底行

《金剛經》:「須菩提!於意云何?

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

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乘般若經典,其義甚深;非是末學未悟之人能解。以燻習所得知見,勉強解答,若有錯誤,願得善知識斧正。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菩提,區別於二乘菩提;此無上菩提,是究竟成佛之義。佛於菩提樹下得道,就是證得此無上菩提。這與禪宗的「明心見性」所證是一樣的,但是,佛是最後身菩薩示現成道,而祖師之悟可能是無始以來第一次開悟,也可能是前世多次開悟,此次為菩薩再來;但是,尚未修除全部汙染種子,不是最後身菩薩,還需要「悟後起修」。

二者雖有這個差別,所悟卻是一樣(皆為此不生不滅之真心);所以,祖師之悟也可以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上略說「無上菩提」;那麼,為什麼說「實無有法」得此無上菩提呢?

「實」者,非同虛妄,非同未悟凡夫之思維戲論;乃是悟後依據「諸法實相」,如實而說。所以聞者應當生「實信」:「無有任何一法可得無上菩提。

」這樣說來,佛與祖師是否真實證得無上菩提呢?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前後就矛盾了!

其實問題也很簡單:「得」者,「前無今有」之謂也!此真心本來自在,不是「前無今有」,故不可名為「得」。

以此義而言:真實不壞之法,具有「無所得」性,而無上菩提,正是這樣的「真是不壞之法」。舉凡能「得」之法,既有得則必有失,既然「前無今有」,則必然「今有後滅」。

世間一切法,莫不如此,皆是生滅無常;唯有此無上菩提「不生不滅」「本來自在」「人人具足」。故不可說為「得」。

其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真心又名「菩提」,又名「諸法實相」,又名「如來」,如來得如來,於理不通!故不可說為「得」。

這一句翻譯為白話:

以真實而言,沒有一種方法可以獲得「無上菩提」這個「真實不壞」之法;因為這個法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可能由外而得;因為這個法,本來就是如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5樓:匿名使用者

小乘僧眾聲聞入教,未忘名言習氣,執有實法,難入般若。這是為了破除法相所說。

簡單的來說,學生向老師學習,老師要教授其入門的基本方法,並一步步的引領學生進步。時間久了,學生會執著於依賴方法去達到目標。而佛法是乙個境界,並不是乙個固定的東西,不是用乙個固定的方法就能達到的。

所以,當學生達到一定境界的時候,老師就要著手破除學生心中的執著了。老師告訴學生,當初教授的方法只是為了讓你入門,在你入門之後就不應該再死抱著方法不放手了,真正的佛法境界不是用語言、文字能夠形容的,也不是依靠某種固定的方法就能達到的,是要靠自己去體悟的。他還告訴學生,他當初向他的老師討教的時候,只是印契此心而已,並沒有得到乙個什麼東西。

如果你覺得有乙個法可學,有個道可得,那就是錯誤的。如果你悟道還有乙個東西可得的話就是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6樓:匿名使用者

法尚不生,法本非法,法尚不得,何況非法?即心即佛,不得而得,悟無實體,菩提無樹,離假即悟,何迷非假?過則不及,如同未悟,以得而得,如浪求水,未識空性。

7樓:泥頌

實無有法:去除法執。自性一塵不染

抱乙個有所得的心,求得乙個無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錯誤。佛就說:當時我得乙個無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燈佛給我授記

8樓:本願達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意為 「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無上也就無所謂下或者中間的 定位

第一種解釋:像這樣一種無相之智 怎麼能夠通過一定的有為法或無為法從中獲得呢?有為法或無為法始終還是心識的生滅法呀。所以,實在不能從心外求得無上正等正覺。

這句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和那句: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完全相應了

9樓:正定小康

沒有什麼辦法,得無上正等正覺

10樓:匿名使用者

無為法的終極,看起和凡夫幾乎有點一樣了,參考臥輪禪師的,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見境心不起,菩提日日漲。

慧能大師的。慧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見境心數起,菩提作麼漲。

把這個弄透了,則如香象過河,一足到底。這個詩,你仔細想想,為什麼說的和凡夫一樣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11樓:

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型覺悟。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型和覺悟」。

《翻譯名義集》——宋·普潤法雲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解釋:

1、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型也。

2、維摩經佛國品肇注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

3、淨土論註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

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型也。

4、法華玄贊二曰: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5、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擴充套件資料

菩提通俗的講就是:對待事物、人 ,不以自我為出發點,完全、徹底、客觀及巨集觀地去認知,產生正確的理解,從而處理問題,得出的圓滿結果所顯現出的智慧型。

破除個體觀念,從我、人、大家、整體,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也叫換位覺知,圓滿去解決問題。所謂的換位覺知及整體概念就有不同的級別,有羅漢,菩薩,佛(終極覺悟者)。所謂的整體概念就比如國家,地球,宇宙,終極是包容宇宙的虛空。

佛教認為智慧型不是思考出來的,和西方哲學不同。西方認為我思故我在,佛教所追求達到的巨集觀是要消除這個「我」的定義和概念後產生整體。甚至最終覺悟每個個體之間的銜接比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海和一滴水的概念都沒有, 但覺悟者明白他們自性相同沒有差別。

12樓:匿名使用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教名詞),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型覺悟。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型和覺悟」。

1、《翻譯名義集》——宋·普潤法雲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型也。

維摩經佛國品肇注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

淨土論註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

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型也。

法華玄贊二曰: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略稱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正真道、無上正遍知。『阿耨多羅』意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意譯為『正遍知』。

乃佛陀所覺悟之智慧型;含有平等、圓滿之意。以其所悟之道為至高,故稱無上;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故稱正遍知。大乘菩薩行之全部內容,即在成就此種覺悟。

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譯為『無上正真道意』。

音譯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譯為『無上正等覺者』。此係佛陀之尊稱。又可省略阿耨多羅,而僅作三藐三佛陀(維摩詰所說經 菩薩行品第十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

擴充套件資料

詞語解釋

拼音: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注音:ㄚ ㄋㄡˋ ㄉㄨㄛ ㄌㄨㄛˊ ㄙㄢ ㄇㄧㄠˇ ㄙㄢ ㄆㄨˊ ㄊㄧˊ

梵語的譯音。

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一譯為「無上正遍知」。是佛無上覺智。

佛教認為得到這種無上的、正確的、普遍的覺智,即名為「佛」。 宋 蘇軾 《虔州崇慶禪院新經藏記》:「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曰以無所得故而得,舍利弗得阿羅漢道,亦曰以無所得故而得。

如來與舍利弗若是同乎?曰:何獨舍利弗!

」清 龔自珍 《第四二問》:「如我所言,上合佛心,我所科判,上合阿難原文,佛加被我,智者大師加被我,我疾得法華三昧,亦得普見一切色身三昧,見生蒙佛夢中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3樓: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型覺悟。

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型和覺悟"。

拓展知識: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

因為解了空性貫穿三乘,故解空被稱為三乘之母,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

大日如來正法明如來月光如來等等還有哪些如來

青竹遺風 如來是諸佛通號,每尊佛,都是一位如來,經典有 佛說三千佛名經 佛說萬佛名經 等。 水中映天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如來就是佛之意。除了大日如來還有普賢如來 阿彌陀如來 多寶如來 寶生如來 阿閦如來等等,佛教早晚功課裡面的八十八佛懺悔文就提到了八十八位如來。還有千佛懺有上千如來,萬佛懺自然有上...

大日如來的影象,大日如來大日如來佛像我想找到大日如來最好的影象

大日如來 mah vairocana 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五方佛之一。是表示絕對真理的佛身。在漢譯中,又有摩訶毗盧遮那 毗盧遮那 遍一切處 光明遍照等名號,是密教最根本的本尊,在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密教 中,都是法身如來,是法界體性自身,是實相所現的根本佛。大日如來和如來是同一個佛。大日如來,是佛教...

如來佛的是什麼意思,如來佛的 如來 是什麼意思

東山無人 如來者 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 故名如來 斛初陽 如來從性上說的 自性如來 佛一般從像上說的。如來 來無所來 去無所去 是為如來 你的貼子已被禁 釋迦牟尼佛又作 釋迦文尼 奢迦夜牟尼 釋迦牟曩 釋迦文。略稱釋迦 牟尼 文尼。亦譯作 能仁 能忍 能寂 能默 能滿 度沃焦,或梵漢並譯,稱為釋迦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