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3-06-01 21:06:04

1樓:匿名使用者

先了解字義:

豈能的意思是怎能、哪能。

盡:全;如:依照,符合。

但求意思是:僅,只要。

無愧於心指沒有什麼對不起別人之處。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全句話的意思是:哪能完全依照他人的意願,只求不愧對自己的內心。

也解作「如何能做到盡善盡美,稱心如意呢?不過是在捫心自問的時候,沒有什麼慚愧之處。」

出處:「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是劉伯溫自勉話。

人生在世,豈能事事如意!我們不能把過往和過失拉住,時光不能重來,坦然面對,捫心自問「我有沒有做,我有沒有做好,我有沒有做錯?」。

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威嚴;我們可以不永恆,但我們真誠,我們可以不完美,但我們努力」,人生在世,美在盡力。

2樓:oo囧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時地利人和是客觀存在因素,不能主觀去改變扭轉,一切皆是運氣,就算缺少實現目標的外在條件,以致失敗告終,也不能因此消極低落,怨天尤人,必須堅強振作,積極上進,安於現狀只要暫時的,給你時間,調整心態,思維方式和待人處事技巧,完善提公升競爭實力,機會青睞有備之人,變則通,敢於改變,面對新的挑戰,才有得到被援助的機會,獲得更大成就,所以,無論順境逆境,保持開朗心境,才有轉機希望,人生必須浩然正氣,坦誠相對,才能結聚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互助互勉,才能事半功倍,獲得更大成就。

豈可盡如人意但求問心無愧出處

3樓:懸念動作

「豈可盡如人意,但求問心無愧」出自劉伯溫,是劉伯溫自勉的話語,原句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很多名人如林則徐、鄒韜奮等都把這句話當成自己的座右銘,常將此寫成條幅,以激勵自己。

劉伯溫的介紹。

劉伯溫是中國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又叫做劉基。劉基輔佐朱元璋平天下,曾經倍受寵信。在民間也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洪武三年(2023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次年賜歸。後來因左丞相胡惟庸誣陷而被奪祿。入京謝罪後,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時贈太師,諡號「文成」。

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有《誠意伯文集》20卷傳世,收有賦、騷、詩、詞1600餘首,各種文體文230餘篇,主要作品有:《鬱離子》《復瓿集》《寫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經》《賣柑者言》《活水源記》《百戰奇略》《時務十八策》及詩詞《春蠶》《五月十九日大雨》《旅興》《薤露歌》《美人燒香圖》《蜀國弦》《梁甫吟》等。

4樓:阿戚愛生活

意思是:世事哪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願,只求過程中不愧對自己的內心。這句話出自劉伯溫自勉: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自古以來為人崇尚,很多名人都引以為座右銘,如林則徐、鄒韜奮等名家,也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

在國外的生活不盡如人意,想要回中國卻不能怎麼辦

滄菲 其實那個1986說的沒錯,國內的高中生真的很不輕鬆,雖然你在美國學校不錯,但是回到中國沒人可以保證你是會學好還是會學壞,因為國內的高中如果你遇人不淑的話很容易誤入歧途到時候對你反而是種傷害。而且國內的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大家都沒那麼單純。再者我其實完全理解你的處境,因為我也是在國外讀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