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始祖伊尹的故事

時間 2021-06-18 08:19:13

1樓:超級晨霧的光

相傳伊尹生於伊水邊,成年後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為生,地位雖卑,而心憂天下。他見有莘氏國君有賢德,想勸說他起兵滅夏。為接近莘國君,他自願淪為奴隸,充任有莘國君貼身廚師。

國君發現其才幹,提拔為管理膳食之官。經長期觀察,伊尹終於發現,有莘氏與夏同姓,均為夏禹之後,血緣聯絡難以割斷,況且有莘國小力弱,不足以擔當滅夏重任,只有湯才是理想人選,決定投奔湯。

其時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自願作陪嫁縷臣,隨同到商。他揹負鼎俎為湯烹炊,以烹調、五味為引子,分析天下大勢與為政之道,勸湯承擔滅夏大任。湯由此方知伊尹有經天緯地之才,便免其奴隸身份,命為右相,成為最高執政大臣。

伊尹不僅是輔佐湯奪取天下的開國元勳,還是後來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辭中被列為“舊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僅與湯同祭,還單獨享祀。

擴充套件資料

伊尹生活於夏末商初,原為有莘國的奴隸,善烹飪。後成為商湯廚子,伊尹利用給商湯做廚的機會,得以親近商湯,向商湯陳說天下大事。商湯發現他的才幹,遂破格提拔他做了執法大臣。

伊尹作為商朝的開國元勳,先後輔佐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位帝王。

據《史記》記載,商湯的孫子太甲執政第三年開始忘乎所以,欺壓百姓,強徵暴斂,不把法律制度放在眼裡。伊尹以國家利益為重,大膽地把太甲趕**,放逐到商湯的墳墓所在的桐宮。

太甲被放逐後,以祖父為鏡子,仔細對照自己的所作所為,痛改前非,儘自己的最大能力,管理好祖父的陵園。

2樓:匿名使用者

伊尹(約前1630~前1550)。商初大臣。名伊(另說名摯),尹為官名。

一說名摯。今山東省莘縣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務農。

傳說他為了見到商湯,遂使自己作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說湯而被用為“小臣”。後為成湯重用,任阿衡,委以國政,助湯滅夏。湯死後,歷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

仲壬死後,即太甲即位,湯孫太甲為帝時,因不遵湯規,橫行無道,被伊尹放之於桐宮(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另說今河南省-虞城東北),令其悔過和重新學習湯的法令。3年後,迎回太甲復位。死於沃丁時。

他為商朝理政安民50餘載,治國有方,權傾一時,世稱賢相,3代元老。伊尹於公元前2023年卒於亳(今山東省-曹縣南),享年81歲(另說伊尹放逐太甲後,篡位自立,太甲潛回,將其殺死)。據莘縣舊志記載:

“莘之北門外曰伊尹田,伊尹田北八里,古有莘亭。世傳伊尹躬耕處也。”又載: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東昌府知府程光珠訪求古蹟,親書“莘亭伊尹耕處”6個大字,題曰:“堯舜之道,畎畝之中,聖作物睹,龍虎雲風。”令知縣劉蕭勒石立碑,以永志之。

其碑今在莘縣城北單廟鄉大里王村西,碑文大部清晰可辨。另在莘縣古有伊尹廟,“伊廟清風”為舊時“莘縣八景”之一,歷代地方誌乘多有記載和題詠。

伊尹以鼎烹說湯: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摯,尹為官名,甲骨卜辭中稱他為伊,金文則稱為伊小臣。相傳伊尹生於伊水邊,成年後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為生,地位雖卑,而心憂天下。他見有莘氏國君有賢德,想勸說他起兵滅夏。

為接近莘國君,他自願淪為奴隸,充任有莘國君貼身廚師。國君發現其才幹,提拔為管理膳食之官。經長期觀察,伊尹終於發現,有莘氏與夏同姓,均為夏禹之後,血緣聯絡難以割斷,況且有莘國小力弱,不足以擔當滅夏重任。

只有湯才是理想人選,決定投奔湯。其時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自願作陪嫁縷臣,隨同到商。他揹負鼎俎為湯烹炊,以烹調、五味為引子,分析天下大勢與為政之道,勸湯承擔滅夏大任。

湯由此方知伊妖有經天緯地之才,便免其奴隸身份,命為右相,成為最高執政大臣。伊尹不僅是輔佐湯奪取天下的開國元勳,還是後來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辭中被列為“舊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僅與湯同祭,還單獨享祀。

伊尹名摯,一說名伊,又稱阿衡,保衡為官名者,夏末商初人,生卒年月不詳。《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