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丞相張儀生平簡介歷史上的張儀怎麼死的

時間 2021-06-16 22:23:54

1樓:繁華有一夢

秦國張儀是戰國時期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

簡介:張儀(?-前309年)(一說前310年逝世),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本姓魏後改姓張。

戰國時,列國林立,諸侯爭霸,割據戰爭頻繁。各諸侯國在外交和軍事上,紛紛採取“合縱連橫”的策略。或“合眾弱以攻一強”,防止強國的兼併,或“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達到兼併土地的目的。

張儀正是作為傑出的縱橫家出現在戰國的政治舞臺上,對列國兼併戰爭形勢的變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據《華陽國志》記載,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張儀滅巴,城江州”。這就是說,張儀曾下令築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區)城。儘管張儀本人第二年便離開了江州,但經向楚考證,張儀築江州城之事應屬信史(見**《巴縣誌》)。

由於“明清之際,圖經蕩滅,民鮮土著,故老無徵”,因而當今已無從確知張儀所築之江州城的具體位置。不過,從西漢揚雄《蜀都賦》描述江州城曰“分川並注,合乎江州”來看,其城大概就在今重慶主城區朝天門、望龍門、千廝門、小什字之間。今重慶地區因張儀築江州城始有了真正意義的“城”。

戰國中後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日益強盛,不再甘心居於一隅之地,遂加快了領土擴張的步伐;馬陵戰後,齊國代替魏國成了中原地區的霸主。這樣,秦、齊都以向中原地區擴張作為自己的主要發展方向,已有的混戰局面更為錯綜複雜。處在東西二強夾擊下的韓、趙、魏三國為了圖謀自存,聯合起來並且北連燕、南接楚,東抗齊或西抗秦,被稱為“合縱”,也就是“合眾弱以攻一強”;如果弱 國被齊國或秦國拉攏聯合,進攻其他弱國,就被稱為“連橫”,就是“事一強以攻眾弱”。

到戰國晚期,樂毅破齊,齊國一蹶不振;長平之戰,趙國嚴重削弱,秦國取得了對東方六國的絕對優勢,合縱連橫政策也就包含了新的含義:即東方六國併力抗秦,稱為合縱;秦聯合東方某一弱國對付其他弱國稱為連橫。於是,一批對當時的國家間的政治形勢非常嫻熟,善於辭令和權術,從中獲取功名利祿的說客應時而生,史書上稱他們為“縱橫家”。

張儀是怎麼死的:

張儀在歷史記載中是病死的,張儀和蘇秦是同門兄弟都是鬼谷子的**,張儀和公孫衍是對手。秦惠文王死後,因為即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出逃秦國,並出任魏相,二年後病逝。

張儀是什麼時候死的:

張儀死於公元前309年。為即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出逃魏國,並出任魏相,一年後去世。

2樓:魑魅魍魎之主

張儀(前378年-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曾與蘇秦同師從於鬼谷子先生,學習權謀縱橫之術,飽讀詩書,滿腹韜略,連蘇秦都自嘆才能在張儀之下。張儀曾兩次為秦相,前後共11年,亦曾兩次為魏國國相,第一次4年,第二次僅一年餘即卒於任上,死後葬開封市東郊宴臺河村。

張儀外連衡而鬥諸侯”,與秦國的耕戰政策相配合,運用雄辯的口才,詭譎的謀略,縱橫捭闔,遊說諸侯,建立了諸多功績,在秦國的政治、外交和軍事上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風雲多變的險惡環境中,主要憑藉外交手段,採用連橫策略,“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國的國威大張,在諸侯國中產生了巨大的威懾作用。孟子的**景春稱讚說: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張儀使用軍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國“東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這為秦國的霸業和將來的統一起了積極的作用。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

張儀素為秦武王不滿,離秦赴魏,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卒於魏。

卒於魏,具體無載。

張儀的生平簡介拜託了各位 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專戰國時期著屬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

秦惠王死後,因為即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出逃魏國,並出任魏相,一年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