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的火摺子是什麼?怎麼儲存火種的

時間 2021-06-15 20:37:16

1樓:地煞

火摺子是易於攜帶之簡便照明和取火用具。較好的火摺子的紙製作方法是以白(紅)薯蔓浸水中泡濃,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蘆葦纓子再捶,晒乾,加硝、硫磺、松香,樟腦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而製成的。最後折成長扁筒或擰為繩,晚間燃之似無火放在竹筒裡,用時取出一晃即燃,很易燃,適合封建時代的有錢人家和帝王。

但是一般的火摺子的紙只是普通未打孔的紙錢(燒給死人的錢紙)也可是草紙。製作時把紙裁成比竹筒還長的長度來剪下來,在捲起來,鬆緊度適中,捲成於竹筒內般粗大小,最後插進竹筒裡。然後點燃,並蓋住通風的蓋子。

到需要用時,把蓋子拔掉,然後對著火摺子輕輕吹,當然要吹的有技巧才行。

儲存火種的原理:

火摺子是用很粗糙的土製紙捲成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這時候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隱隱的燃燒,就象灰燼中的餘火 ,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需要點火時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復燃,不過吹是很有技巧的,需要突然、短促、有力,送氣量要大。

2樓:匿名使用者

是磷以及一些易氧物質,氣溫高的情況下,用嘴吹,或者快速甩,它就會與氧充分接觸而起劇烈反應而燃燒。 火摺子製作方法是以白(紅)薯蔓浸水中泡濃,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蘆葦纓子再捶,晒乾,加硝、硫磺、松香,樟腦等,折成長扁筒或擰為繩,晚間燃之似無火放在竹筒裡,用時取出一晃即燃。

火柴是由誰發明呢!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國在公元577年發明的,當時是南北朝時期,戰事四起,北齊腹背受敵進迫,物資短缺,由其是缺少火種,燒飯都成問題,當時一班宮女神奇地發明了火柴,不過我國古代的火柴都只不過是一種引火的材料。

3樓:匿名使用者

用很粗糙的土製紙捲成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這時候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隱隱的燃燒,就象灰燼中的餘火 ,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需要點火時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復燃,不過吹是很有技巧的,需要突然、短促、有力送氣量要大。

4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火摺子含有磷這種東西,燃點很低(應該是白磷之類的),開啟後見風就著;合起來後與空氣隔絕自然就滅了。它應該不是照亮的工具,而是點燃的工具,相當於現在用的火柴或打火機。

野外求生中如何製取並儲存火種?古代用的火摺子又是什麼原理?如何製作的?能保持多長時間?

5樓:楊必宇

古典式鑽木取火法:這是被瞭解得最廣泛,但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種方法。首先,找到合適的木材做鑽板,乾燥的白楊、柳樹等等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的質地較軟。

再找到合適的樹枝做鑽頭,相對較硬一些就可以,條件不像鑽板一般苛刻。

然後,把鑽板邊緣鑽出倒“v”形的小槽,如圖所示。最後,在鑽板下放入一個易燃的火絨或者枯樹葉,然後雙手用力鑽動,直到鑽出火來為止。

不帶走火種。在農村整理大院衛生時,會把地上腐爛的樹葉、秸稈、麥殼等等集中在一起燒掉。因為這些腐爛物潮溼不易一次性燃燒完全。

只要用乾柴火點燃後往最上層覆蓋其他的半溼狀態的可燃物,不可覆蓋太后,能讓它一直冒煙就行。

用很粗造的土製紙捲成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這時候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隱隱的燃燒,就象灰燼中的餘火 ,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

6樓:匿名使用者

老人抽水煙時,就用火捻子點菸;

很方便;吹一下就燃起明火,再吹又能滅明火;

7樓:268439751威威

火摺子裡面有乾草,乾草裡面有火苗,古代人一吹火摺子就著了,可以儲存大約1天

8樓:麻袋裝土豆

火鐮子、火石、火摺子是一套,火摺子是易於攜帶之簡便照明和取火用具。比較好的火摺子的紙製作方法是以白(紅)薯蔓浸水中泡濃,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蘆葦纓子再捶,晒乾,加硝、硫磺、松香,樟腦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而製成的。最後折成長扁筒或擰為繩,晚間燃之似無火放在竹筒裡,用時取出一晃即燃,很易燃。

但是一般的火摺子是用很粗糙的土製紙捲成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這時候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隱隱的燃燒,就象灰燼中的餘火 ,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需要點火時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復燃,不過吹是很有技巧的,需要突然、短促、有力送氣量要大。

原始人是怎樣儲存火種的

9樓:老墨說史

古人通過把火種放在燒製的陶器裡的方式儲存火種,這個陶器就叫爐或灶。具體形式或方法是,在灶坑對門道的後側底部掏一斜向下方的洞,有的在洞內直接儲存火種,有的在洞內建一夾砂罐,罐內儲存火種。

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銅或鐵製成的,外面加上一個箱形秀氣的籠罩,防止失火或掉進別的東西。

10樓:匿名使用者

專門有人負責看管火種,向火堆中新增燃料。

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人,是生活在大約170萬年前的中國元謀猿人。2023年,幾位年輕的地質工作者在雲南省北部元謀縣,發現了這種猿人的化石和他們燒剩下的大量的炭屑。原始人在使用火的時候,也逐漸學會了儲存火種。

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經具有管理火和儲存火種的能力。

人類製造火,大約是從舊石器時代中期開始的。在打製石器的時候,石頭相互撞擊,經常會發出火花。一次、兩次、千百次,也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偶然,有人用黃鐵礦或赤鐵礦打擊燧石,迸出的火花落在乾燥的樹葉堆上竟然點著了它。人們受到了啟發,找來同樣的石塊,一次又一次地試驗,終於學會了用撞擊法取火。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末期,人們又發現了摩擦取火,用兩塊木頭相互摩擦,發出火來。

這就使火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廣泛了。謝謝採納

11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人最初取火種是天火,也是就是雷擊樹木,發生了燃燒,這樣火就產生了.他們得的火種不易,所以要不斷的添可燃物,這樣就保護下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原始人不斷摸索出技巧,利用鑽木取火,這樣的火種就取之不盡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作為一個現代人知識卻是很平庸。將燒過樹木而留下的木碳(也就是火星)用少量的木屑與塵土將點燃卻沒有明火的木炭輕輕埋在洞穴內。 這樣要用火時可以去取 吹 並用木草點燃。

下雨時應該也不會被滅。如果滅了可沒有打火機 。最早的火是來自天然。

如旱天打雷引起的森林火災

13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原始人類是怎樣來儲存火種的,由於年代久遠,無從直接證明。然而,從民族學的資料來看,原始人類最古老的儲存火種的方法,主要是用“篝火方式”和“陰燃法”。我們可以想像,他們為了儲存火種和管理火種是煞費苦心的,也許他們就像近代非洲的俾格米人,南美洲的火地人,印度洋上安達曼島的安達曼人等一樣,常年升起篝火,不斷地往火堆裡投入木柴,使其繼續燃燒,保持火種不滅。

這種“篝火方式”,在我國古代稱為“傳薪”。語出《莊子

14樓:膠囊lt乭

火種最早來自於天然火

最早的時候人們為保留火種會挖一個洞,並不斷的丟入樹枝等可燃物,來保留火。這樣總要有人看護火,也需要人不斷的尋覓可以燃燒的東西。

而保留火的過程中,因燒烤地附近的土變質而受啟發,人類發明了陶器。從而製作了第一個火種器,這樣可以移動火種了。洛陽境內出土的2023年前人類貯存火種的火種器是首個被發現的火種器。

後來為了攜帶方便,又產生了火摺子。很粗造的土製紙捲成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這時候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隱隱的燃燒,就象灰燼中的餘火 ,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需要點火時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復燃

千里火同火刀火石或火摺子一般,是易於攜帶之簡便照明用具。製作方法乃以白薯蔓浸水田中泡濃,取出捶之勿拆,再泡再捶,晒乾,加硝五錢,璜兩,松香四錢,樟腦末一錢,擰為繩,晚間燃之似無火,一幌即亮。

以上是被動存放,下面是主動製造火種的方法。

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鑽木取火。相傳,遠古人民"茹毛飲血",還不知道取火進行熟食。

有一個叫燧人氏的人,見大鳥啄木出火(也有說看到森林自行**),認為木中藏火,於是"幾經攻治,幾番試驗",才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法子,人類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後世一直沿襲,曾經歷了數千年之久。這一古老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情況。

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大行。古代所鑽之木,一年之中,根據不同季節,還要隨時改變。《周禮·月令》規定:

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因為,古人認為:只有根據木的顏色,與四時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則不能得火。

也就是說,每逢換季之時,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當時仍行鑽木取火,但取消過了"更火"這一風俗,不實行改木。

到了唐代,鑽木取火之法,更加廣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詩》:"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青楓是楓木,用於春日取火。崔元翰詩:"操舟眾工立禁岸,溼櫓鑽火磨星紅。

"溼的木櫓也可出火,說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習俗。因此,每年冬天儲存下來的火焰熄滅了。

到了清明,又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大臣的寵愛。

金燧:金燧,即向太陽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

《周禮》載: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種用具。

它是用金屬製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置艾、絨之類,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

另外,《考工記》記載了用金錫為鏡,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見,我國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學原理取火的技術了。

取了漢代,仍用金燧取火。當時也叫陽燧。即用銅鏡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燒。

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段詳細的記載:用凹面銅鏡放在太陽下,其光都聚向內。

在離鏡一二寸處,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觸物即著火。實際上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鏡。如果我們拿這玻璃鏡,向著太陽,鏡也會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頃刻間即可得火。

古代沒有玻璃,故用金鏡。現代的太陽灶就是從這一道理髮展而來的。過去古人出門,身邊都帶著燧。

因為那時的燧為尖頂杯,體積很小,都佩帶腰間以備用。但以陽燧取火,有個不足之處,就是天陰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內佩木燧"。

這樣,有太陽就以金燧取火,沒有太陽則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

潘岳詩:"煩如敲石火"。劉勰在《新論·惜時》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猶如"石火"。

到唐時,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詩:"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

白居易詩:"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在放著"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火絨,是艾或紙,加以硝水製成,揉之使軟,極易**。"取燈",北方叫"發燭",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塗硫磺於首,遇火即燃,用以發火。

在南方,發燭則用松木或杉木製成。高士奇《天祿識餘》中記載:"杭人刻松木為小片,其薄似紙,溶硫磺塗木片頭,作為接火之用。

"宋時,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的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菸者不可離身之物。

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