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裡面都有什麼部門和太監是如何分級的

時間 2021-05-02 09:14:00

1樓:離溫景

一、部門

內務府主要機構有「七司三院」。

1、廣儲司

廣儲司,設總辦郎中、郎中、主事、委署主事、筆帖式、書吏,掌內府庫藏,領銀、皮、瓷、緞、衣、茶六庫。

2、都虞司

都虞司,設郎中、主事、委署主事、筆帖式、書吏,掌內務府武職官銓選及畋魚之事。

3、掌禮司

掌禮司,設郎中、員外郎、主事、贊禮郎、司俎官、司祝、司香、司碓、筆帖式、書吏、掌內廷禮樂及考核太監品級。

4、會計司

會計司,設郎中、員外郎、六主、委署主事、筆帖式、書吏,掌內務府出納及莊園地畝之事。先用宮女、太監,亦由該司管理。

5、營造司

營造司,設員同掌儀司,掌宮廷修繕工程。

6、慶豐司

慶豐司,設員同掌儀司,掌牛羊畜牧之事。

7、慎刑司

慎邢司,設員同掌儀司,掌審讞上三旗刑獄案件。

9、上駟院

上駟院,設兼管大臣、卿、堂主事、筆帖式、下分左右二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委署主事,掌御用馬匹。

10、武備院

武備院,設兼管大臣、卿、郎中、主事、委署主事、筆帖式、書吏,掌製造器械。

11、奉宸院

奉宸院,設總理大臣、卿、郎中、員外郎、主事、良署主事、苑丞、苑副、委署苑副、筆帖式、書吏,掌景山、三海、南苑等處的管理、修繕。天壇齋宮,亦由奉宸院管理。

內務府是清朝獨有的機構,職官多達三千人,比事務最繁的戶部人數多十倍以上,可以說是清朝規模最大的機關。內務府主要職能是管理皇家事務,諸如皇家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等,還把持鹽政、分收榷關、收受貢品。

二、太監制度

清朝太監的等級極其嚴格,清朝宮廷內設有管理太監的機構稱「敬事房」,又謂「宮殿監辦事處」。

規定在【督領侍】下面,有【大總管】、【副總管】、【帶班首領】、【御前太監】、【殿上太監】、【一般太監】和下層打掃處【小太監】之分。

發展至清代末期,太監等級更加複雜。

在宮殿監中,就有【總管】、【首領】、【掌案】、【回事】和【小太監】之分;在各處所中又有首領、大**、**、帶班、陳人、徒弟之別等等。

2樓:姬覓晴

清宮部門:

1)如意館(為皇帝妃嬪繪畫的機構,位置在北五所的第一所)

2)壽藥房(管理皇宮藥材的機構,御醫入後宮治病得由御藥房太監帶領,位置在北五所的第二所)

3)敬事房(管理宮內事務及禮節的機構、是皇宮內十分重要的機構,皇帝的房事也歸敬事房負責記載管理,位置在北五所的第三所)

4)四執庫(專門存放皇帝的的各類服飾、用品等御用物品的機構,位置在北五所的第四所)

5)古董房(專門管理存放收藏古董的機構,位置在北五所的第五所)

6)御膳房(專門負責後宮飲食的機構,主要是在景運門外的外御膳房和養心殿南側的內御膳房,此外慈寧宮等也有自己的御膳房)

7)太醫院(為皇帝后妃等探診治病的機構,位置在上駟院北,南三所東的院落)

8)辛者庫(負責紫禁城內庭院、道路掃除,各處衣物洗滌等重活,在辛者庫工作的一般都是包衣管領下人或是八旗罪籍,具體位置不詳)

此外還有茶庫(管理存放各種茶葉的機構,在延禧宮東邊院落),緞庫(管理存放各種綢緞衣料的機構,在延禧宮東邊院落),燈籠庫,南果房等等機構。

太監等級:

1)總管太監:四品

2)副統管太監:六品

3)首領太監:八品使監,也有無品級者

4)筆貼式太監:八品侍監,此品級太監只有敬事房才有。

5)太監:從事掃除、守護之役者,無品級,人數不定。

各處所的等級首領、大**、**、帶班、陳人、徒弟之別

擴充套件資料

康熙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頭一次規定太監品級的事情,這也規範了太監的等級制度,規定了太監的最高品級為五品,到了雍正的時候,品級上公升了乙個等級,到了晚清末年,才出現

二、三品的太監。

為什麼太監只有在清朝快滅亡的時候,才猖狂起來呢?那是因為清朝有乙個機構,稱作敬事房,它是設立起來專門管理太監的機構,它的作用就好像是現在的監督機構一般。有著這樣的機構,太監想要猖狂起來都難,更何況清朝本就**,使太監的等級制度不斷地加強。

據說到後來,太監的品級分到20等,規範的極其到位。

我們所知道的只不過是三種,把太監分為總管、首領、普通三種等級,這是從事實上來說;但從官品來看的話,看是否有頂戴官帽;從差事上來說,分為上差和下差。

根據晚清的史料記載光緒年間就有2千個左右的太監,但其中的總管只有16個人,首領也不過是百來號人,可見當是絕大多數的太監還只不過是普通太監,他們是最底層的人物,做盡任何辛勞事,卻得不到任何人的認可。

有著不同的等級,那就意味著眾多太監都有著自己的待遇,這也是區分太監等級的物質顯示。普通太監的收入甚至遠遠低於宮外王府中的奴隸,俸祿的低下,卻還是有這麼多人進宮當太監,是想要巧得貴人指點,還是侍奉君王左右,改變自己本身的社會地位呢。

3樓:澤蘭蕙草

1、清宮內的部門:

如意館(為皇帝妃嬪繪畫的機構,位置在北五所的第一所)

壽藥房(管理皇宮藥材的機構,御醫入後宮治病得由御藥房太監帶領,位置在北五所的第二所)

敬事房(管理宮內事務及禮節的機構、是皇宮內十分重要的機構,皇帝的房事也歸敬事房負責記載管理,位置在北五所的第三所)

四執庫(專門存放皇帝的的各類服飾、用品等御用物品的機構,位置在北五所的第四所)

古董房(專門管理存放收藏古董的機構,位置在北五所的第五所)

御膳房(專門負責後宮飲食的機構,主要是在景運門外的外御膳房和養心殿南側的內御膳房,此外慈寧宮等也有自己的御膳房)

太醫院(為皇帝后妃等探診治病的機構,位置在上駟院北,南三所東的院落)

辛者庫(負責紫禁城內庭院、道路掃除,各處衣物洗滌等重活,在辛者庫工作的一般都是包衣管領下人或是八旗罪籍,具體位置不詳)

此外還有茶庫(管理存放各種茶葉的機構,在延禧宮東邊院落),緞庫(管理存放各種綢緞衣料的機構,在延禧宮東邊院落),燈籠庫,南果房等等機構。

宮女的數量:

太后(12位宮女)

皇后(10位宮女)

皇貴妃(8位宮女)

貴妃(8位宮女)

妃(6位宮女)

嬪(6位宮女)

貴人(4位宮女)

常在(2位宮女)

答應(2位宮女)

妃嬪身邊太監的人數:嬪以下的低階嬪妃一般沒有太監服侍,嬪位及以上的后妃太監的人數一般同宮女相同。

清宮太監等級:

宮殿監裡的等級

總管太監:四品,但李蓮英做到了二品花翎總管,是清史上官位最高的太監

副統管太監:六品

首領太監:八品使監,也有無品級者

筆貼式太監:八品侍監,此品級太監只有敬事房才有。

太監:從事掃除、守護之役者,無品級,人數不定。

各處所的等級

首領、大**、**、帶班、陳人、徒弟之別

皇宮中有哪些部門?都負責什麼?

4樓:磐龍纏爐

皇朝的設定都非常複雜,而且每朝不同,以下我將以最近資料最全的清朝做列:

清朝**官制

舊官制中的機構:

中樞部:內閣 | 軍機處 | 六部(吏部 ·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佐理部:都察院 | 大理寺 | 理藩院 | 翰林院 | 通政司 | 國子監 | 欽天監

帝室部:宗人府 | 內務府 | 詹事府 | 太常寺 | 光祿寺 | 太僕寺 | 鴻臚寺 | 太醫院

新官制(2023年)

內閣及各部:內閣 | 外務部 | 吏部 | 民政部 | 度支部 | 學部 | 陸軍部 | 海軍部 | 法部 | 農工商部 | 郵傳部 | 理藩部

其他機構:弼德院 | 法制院 | 典禮院 | 資政院 | 翰林院 | 大理院 | 軍諮府 | 鹽政院 | 宗人府 | 內務府 | 欽天監 | 太醫院

可以看出就算乙個清朝變化都很大,所以要歸納各個朝代非常複雜,如果您有需要知道某個朝代的可以開新問題問我。

因為你問的是皇宮中的部門,所以我猜測你要知道的是帝室部的各部門負責的事。

宗人府:

宗人府是中國明清時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務的機構。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按時撰寫帝王族譜,記錄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號、世襲爵位、生死時間、婚嫁、諡號安葬的事。凡是宗室陳述請求,替他們向皇帝報告,引進賢才能人,記錄罪責過失之機構。

內務府:

內務府根源於滿族早期社會的包衣組織。包衣是「家僕」的滿語音譯,八旗制度產生時,包衣作為八旗成員的一部分而被編入包衣牛彔。隨著滿族社會的發展和清王朝封建君主制的確立,皇屬包衣牛彔的職責和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向具有宮廷服務性質的機構——內府轉化,這就是內務府的雛形。

清入關後,由於清宮服務範圍的擴大和歷代封建王朝宦官制度的影響,內務府一度被宦官機構——十三衙門取代。內務府衙門分內務府堂及所屬七司、三院等50多個部門,總稱總管內務府衙門,其最**員為總管內務府大臣,特任,無定額。內務府總管為內務府之主官,品等為正二品,通常為宦官擔任,下設如會計等七個司,功能職務為管理出納,財務收支,祭祀禮儀等。

內務府設七司:

廣儲司(下設六庫、七作、二房) 六庫:銀庫、皮庫、瓷庫、緞庫、衣庫、茶庫;七作:銀作、銅作、染作、衣作、繡作、花作、皮作;二房:帽房、針線房

都虞司(下設東檔房、西檔房等辦事機構)

掌儀司(下設果房、神房、中和樂處、僧錄司、道錄司、東檔房、西檔房、本房等辦事機構)

會計司營造司(下設七庫、三作) 七庫:木庫、鐵庫、房庫、器庫、薪庫、炭庫、圓明園薪炭庫;三作:鐵作、漆作、花炮作

慶豐司慎刑司

另設三院

上駟院武備院:下設北鞍庫、南鞍庫、甲庫、氈庫

奉宸苑內務府屬其他機構

三織造處:江寧織造、蘇州織造、杭州織造

織染局綺華館

打牲烏拉處

詹事府:

詹事府,是唐代到清代的官署之一,主要負責東宮事務。

順治元年(2023年)沿明制置詹事府,僅設少詹事一員,以安置降臣,清首任翰林院掌院學士胡世安即曾任此職[1]。因無職掌,故於同年十一月裁撤,併入內三院。

順治九年(2023年)復置詹事府,設詹事一員,少詹事一員,主簿一員,錄事二員,通事舍人二員。置左右春坊,設庶子各一員,諭德各一員,中允各二員,讚善各二員。置司經局,設洗馬一員,正字二員。

此次復詹事府未設滿缺,俱以內三院漢官兼之,另外專設滿洲詹事一員以掌府事,司其印信[2]。因其時並未立儲,故詹事府「未有職掌」,形同虛設,因而於順治十五年覆被裁撤,**另行補用。

康熙十四年(2023年)十二月丁卯,立胤礽為皇太子,即復詹事府。公升內閣侍讀學士孔郭岱、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廷敬,並為詹事府詹事[3]。仿其他**機構,設滿、漢復職,其具體設官情況如下。

詹事滿、漢各一員(均正三品);滿、漢少詹事各二員(均正四品);滿、漢主簿各一員,滿錄事二員,漢錄事三員;滿、漢正字各二員。置左右春坊,設滿、漢庶子各一員,滿、漢諭德各二員,並設滿洲筆帖式十員(清書、漢書各五員)[4]。此後詹事府設官情況多有調整。

此次詹事府之設,除滿、漢復職這一點純屬清代特色外,其職掌基本上與明代同。胤礽被廢后,其作為東宮僚屬之職能消失。

詹事府作為東宮僚屬之職能消失後,仍與翰林院一起行使某些其他職能。具體職掌如下。詹事、少詹事可參加朝會侍班,「恭遇公升殿,滿漢詹事、少詹事,皆在殿上,序於翰林院掌院學士之次」。

九卿、翰詹科道集議,詹事、少詹事均可參加。詹事坐於大理寺卿之次,少詹事坐於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之次。凡纂修《實錄》、《聖訓》,詹事、少詹事等官例得派充副總裁官;纂修其他書史,少詹事及坊、局官皆得選充纂修官。

此外,尚有某些職掌可與翰林院互兼,如經筵講官、日講官,尚書房侍直、殿試充讀卷官等

太常寺:

太常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宗廟祭祀的機構。

清初便設定有太常寺,隸屬於禮部,順治十六年(2023年)原由禮部掌管的祭祀事宜改由太常寺負責。之後康熙二年(2023年)時寺事又歸禮部,康熙十年(2023年)時又改回來。

雍正元年(2023年),特簡大臣綜理寺事,後來到了乾隆十四年,規定禮部滿尚書兼管太常職銜,永為成式。

光緒二十四年(2023年)太常寺裁併禮部,不久又恢復,但到了光緒三十二年(2023年)時又再次裁併。

光祿寺:

光祿寺是中國古代掌理膳食的官署。 光祿寺原稱為光祿勛,由漢朝郎中令演變而來,統屬宮廷宿衛及侍從等。至魏、晉僅存其名,北齊則易名為光祿寺,職責亦變為掌理皇室膳食。

自此各代均保留此制,僅遼時曾易名為崇祿寺,金則職屬宣徽院。

清朝另有內務府掌責,光祿寺成為外廷職司,為管理祭祀食品的官署。

太僕寺太僕寺,中國古代朝廷的**機構之一,在清朝,主要從事牧馬政令,皇帝出巡,扈從車馬雜物皆為總管。其中,置卿、少卿、員外郎等官職。2023年代,清朝滅亡後,該機構廢除。

鴻臚寺:

鴻臚寺,中國古代官署名。漢改秦代典客為大行令,漢武帝時又改名大鴻臚。鴻臚,本為大聲傳贊,引導儀節之意。

大鴻臚主外賓之事。至北齊,置鴻臚寺,後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設,明清復置,主官為鴻臚寺卿。

主要掌朝會儀節等

太醫院:

太醫院,中國古代官署名。

秦漢以後設太醫令,為掌管醫療;隋唐設太醫署;宋設醫官院;金代改稱太醫院,長官為提點;明清相沿,長官稱為院使,其下轄御醫、吏目、醫士等數十人,分為大方脈、小方脈、傷寒、婦人、針灸、口齒等科,主要為宮廷服務,並需分班處理緊急醫痛,是為宮直,清代又於其中設教習廳,以培養宮廷醫務人員;2023年代,清朝滅亡後,該機構廢除。

另外,我覺得您說的宮中部門應該也算進了太監的部門:

十三衙門,由清朝宦官吳良輔建議設立的機構,於清順治十一年(2023年)設立。

十三衙門乃仿明朝體例內官廿四衙門而設。其下即:司禮監、御用監、御馬監、內官監(宣徽院)、尚衣監、尚膳監、尚寶監(尚寶司)、司設監、尚方監(尚方院)、惜薪司、鐘鼓司(禮儀監、禮儀院)、兵杖局、織染局(經局)。

這些太監的部門不就不一一介紹了,因為從名字就能知道他們的職司了

古代皇宮裡的人等級都有哪些

中國后妃的體制發始於周,形成於秦,自漢 唐 宋 元 明 清以降 歷代多有增損,但大體仍不離周制。夏殷以前,中國后妃制度比較簡略,文字記述也很模糊,大率將天子的配偶統稱為妃。如皇帝有四妃 帝嚳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稱為次妃。周代的后妃制規定王者立后 三夫人 九嬪 二十七世婦 八十一御妻。所謂後,在...

故宮裡面都有些什麼,故宮裡都有哪些景點?

國家文物和故宮工作人員 故宮裡都有哪些景點?西路 1武英殿建築群 作書畫館,展覽換陳期間不開放 故宮裡面有什麼 不清楚。北京故宮是中抄國明清兩代bai的皇家宮殿,舊稱du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zhi是中國古代宮廷dao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

古代皇宮裡賜宴時吃飯有什麼講究,古代皇帝請別人吃飯都在什麼地方吃的

在皇權高度集中的統治下,各種維護封建統治的典章禮儀制度嚴謹完備。清代宮廷筵禮儀理所當然地突出皇帝的尊嚴,帶有濃重的封建色彩。清代初年,宴無定製。后妃 皇子 親王 郡王及文武廷臣一經皇帝 欽定 即可入宴。康熙年間,清代宮廷增設專門管理飲膳的機構和人員,不僅對皇帝飲膳 筵宴設立專檔,還將重要的筵宴定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