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冬天湖水是上層的水結冰而不是下層的水

時間 2021-06-15 06:41:49

1樓:卞博耘

密度所導致的問題

冬天,氣溫不斷降低,由於熱傳遞,河面溫度和外界溫度保持一致,又因水的流動而形成對流,從而始水內部的溫度也保持一致.單溫度下降到4度以下時,河面溫度也隨著下降,但由於水的反膨脹,密度也變小,不再往下沉,讓內部的水上來,也就無法形成對流,隨意河內部的水依然可保持4度,河面不斷降溫,直到0度,開始結冰,又繼續降溫,冰上表面的溫度與外界一致,但由於冰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冰的下表面依然保持0度.冰面下的水不結冰,依然流動,越往上溫度越低。

水結冰是由於空氣的溫度低達到水的凝固點,所以與空氣接觸的上層水首先結冰

水結冰時要放熱(凝固放熱)這樣使下層的水不容易結冰,但若空氣的溫度繼續降低,會使結成的冰的溫度下降,這樣距離冰近的水就繼續結冰,所以空氣的溫度是影響冰層厚度的原因

2樓:

水的比熱容比空氣大,冬天空氣降溫快,接觸空氣的水面相比深層水降溫快,所以先結冰,水面冰層同時起到了隔熱保溫的作用,使深層水不易結冰。

一般來說水面上層溫度變化很快,水溫隨深度降低,到了深層水溫就幾乎沒什麼變化了。我們設接觸空氣的水面為a層,略深一些的為b層,一般a層水溫高於b層,那麼冬天的時候,空氣降溫太快,使a層降溫幅度很大,甚至比b層還低,形成了逆溫層。但是如果水深足夠深,深水的溫度還是比水面要低。

同理可以明白為什麼冬天岸邊的水面先結冰,因為水的比熱容比陸地要大。

3樓:

4攝氏度時水密度最大,所以上面比下面冷

冬天池塘裡的水為什麼只有表面結冰,下面不結冰?真正懂的來

4樓:紅顏似雪傾城醉

水在4℃密度最大,水降溫體積會變大,密度就會變小。水結冰是0℃。所以冰在上面

5樓:熱情的

我覺得,問題在於復,我們平時所制說的溫度是指空氣溫度.當空氣溫度達到0度以下時,如果有降水,就會下雪,但是我們可能會發現,落下的雪很快就會溶化,因為這時候地表溫度還高於零度.

這是因為在嚴冬的時候,地面空氣的溫度雖然達到了零下,但是地表的溫度有時候還高於零度,地下越深的地方溫度就越高;再加上池塘的表面冰封之後,又減少了空氣的對流,阻止了池塘底層溫度的進一步降低.

冬天的湖水(上層結冰),是不是溫度最高只有4℃呢?

6樓:上等福爾牌摩絲

你好,是的,讓我來解釋一下吧

我們知道,水具有反常膨脹的特性,4°c的水密度最大,它是在湖的底部,上部的水由於冬天的冷風降溫,溫度都在0-4°c之間。這些水溫度大的密度就變大,沉底。如果底部出現了5°c的水,它密度小會上浮,由於冷的0-4度水的冷卻,密度又變大,變為0-4°。

所以,無論底部的水怎麼變熱,在經過迴圈遇冷後又沉底變回四度。所以溫度最高就只有四度了。

如果你認為我說的對,請務必給分

在寒冷的冬天,為什麼水面結冰而水下不結冰呢?

7樓:lee羅亞輝

因為水是熱

bai的不良導體,所du以水結冰往往從zhi表面開始。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dao。冬天,版四攝氏度的水算是和權

碎粒的高了泥水了,而它們必然會“沉”入河底,這樣讓相對溫度較高的這些水無法上浮受冷放熱,所以這部分熱量就得以儲存,下面就不易結冰了。

若是常年處於低溫冷凍的環境中,水下也是會結冰的,冰原的厚度取決於低溫作用的時間。另外水流的含氧程度也跟水下結冰有一定的關係,雖然水中的氧氣含量取決於水源的流動情況,但是水源本身不產生氧氣,含氧主要**來自於氧氣與水的相溶性,所以河面結冰面積很大的情況下,水下也是會缺氧的。

擴充套件資料

結冰過程

一定壓強下,液態的晶體物質溫度略微低於熔點時,微粒便規則地排列成為穩定的結構,由液體變為固體。

是物質從液相變為固相的相變過程。液態晶體物質在凝固過程中放出熱量(稱為凝固熱,其數值等於熔化熱),在凝固過程中其溫度保持不變,直至液體全部變為晶體為止。

8樓:匿名使用者

水的反膨脹特性抄.4度時水的襲密度最大,沉在水底.繼續降

溫的話,水的體積會增大,密度減小並上升至冰面開始結冰.所以只要冰下面還有水,水的溫度就是4度.當然這是淡水,海水不一樣,含鹽量越高凝固點越低.所以海水0度也不會結冰.

9樓:匿名使用者

冰的密度bai比同溫度的水小,所du

以浮在上面,由zhi

於水的比熱dao大,傳熱慢,熱量不容版易傳到水裡,而4攝氏權度的水 密度最大,從零度的冰傳到零度的水再到4度的水,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除非 連續很長時間低溫,冰下面還是水

10樓:匿名使用者

水下的溫度比水面高當深度較深是一般水下溫度為4度

1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壓力越大,熔點越低

所以就不結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