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歷史發明紙的人是誰,紙是誰發明的

時間 2021-10-15 13:31:06

1樓:釋影絕墳

目前認定的是蔡倫 但有考古發現證明在西漢就有紙了

多年以來,中國使用的教科書告訴人們,東漢時期蔡倫開始造紙。而二十世紀以來幾項考古發現表明,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紙”,這兩種觀點引起了學術界40多年的爭論。日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紙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紙。

“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根據**於《後漢書》。由於《後漢書》作者對這一事件的紀錄非常明確,且《後漢書》在當時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地位,所以在沒有其他歷史文獻為證的情況下,後人認定,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2023年,陝西出土了西漢晚期的灞橋紙,2023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關紙,2023年,陝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窯藏出土了中顏紙,這些考古發現使學術界對蔡倫造紙的觀點提出了異議。一派專家認為,經過考證,這些紙的年代都比東漢早,因此可以說,在蔡倫之前中國就有紙,蔡倫不應是造紙術的發明人。另一派專家則對出土這些紙的古墓或遺址的年代以及出土的是不是真正的紙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雖然在西漢時期中國已造出了植物纖維紙,但紙質地較粗糙,結構也比較鬆散,造紙技術處於初級階段,而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紙的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為今天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紙。

因此,部分專家指出,蔡倫對紙向中國、向世界的推廣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紙的人,也可以算作“造紙術”的發明人。

2023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再次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與以往考古發現不同的是,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而軟,上面還有用細墨線繪製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生日”是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300多年。所以,這張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馬灘紙,當時成為中國在西漢早期就有優秀紙張的惟一物證。

近日,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發現,甘肅省考古所研究員何雙全告訴記者,該遺址出土了200多片紙文書殘片和麻紙,成為目前中國考古發掘中發現古紙最多的地方。根據同時出土的簡牘和地層分析,這些古紙的年代從西漢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東漢初到西晉都有。古紙的顏色和質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黃色厚等8種。

從殘留在紙面上的殘渣看,這些古紙主要用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製作,用於書寫檔案、信件及包裹物品。何雙全說,此次敦煌出土古紙的數量之大、品種之繁多、時代跨度之久,在中國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這些古紙的發現不但有力地印證了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人,也為中國研究紙的歷史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證。

2樓:無極小屁孩

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藤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豔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五代製紙業仍繼續向前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此紙"滑如春水,細密如蠶繭,堅韌勝蜀箋,明快比剡楮"。

元代造紙業凋零,只在江南還勉強保持昔日的景象。到了明代,造紙業才又興旺發達起來,主要名品是宣紙,竹紙,宣德紙,松江潭箋。清代宣紙製造工藝進一步改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紙。蔡倫

3樓:痕痕

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簡)和竹片(又稱牘)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

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讚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蔡倫對我國乃至人類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並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今天,我們是無法用數量來衡量紙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人類對紙的使用將會延續到何年,更是難以**。因此,蔡倫(還有四大發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發明者畢昇)理應在為中國和人類歷史程序帶來巨大影響的人物名單裡佔據首席或近乎於首席的位置。

4樓:

紙的發明應該廣大的勞動者集中智慧的結晶,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並不斷得到改進,現在很難說出具體是誰發明了造紙術。

5樓:

發明人的具體姓名沒有記載,因為當時剛發明出來,質量不好,沒有受到重視。到了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在實際中得到應用,才得到重視,才被記載下來。

6樓:匿名使用者

紙到底是誰造出來的誰也不知道。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在西漢之前就有紙了 ,紙的歷史可以追到春秋時期

7樓:灰色天空

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一起發明的,後來經蔡倫改造

8樓:無敵射手

目前認為是東漢蔡倫,其實西漢以前就有紙了,蔡倫只不過改進了造紙術

9樓:浪蔓部落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10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時 發明,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

紙是誰發明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今中外,公認為東漢初期的宦官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

據范曄的《後漢書》記載,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蔡倫造紙使用的原材料是樹皮、麻頭、舊布、漁網等**低廉的物料,這樣造出的紙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廣應用。但是,在也有一些文獻記載了蔡倫之前就有紙張使用的例證。

例如,在班固的《漢書》中,就記載了公元前2世紀用紙包藥事例。特別是本世紀以來在甘肅天水放馬灘、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和敦煌甜水井漢懸泉郵驛遺址出土的西漢紙,以現存實物證實了遠在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西漢就已出現了紙張的使用。這大約比蔡倫發明造紙術要提前170年左右。

擴充套件資料

造紙術的傳播

中國造紙術最早是在漢字文化圈內傳播。朝鮮半島造紙是在魏晉南北朝之際,生產的主要是麻紙,後來才有楮皮紙和桑皮紙。現存最早的紙寫本是韓國湖巖博物館館藏754年新羅的楮皮紙寫本《華嚴經》。

朝鮮造有皮紙,其特點是紙質較厚重、強韌而又潔白。

明屠隆在《考槃餘事》中談到高麗紙時說:“以綿繭造成,色白如綾,堅韌如帛,用以書寫,發墨可愛,此中國所無,亦奇品也。”朝鮮制皮紙時,基本上沿用中國技術,但工具和技法略有不同。

中國紙與書卷早在2世紀便已傳到越南。在漢末、魏晉時期,越南北部地區已能造紙。據德國漢學家夏德研究,當時大秦不會自行造紙,所獻紙為其在越南所採購,沉香、皮紙充作本國物品向中國朝廷作為進貢禮物”。

越南南方的紙是由北方輸入。

宋元以後,南方也可以造紙。陳朝藝宗紹慶元年(2023年),曾派遣使臣將所產紙扇送給明太祖朱元璋。清雍正年間,越南曾回贈清帝金龍黃紙二百張。

晚期越南版書籍多以竹紙印刷,而此紙也與中國紙類似。

人民網-中國造紙術的發明及傳播

12樓:瞿元緯汗振

紙在文房四寶中,較之筆、墨、硯晚出。古今中外,公認為東漢初期的宦官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

據范曄的《後漢書》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

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

這是歷史文獻中最早的關於造紙術的記載。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蔡倫造紙使用的原材料是樹皮、麻頭、舊布、漁網等**低廉的物料,這樣造出的紙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廣應用。

但是,在也有一些文獻記載了蔡倫之前就有紙張使用的例證。例如,在班固的《漢書》中,就記載了公元前12前用紙包藥事例。特別是本世紀以來在甘肅天水放馬灘、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和敦煌甜水井漢懸泉郵驛遺址出土的西漢紙,以現存實物證實了遠在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西漢就已出現了紙張的使用。

這大約比蔡倫發明造紙術要提前170年左右。

從以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早在西漢時期就發明了紙張,當時的紙張質量較差,不能用於書寫,到了西漢後期,紙張的質量才有提高。而蔡倫正是在此造紙術的基礎上,對原材料、工藝進行了改進,製造出了質量很高的紙,特別是蔡倫擴大了造紙的原料,而且為以後廣用各種植物纖維造紙提供了條件。

13樓:饒昕楚經

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瞭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

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

蔡倫“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

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

”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在史籍裡,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

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壏帝。漢武帝大怒。

此事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后傳》記載:漢武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藥和一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

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即“薄小紙也”(後來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於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一年。

大至情況就是這樣,具體是誰發明的這個也無從考證。所以各專家與學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學者還認為,灞橋紙是不是西漢的產品,也值得進一步考證。

他們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時代未能確切查明以前,很難對古紙的生產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學判斷。何況該墓葬有擾土層,曾受外來干擾,不能排除後代人夾帶進來的可能性;同是漢墓的長馬王堆,若無其事那樣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豐富,但除了千百根簡策和絲織古紙帛畫,並無一片麻紙。有的研究者還從出土的灞橋紙上辨認出上面留有與正楷體相仿的字跡,酷似新疆出土的東晉寫本《三國志·孫權傳》上的字型,據此認為灞橋紙可能是晉代的產品。

所以這個問題我只能這樣來回答了……

望採納,多謝……

是誰發明的紙,紙是誰發明的?

東波釣徒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 磚頭 樹葉 樹皮 蠟板 銅 鉛 麻布和獸皮 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 羊 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 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 又稱牘 和竹片 又稱簡...

誰知道紙是誰發明的,紙是誰發明的?

其實在蔡倫之前的西漢已經有紙的出現,但是那時的紙和現在的不同,而且製造比較麻煩。而蔡倫實際上只是改進原來的造紙術。他加入了 破布啊 爛繩子 漁網 之類的東西 又便宜 造出來的紙也好 於是以後人們就這樣造紙了,並且稱它為 蔡侯紙 是西漢的老百姓 西漢的蔡倫只是完善了紙張的製作工藝,發明了更合適的材料 ...

紙是怎麼發明的,紙到底是怎麼發明的?

貪吃的小林 三下三單元10 紙的發明 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 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遠古以來,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 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