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格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翻譯是什麼?

時間 2025-07-21 06:50:24

1樓:娛樂暢聊人生

原文是: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白話文翻譯: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 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後才能修養身心;身心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磨基才能天下太平。上自一國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養性為根本。

這句話出自古籍《禮記·大學。

2樓:知識高能小能手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

這裡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學》的 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

所謂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它既是 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縱覽四態搏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的。

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你就等於抓住了 一把開啟儒學大門的鑰匙。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乙個腳印,你就 會登堂入室,領略懦學經典的奧義。

就這裡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早大括「內修」和「外治」兩 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 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帆睜祥的「修身」一 環,則是連結「年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 「內修」專案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的翻譯是什麼?

3樓:小贇聊娛樂

物格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翻譯是獲得知識後滑賀,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

完整句子是物信亂派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解釋: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志才能端正;心志陪雀端正後才能修養身心;身心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天下太平。

物格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大學》。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從長沙開福區高嶺村至長沙市城市固體廢氣物處有多遠

線路一 駕車路線 全程約28.4公里 起點 高嶺村 1.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行駛80公尺,左前方轉彎2.行駛90公尺,右轉進入楚家湖路 3.沿楚家湖路行駛320公尺,右前方轉彎 4.行駛310公尺,右轉進入北二環 5.沿北二環行駛1.9公里,朝g0401 繞城高速 湘陰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6.沿...

水至清,心至善,人至誠什麼意思,厚德載物,至誠至善 什麼意思

至,就是最,非常的意思,就是表達水非常清,心非常善良,人非常真誠 誠實。古語中會用這 至 來表達到了極致的意思 厚德載物,至誠至善.什麼意思? 承彭越 一 厚德載物 解釋 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出自 周易 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譯文 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語法 聯合式 作謂語 定語 指厚德...

初一至初二生物考點?初中生物考點。

初中生物考點。初一上。第一單元。第課時 生物與環境。第課時 生態系統與生物圈。第課時 顯微鏡的構造與使用。第課時 細胞的結構與生活。第課時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二單元。第課時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第課時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課時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迴圈。第課時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課時 綠色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