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 向上排空法:製取的氣體的密度要大於空氣密度 ;在收集時,導管要伸入集氣瓶瓶底,使氣體在瓶底聚集,然後慢慢向上堆積,將空氣完全排除;也不要搖晃集氣瓶,以防氣體寬蔽滲溢散。
2. 排水集氣法: 能溶於水的慎脊不能這樣收集,如:
二氧化碳 等 排水集氣法相對於排空氣法並肆收集氣體有純度高、收集充分、不用驗滿、等的優點,但是可收集的範圍就比排空氣法較少,畢竟有些氣體易溶於水。 希望這些資料會對你有用吧~
2樓:匿名使用者
向上排空法 需要製取的氣體的密度兆裂大於空氣密洞猜辯度 在收集過程中 不要搖晃集氣瓶排水集氣法 溶於水的不能這樣收納缺集。
3樓:匿名使用者
都少說一點,生成氣體不能和水或空氣反應。其他都正確~~~謝謝~~~
4樓:還是那個名盜
向上排空氣法森肆掘:所製取的氣體密度比空氣要輕,集氣瓶口朝上,導管伸入集氣瓶底部,至於氣體需不需要有顏色,我記不清了。
排水集氣法:所製取氣體不溶於水雹山,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集氣瓶開始要充滿水,倒立並浸沒在水中,導管伸入集此核氣瓶底部,進行集氣。
排水集氣法的問題(化學)
5樓:永令羽
1,排水集氣時,氣體的壓強把水往下壓,但也要用手慢慢往上提瓶子,因為氣體壓強不夠大。
2,集氣瓶沒下水之前蓋上玻璃片,是為了使瓶中的水不跑掉,如果不蓋就將裝滿水的瓶子倒置水槽,有一些水就會跑掉,瓶中會有空氣,收集的氣體不純。
這是我做實驗的來的,第二個問題你也做一下實驗九知道了。
6樓:鍋爐湯
氣體的壓強把水壓出。
防止少量氣體溢位。
7樓:世間萌神第一人
氣體密度小於水,故而在水中由於密度差而向上走,佔據收集瓶中水的體積,因而將水排開。
8樓:網友
首先收集的氣體要不溶於水 進入收集瓶的氣體因為不溶於水 所以就把水擠開 被擠開的空間裡就是被收集的氣體。
蓋上玻璃片是集氣瓶置於空氣環境中而言的吧 防止被收集的氣體逸出 浸入水後應該就不用了 !!
9樓:屋裡看草
水為什麼能被排出?--是因為氣體的密度比較小。
為什麼要在集氣瓶上蓋上玻璃片---是因為蓋上可以保證瓶中沒有空氣使得後來收集的氣體比較純淨。
集氣瓶浸入水槽後,蓋子是不蓋的等到收集完了再蓋上取出。
10樓:淺唱刪除
因為 用排水集氣發 收集的氣體 都是 難溶於水的氣體。
由於氣體難溶於水或不溶於水 導致壓強將水排出。
排水集氣法 簡單的化學問題
11樓:網友
a.硝酸濃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濃硝酸與銅生成二氧化氮,反應的物質的量比是2:
1,稀硝酸與銅生成一氧化氮,反應的物質的量比是3:2,所以與相同質量的銅反應,濃硝酸消耗的酸較多。
b.硝酸的濃度不同,生成硝酸銅的物質的量也不相同:只要反應掉的銅相等,生成的硝酸銅的量也相同,因為硝酸足量,銅完全轉化為硝酸銅。
c.硝酸濃度越大,生成的氣體越少:濃硝酸反應,銅與二氧化氮的物質的量比是1:
2,排水法收集三分子二氧化氮變成一分子一氧化氮(排水法不與氧氣接觸),所以銅與一氧化氮的物質的量比是3:2;稀硝酸反應,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銅與一氧化氮的物質的量比是3:2(在無氧氣的條件下一氧化氮不與水發生反應)。
所以生成的氣體的量應該是相同的。
d.兩者用排水法收集到得氣體的體積相同:c解釋過了。
哎,碼了那麼多字,有沒有分還不知道,真是悲慘。睡了,有沒有分拿再說吧。
12樓:59蚊子
稀硝酸反應後生產二氧化氮,但因為採用的是排水集氣法,所以二氧化氮和水反應後還會變為一氧化氮,其實這和濃硝酸直接和銅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是等同的。
13樓:燕_之_子_安_貝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3no2+2h2o=2hno3+no
所以6cu+24hno3(濃)=6cu(no3)2+12no2↑+12h2o
12no2+8h2o=8hno3+4no
6個cu收集到4體積no
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6cu+16hno3(稀)=6cu(no3)2+4no↑+8h2o
6個cu收集到4體積no
怎樣區分排水集氣法 向上排空法 向下排空法 用氣球泡收集
14樓:松墨
要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就用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就向下排空氣法。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溶於水的氣體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下排空氣法,同理密度比空氣小的用向上排空氣法。
排水集氣法的化學問題
16樓:網友
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
在集氣瓶內裝滿水,蓋上玻璃片,倒置在水槽裡,把導氣管伸到集氣瓶口下,在氣泡進入集氣瓶時,水被排出。這就是排水集氣法。在收集氣體時,不能在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時就收集,要等試管內和導管內的空氣排淨,直到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放出時再收集。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燃燒起來,證明瓶裡裝的是氧氣。
伸入過長生成的氧氣就不能完全的通出,而聚在試管中。這樣會造成浪費。
17樓:德增嶽釗煙
同學這個不是排水集氣法啊。
這個是吸收尾氣的裝置,是廢氣處理吸收。
因為有些氣體的溶解度過大了比如hcl
這些氣體一遇到水馬上溶解,所以可能水一直跑到了導管裡面產生了倒吸,到吸入了前面的裝置裡。
這樣可能出現危險等。
所以放置這種現象的出現。
就用這個三角形,增大了體積,使得氣體倒吸的難度增大。
18樓:網友
我是化學教師,我知道,是因為伸入過長操作不方便。
19樓:網友
呃。 書上說是不利於氣體匯出。
20樓:憑弔空欄
伸進去太長拿出來不是很麻煩~
向上排空法與向下排空法與排水法區別
21樓:喜歡天使的愛
向上排空法適用於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當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這這種氣體比空氣重,會下沉把空氣從上面擠出。
向下排空法適用於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如氫氣。與上面說的相反,它會因為棚碼上浮把空氣從下面擠出。
而排水法則適用於收集一切不溶於水的氣體頃彎,如氫氣。這種方法與上面兩種方法相比收集的純淨度是最高的。
與排水法類似的還有排飽和溶液法。如排飽和食鹽水收集氯氣,因為氯氣雖然溶於水,但因為離子平衡的原因,它不會溶於飽和的食鹽水,其收集的物理原理就類似於排水法了。或雀和悶者叫排水法的變遷方法吧。
化學中的收集方法,什麼條件下用排水集氣法,向下排空氣,向下排空氣等等
22樓:網友
在生成的氣體不溶於水的時候用排水集氣法,在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的時候用向下排空氣,在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時候用向上排空氣法。
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28,只要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小於28就是密度比空氣小(如h2、n2等),大於28就是密度比空氣大(如co2、o2、no、no2等)
23樓:網友
難溶於水的氣體用排水集氣法。
向上是密度比空氣大。
向下是密度不空氣小。
24樓:網友
不溶於水或微溶於水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下排空氣。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上排空氣法。
25樓:網友
氣體易溶水,密度比空氣小用排空氣。有毒,空度大於空氣用排水。
26樓:網友
用排水集氣法難溶於水的氣體,如果既能用排氣法,又能排水法收集的時候要求純淨就用排水法,向下排空氣,是針對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這樣空氣沉在下面密度小的氣體會把它擠出去,向下上排空氣針對的是密度比空氣大的,空氣密度小負載上面,密度大的多了就會把它擠出去。
27樓:吃了嗎
排水法是收集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反應的起體。向上排氣是收集比空氣密度大無毒氣體。向下是收集密度比空氣輕的氣體。有毒氣體與水反應的如cl2就排飽和食鹽水。
28樓:盧卿接飛揚
難溶或微溶於水的用排水集氣法。
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用向上排空氣,比空氣小的用向下排空氣。
排水集氣法的化學式什麼
29樓:喜歡牢騷
我會!
我學過!daoqiguan(導氣管)+jiqiping(集氣瓶)+shuicao(水槽)+h2o+shou(手)*****===(條件常溫常壓)paishui(排水)+jiqifa(排水集氣法)
還是我厲害~
寫了個反應方程式!
30樓:aptx·安·霍克
2kmno4=k2mno4+mno2+o2
22o2=(mno2)2h2o+o2
都可有排水集氣法。
31樓:柯南
不易溶於水又不跟水反應的氣體都可以用排水集氣法,比如:氧氣,氫氣,氮氣等,初中階段不能用排水的有二氧化碳,氨氣,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32樓:黑貓野康康
的確太逗了!
排水+集氣法=排水集氣法。
33樓:天籟果香
天吶,我沒聽說過!什麼意思啊?難道是高階化學中的知識?!
化學題:什麼叫做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排水集氣法!…分別舉例說明一下
34樓:創新公文創作
補充1樓的,你記住排空氣法是根據所收集氣體與空氣的密度選擇向上和向下,排水法師根據所收集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來選擇,溶解度大就不能用排水法,否則氣體都溶解在水中,還有什麼意義呢?不用記,按我說的一想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