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嬲 」詞義是「戲弄、糾纏」 引伸意不說了,大家不應對這感興趣,發音niao
嬲在很多時候,用作髒詞。也許正因為這一點,正人君子至少也是輕輕帶過,或者含糊籠統一下了事。
來歷嘛,的確不詳,我看過的書中沒有講到,也不可能講到。沒上網查,有答案也是後人杜撰的,經典中不可能有。(老師的解答)
其他人ps:是廣東人,就會知道,「嬲」國語讀niao
粵語意思為「生氣」
舉例:你嬲啊?
你在生氣嗎?
嬲死你。恨透你。
古人分析漢字形體的構造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嬲"字為其中的會意所構造出來。
對六書及會意字的舉例。
一是象形,畫出實物的形狀,如「人」字和「木」字。二是指事,少數指事字只用符號,如「一」字和「五」字。多數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加符號,如「本」字,是在「木」字下邊加上符號「-」表示「根」的意思;「刃」字,是在「刀」字上加乙個「、」表示刀「此沒刃」的意思。
三是會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成乙個新的意思。四是形聲,由「形旁」「聲旁」構成。如木材的「材」,「木」是形旁,表示這個字和「木」字有關;「才」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讀音。
漢字大多數是形聲字。會意字比形聲字少,但比象形字、指事字多。五是轉註,主要指用形音不同而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字去為另乙個字做注。
六是假借,其實就是通假字,用某個字去代替原本的字。
會意字十分有趣。比如,「家」字上邊的「宀」是屋子,下邊的「豕」是豬,古時候人們家中大都養豬,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邊,向遠處望。
明」字由「日」和「月」組成,表示明亮。「好」字本來是「美」的意思,由「女」「子」組成巧扒虧。「男」由「田」「力」組成,表示男人,因為過去男人主要在田裡勞動。
休」由「人」「木」組成,乙個人靠著樹,表示休息。另外,還有「不」「正」組成「歪」字,「小」「土」組成「塵」字,「兩」「人」組成「倆」字,等等。
有一些會意字是用相同的字組成的。如林、森、晶、雙、多、炎、品。兩個「木」組成「林」字,表示樹孝神林;三個「木」組成「森」字,表示樹多。
從」字是乙個人跟著另乙個人向前走,表示跟從。「晶」由三個「日」組成,和「明」一樣,都表示明亮。
看了上面的文章,對"嬲"字的由來應該不難理解。
2樓:匿名使用者
拼音:niǎo
部首:女,部外筆畫:14,總筆畫:17
五筆86:llvl 五筆98:leve 倉頡:
wsvws筆順編號:25121535312512153 四角號碼:6642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b32
粵語中最常用的乙個字,意思是:生氣。
在詞典裡的意義是。
糾纏,攪擾:「汝能為歌,吾輩即去,不復~。頃臘畝」
戲弄:「弟妹乘羊車,堂局野前走雀森相~。」
犇字怎麼拼?怎麼讀?
3樓:醜衲蘭
三個牛念犇(bēn)太多了。
三個金念鑫(xīn) 三個水念淼(miǎo) 三個火念焱(yàn)三個土念垚(yáo) 三個牛念犇(bēn) 三個手念掱(pá)三個目念瞐(mò) 三個田念畾(lěi) 三個馬念驫(biāo)三個羊念羴(shān) 三個犬念猋(biāo) 三個鹿念麤(cū)三個魚念鱻(xiān) 三個貝念贔(bì) 三個力念劦(lie)三個毛念毳(cuì) 三個耳念聶(niè) 三個車念轟(hōng)三個直念矗(chù) 三個龍念龘(tà、dá)三個原念厵(yuán)三個雷念靐(bìng) 三個飛念飝(fēi) 三個刀念刕(lí)
4樓:新左右
犇,讀作犇(bēn),本意指牛驚走。引申泛指奔跑,此意後作「奔」。
昝字怎麼讀拼音
5樓:生活老師玲兒
讀作zǎn,聲母為z,韻母為an,聲調為三聲。
昝,上下結構,部首為日,總筆畫數為9。
主要釋義:1、用同「咱」。
例句:你那裡問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這裡啟大師用昝也不用昝。
2、姓。昝姓起源有三:
由咎姓。變化而來。咎,上古時有多種含義,後專指災禍,因不吉利,在咎字的口中加一橫,成為昝姓。咎姓起源很早,商代時有大司空咎單,家族昌盛,時姓。
咎,後改昝姓。
以部落名為姓碧中,源於四川蜀人。春秋時,蜀中有部落,以昝為名。後中原文化進入蜀中,昝姓隨之融合於它姓,成為土著的姓氏,而離開蜀中的昝部落人便以部落哪慧租為姓氏,成為昝姓的乙個由來。
他姓改姓昝。如南北朝後魏有叱盧氏、昝盧氏,入中原後均改為昝氏。
3、表示時間的模糊位置。
例句:你多昝來的?
6樓:網友
姓。如巧亮念明代有昝學易。
用同「咱」。鍵喊我。你那裡問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孝困這裡啟大師用昝也不用昝。——西廂記》
7樓:yqsy一切隨緣
昝姓是中文姓攔模梁氏簡運之一,讀音為zǎn,在《百家姓》中排第165位,根據《姓氏考略》上記碼橘載:商朝的宰相咎單,他的子孫在咎字上添了一劃,做為他們的姓氏。
藠字怎樣讀?
8樓:網友
應該是這個字。
藠(草字頭下加三個「白」)
jiào名〉
藠頭,藠子。「即薤」。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鱗莖可作醬菜 [chinese onion]
藠,俗呼薤曰藠子,以薤根白如藠也。——正字通》
薤xiè〔名〕
一種蔬菜類植物,名為亞實基隆蔥 [scallion]它形成粗的基部,由於病害或昆蟲襲擊或不利的環境條件而沒有正常的球莖。
這回知道了吧。
順便送你幾個菜。
苦藠燒鱔魚- -
原料:黃鱔一斤半(剪成寸段,不去骨),苦藠(半斤),冰糖廳戚一兩,泡姜泡辣椒各三兩,鹽,料酒,青花椒,新鮮七星椒,醋,澱粉,菜油,小蔥二兩。
作法:菜扮明陵油三兩燒熱大火將黃鱔段爆卷背上起鍋巴,然後加料酒,泡姜泡辣椒(剁碎的)以及冰糖翻炒,出香味後加水和鹽,青花椒,苦藠同燒,燒至苦藠軟熟後,放七星椒(剁碎),小蔥段翻炒,再加澱粉水勾芡起鍋。
點評:麻辣酸辣並存。
苦藠土鴨。苦藠具有清熱、降燥、排毒、養顏之功效。苦藠土鴨,以農村散養土鴨為主料,配以豬肚,加苦藠以文火煨制而成,同時加上番茄、木耳、黃花、蔗槐罩汁等,使其湯醇濃而鮮香,達到潤肺生津之效果。
銛 字怎樣讀?拼音
9樓:戶如樂
多音字。1 xian 一聲。
鋒利:「斬慎辯魅寶刀~.」
臿,一種農具。
沒孝碼 捕魚具。
利器。 姓。
2 kuò ◎無知的樣子。
3 tiǎn ◎枯哪 挑取。
4 guā ◎斷。
馘字拼音怎麼讀?
10樓:厙若楓
答;馘guó組詞;、 翦馘、 馘俘、 隕馘、 斬馘、 斫馘、 鏖馘、 馘截、 屠馘、 黃馘、 俘馘
11樓: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原字】馘。拼音】guó
釋義】1、形聲字,從耳或聲。本義,動詞,古代戰爭割取敵人的左耳用以計數報功。
2、引申義,名詞,割下的左耳。
鐔字怎樣讀
12樓:新左右
鐔,多音字,讀作:tán chán xín
釒字旁的字:錚、釗、釤、鑽、銀、銅、鐵、鋼、鋁、野畢鋒鉛、鋯數森、錫、鎳、鋅、鉬、釕、鈽、鈿、釣、鈞、鉤、鈳、鉀、鈣、鈃、錸、銖、缽、鍾、釺、鉅、鍋、鍅、鋸、銘、鈔、針、銱、鉻、鈺、錘、鏈、銼、錘、鋒、鉈、鈍、銳、鈥、鈦、鑄、鏽、錢、鋌、頌晌鋨、鈄、鍍、鎖、欽、鋙……
「苶」字怎麼拼讀?
13樓:阿逸
苶 【拼音】:[niè] nié] 字義】:[niè]
〔~然〕疲倦的樣子,如「~~疲役而不知其所歸。」
基本字義。苶nié(ㄋ一ㄝˊ)
1、〈方〉疲倦,精神不振:發苶。「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
unicode
苶字unicode編碼u+82f6,10進位: 33526,utf-32: 000082f6,utf-8: e8 8b b6。
苶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會意。
english
weary; tired
基本詞義。◎ 苶 nié
形〉(1) 疲倦 [tired]
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莊子·齊物論》
2) 又如:發苶;苶然(疲憊的樣子;也形容衰落不振);苶然沮喪(精神頹喪);苶靡(疲憊萎靡)
苶【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康熙字典 苶。
唐韻》奴結切《正韻》乃結切,
桄蕤怎么讀,桄榔字怎麼讀
桄 一 是雙音字,讀法分別為 1 gu ng,g是聲母,u和ang是韻母,讀四聲。2 gu ng,g是聲母,u和ang是韻母,讀一聲。二 釋義 gu ng 1 桄子,繞線的器具。2 量詞。一束線叫一桄。gu ng 桄榔 也叫砂糖椰子。常綠大喬木。羽狀複葉叢生於幹端。花序的汁可製糖,莖髓可製澱粉,葉柄...
口字旁邊至字怎么讀,口字旁邊乙個至字怎麼讀
咥di x x die或xi 是多音字哦 口字旁邊乙個至字怎麼讀 咥主要有兩個讀音,分別為 x di 1 咥 x 大笑的樣子。典故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詩 衛風 氓之嗤嗤 組詞 咥 x 咥 x 笑或譏笑的樣子 咥 x 然 笑的樣子 2 咥 di 咬 齧。典故 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長城。明 倪元璐 袁節...
蛭字怎么讀,蛭 這個字怎麼念啊
一 蛭的拼音 zh 二 釋義 名 1 螞蟥。環節動物。體一般長而扁平,略似蚯蚓,前後各有乙個吸盤。生活在淡水或濕潤處,能吸人畜的血 又如 蛭蟣 水蛭 蛭蝚 水蛭。一名至掌 蛭類 動物學名詞 2 小山丘。通 垤 3 姓三 蛭的部首 蟲 四 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 五 造字法 形聲 從蟲 至聲 水蛭 蛇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