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韻白的聲調調值是多少?

時間 2025-07-26 16:20:21

1樓:裝

京劇是「國粹」,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已有200年曆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

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代表我國戲曲綜合藝術的最高水平,也屬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聲韻方面,形成「中州韻、湖廣音罩蘆隱」的格律,字聲間雜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兩種四聲調值,分別尖團字音,按照「十三轍」押韻。

大量京劇韻白中,保留了京白、晉白和蘇白,這才使得它成為一門至高無上的藝術。如果京劇裡沒有這些鮮活的韻白,也就失去了它的精、氣、神。然而,這些根植於民間的,在我國廣為流傳的古音韻白,除了聽戲時可以聽到的原始古音外,在詞典、字典上都找不到相應的注音,客觀上給人一種「不合法」、「不規範」的印象,似乎國家級權威字典或詞典沒有認可國家譁棚級戲曲裡的韻白,這是令人遺憾的。

為此,建議《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等權威字典物廳委員會,在修訂出版新版詞典時,加入一些常用京劇的韻白音,給它們穿上合法的「外衣」,不能再讓它們的發音長期在字典、詞典之外「流浪」,要給它們上戶口,落籍。這些字包括:「白bé」、街jāi、ɡāi」、「如ǘ」、何hó」、春qun」、「主jǚ」、樹xù」、嚇hé」「起解」和「解差」的「解ɡài」、「丈八長矛」的「矛miáo」等。

在各代各派京劇藝術家那裡可以找到多達數十例的古音字。有些古音字在字典和詞典上是有注音的,如「大王」、「大夫」的「大」,又讀作dài,可是,很多字卻沒有標出。「半夜三更」的「更」,也應加入舊注音jīnɡ,京劇唸白作「jīnɡ」。

另外,山西運城解州的「解」字,字典上只有三個音:jiě、jiè、xiè,沒有hài這個音,可是,作為地名時,應該讀hài音,在傳統京劇唸白裡也讀hài。因此,字典、詞典,應該儘量完善一些有特殊意義字的注音,讓人們以此瞭解該字的歷史原貌。

就像「粳ɡěng」字一樣。人們口語裡說了幾百年,但字典上卻排除在外,這對漢字本身來說是有失公允的。

2樓:百年計計計時中

京昆韻白聲調系統有一套複雜的連續變調,我覺得這算是一難點,要準確歸納並掌握運用。只有四聲、連續變調準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安排妥帖,才有獨特的韻律美,不會「一邊順」、「一道湯」。當然如果不求甚解的話,有優秀的範本資料直接跟著模仿就是,但我認為還是先掌握最基本的規律模仿起來會更好。

這個不是分情況,而是分行當和人物的身份地位……等,比如花旦多扮演小家碧玉天真活潑俏麗的小姑娘,基本上都用京白,而青衣多飾演大家閨秀或成熟穩重的婦女,用的是韻白。籠統地說,大部分情況下,老生小生武生大花臉二花臉青衣老旦……用的都是韻白,而花旦彩旦小戚昌慎花臉……用的迅飢都是京白(高敬當然不止京白一種,也有很多其它的白話)。樵夫漁夫艄公衙役丫鬟媒婆……這些社會地位比較低下的人通常用的都是京白。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總之,並無一定之規。

3樓:懷美琳

京白,就是按北京方音唸的京字京味的唸白,多用於花旦、架子花臉、小花臉。小生有時也在韻白中穿插幾句京白,例如《打嚴嵩》中運搏的常保童,帶有詼諧調侃之意。有人說青衣和老生就不念京白,其實也不然,比如《四郎探母》的公主,《蘇武牧羊》中的胡阿雲,都是青衣應工的戲,都念京白,張君秋先生的京白尤其好聽,跟空搭他的唱腔一樣耐人尋味。

韻白,和京劇的唱腔一樣,都是用湖廣韻。也就是說,都是200年前徽班進京時的產鬥悄拿物。您聽現在的武漢人說話,尤其是他們學北京話,就真跟京劇舞臺上的韻白一樣。

其實把韻白再拉點長音,加點花,就是京劇的唱腔。由此可見,韻白的旋律就是簡化的皮黃腔。有人說:

我就不信,沒有湖廣韻就唱不了京劇。

京劇的京白和韻白怎麼區分?

4樓:來自烏山心花怒放的彩葉草

京白:節奏感很強,在一定音高上走動的朗誦體道白。

韻白:大致有乙個基本的旋律線條,並與唱腔的調高相適應,比話白離唱更近些。

在京劇傳統劇目中,作者、導演與演員都習慣性地把劇中人物,按社會地位的不同,分為。

三、六、九等。身份卑微的人物大都說京白,有身份的大人物大都道韻白。

從行當上說,彩旦說京白,花旦、丑角以說京白為主,小生、青衣、老旦都說韻白,花臉大都說韻白。個別時候因劇情需要也有例外現象。

其他劇種按其方言不同都有相應的話白,如崑曲的話白都使用「蘇白」。在戲曲中唸白只要不上韻,就是話白,話白就是指地方白話,與當地方言一致。

5樓:仵慶

樓主如果要是看過崑曲,就可以知道了。崑曲中的唸白都是韻白,崑曲在很多地方和京劇有相同之處。歷來有不京昆不分家之說。

直觀的來說,京劇中老生和青衣還有正淨的唸白一般都是韻白,而丑角、花旦的唸白基本上都是京白。不知道這樣說樓主明白了沒有?明白了請採納加分!

6樓:落雁楓亭

對於外行人來說,京白就是普通話(雖然稍有不同,但外行人還是聽京白就是跟普通話差不多),不是普通話的就是韻白。

7樓:網友

發音為北京話即為京白,以中州韻為韻白。

8樓:豬頭小炮炮

韻白是中州音湖廣韻,京白基本上就是北京話。

中古漢語所謂「華夏正音」即「中州-金陵音」(洛陽-南京音),這是《切韻》確立的。後世《唐韻》《集韻》《平水韻》皆遵循《切韻》的聲韻調系統。「韻白」的聲、韻系(聲母系統、韻母系統)也遵循這個系統,但是聲調接近於湖北官話,即形成所謂「中州音湖廣韻」。

崑曲的韻白就是「中州音」,沒有所謂湖廣韻,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京劇中的唸白屬於京韻嗎

9樓:小鄭老師愛知識

屬於。

唸白,是我國戲曲中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悄搜伏手法。它以一種介於讀與唱之間的音調將語言戲劇化、**化,在戲曲中常與唱腔部分互相銜接、陪襯、對比,形成戲曲中最能表達人漏改物的內心獨白,體現人物思想的一種手法。

唸白屬於藝術手段和表現方法,它並非孤立,而是以行當為基礎,配合表情、身段同時並舉,為傳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徵服務的。

戲曲舞臺上的唸白形式有:

散白:在節奏、音調上比日常生活言語有所誇張。

韻白:經過更為複雜的藝術加工,其字音、聲調的高低起伏與抑揚頓挫更為誇張,距離日常生活語言較遠。

數板:將節奏自由的語言納入固定節奏的規範之中,通常用一眼板或流水板形式出現,常以切分節啟攜奏的運用為特點,節奏感強烈。

引子:半唱半念,念為韻白,唱則有固定的音高與節奏旋律,可視為念唱相間的混合體。

pu的聲調漢字,pu的四個聲調漢字

116貝貝愛 讀音為p 的字有 撲 讀音為p 的字有 墣 匍 葡 僕 讀音為p 的字有 普 讀音為p 的字有 瀑 一 撲拼音 p 釋義 1 輕打,拍 撲粉。撲蠅。撲打。2 擊拂的用具 粉撲。3 衝 撲滅。撲救。4 相搏擊 相撲。撲跌。5 跌倒 撲地。6 伏 撲在桌上看書。7 杖,戒尺,亦為中國周代九...

lu的聲調字,lu的四個聲調字

一聲l 嚕 擼 謢 嚕 擼 二聲l 盧 廬 蘆 壚 枦 三聲l 滷 虜 擄 滷 魯 四聲l 陸 碌 露 綠 錄 一 擼 l 釋義 1 捋 lu 挽著褲腳,起袖子。把樹枝上的葉子 下來。2 撤銷 職務 他因犯了錯誤,職務也給 了。3 訓斥 斥責 捱了一頓 相關組詞 擼瑟 戒擼 擼串 禿擼反漲 一擼到底...

關於京劇的,關於京劇的資料?

京劇是北京地區形成的戲劇劇種之一 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它在徽劇和漢戲的基礎上 吸收了崑曲 秦腔等一系列戲曲劇中的 優點和特長演變而來。京劇的劇目有1000多個,其 內容取材於歷史演義和 話本。京劇中國的文化寶藏,主要表演形式為誇張和形象,內容為歷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京劇,也稱 京戲 國劇 皮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