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國際和國內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8-11 17:59:35

1樓:資料不詳

一、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國際背景

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外部衝擊,這種衝擊隨著後危機時代的到來正在變得越來越強烈。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也面臨難得的國際環境機遇。

(一)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有外部壓力,但也存在將外部壓力轉變為動力的機遇。全球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從根本上說是對全球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因此,後危機時代的全球性主題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外部壓力,但也存在將外部壓力轉變為動力的巨大機遇。……

(二)中國對全球生產網路的依附性和所處全球價值鏈低端的現狀擔憂。以產品內在國際分工為主要特徵的新國際分工體系既強化了中國對全球生產網路的依附性,又凸顯了中國在新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價值鏈地位的長期低水平徘徊。要從根本上提升中國的國際分工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乃當務之急。

新國際分工格局中,中國仍處於“微笑曲線”谷底,面臨全球生產網路的“融入陷阱”和國際價值鏈的“提升陷阱”,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面臨根本性挑戰。

(三)全球金融危機引發新國際分工體系發生新的深刻變化。全球金融危機既引發新國際分工體系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又使各國同時面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各國的國際分工地位面臨重新洗牌。在後危機時代新國際分工格局嬗變的過程中,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是必由之路,也面臨難得國際環境機遇,如能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定將事半功倍。

全球金融危機引發了國際分工體系從內容到形式的全面而深刻的變革,使新國際分工體系正在形成不同於以往的新特點,各國的國際分工地位也將面臨重新排位。在後危機時代及新國際分工格局的重構過程中,各國將同時面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難題。所有這些都將使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國際環境變得相對寬鬆和有利。

二、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國內背景

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不適應性和內在缺陷正在日益凸顯,不僅經濟發展方式本身不可持續,而且也不能適應整個國家經濟發展方式面臨根本性轉變的形勢。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壓力正在轉化為內在動力。

(一)外源性、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自身的缺陷日益顯現。

(二)外源性、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的不適應性正在凸顯。

(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部壓力正在轉變成內在動力。

受字數限制,上述供參考。

2樓:剛榮

近年來,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帶給地方環境的壓力相當大。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是從我國國情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決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的約束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我們國家經濟結構要面臨轉型,即從過去那種“高投入、高能耗、高汙染、低產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汙染、高產出”轉變。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資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據統計,中國的gdp佔全球4%,而煤、鐵、鋁等的消耗佔世界的30%以上。

“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是什麼意思?

3樓:追尋複製者

1、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強我國經濟抵禦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2、是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競爭中搶佔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

3、是適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4樓:匿名使用者

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再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我們黨對我國現代化發展階段的敏銳洞察,是繼續推進中國現代化航船的戰略抉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域性。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

這“五個堅持”,指明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方向和重點,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反映了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

總結一下就是:

調整生產過程的和生產方式

就是調生產力的結構。

使其更合理。

5樓:愛管閒事的草

調整生產過程的和生產方式

就是調生產力的結構。

使其更合理。

6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要依靠自主創新、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來發展經濟了,我感覺這幾年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造成的壟斷、社會問題太多了,高層應該注意到了

分析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原因

中國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7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增長方式,是指推動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投入及其組合的方式,其實質是依賴什麼要素,藉助什麼手段,通過什麼途徑,怎樣實現經濟增長。

(1)原因:在發展中國家行列,中國經濟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長,堪稱奇蹟。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也為高速的經濟增長付出了沉重代價。

一是環境汙染嚴重,經濟增長以犧牲生態環境質量為代價。據預計,對環境影響消耗了所創造gdp的7%。二是經濟增長效益低。

據有關專家計算,中國目前gdp總量大約佔世界總量的4%,但創造單位gdp所消耗的資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很多。因此,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已經是不需要爭論的問題。

(2)意義:從近期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防止經濟出現大起大落的需要。從長遠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從更廣闊的視野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子孫後代和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3)現狀:經濟增長方式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根本性問題。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增長方式轉變難如人意。

2023年制定“九五”計劃時,就提出了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但是10年來,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取得根本性轉變,“兩重兩輕”即重速度、重數量、輕質量、輕效益和“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情況依然嚴峻。這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資源,也付出了環境破壞的代價。

目前,煤炭已屬超能力開採,仍供不應求。國際****節節攀升,壓力很大。今後如果不在增長方式上有一個根本的轉變,逐步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資源、環境難以支撐,增長難以為繼。

經濟增長方式轉換,一定要突破傳統狹隘的發展思維方式,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放在“四位一體”(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發展、人自身的全面發展)中去把握,賦予經濟增長以新的含義。因為我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僅資源、環境約束相當嚴重,原來的那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而且推動新型工業與經濟現代化、中國在未來新時期所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也要求我們必須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還因為我國已經進入wto的後過渡期,逐步與國際融合到一起,就有一個怎麼樣提高經濟競爭力的問題。

加上世界範圍內的新技術革命崛起,這兩個潮流同時湧來,給中國經濟帶來極大的壓力,要提高本國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轉變增長方式。

(4)指導思想: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本質就是站在“人”的高度看問題,一切從生活質量出發,讓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最根本問題,這一點解決了,也就解決了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的關係問題,也就解決了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在20多年改革發展的基礎上,新一屆**領導集體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了要通過經濟文化的發展,實現、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過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把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即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是我們黨在理論上的重大突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以“****”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5)方式: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舉全國之力,從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不懈的艱苦努力。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摒棄傳統觀念。要辯證地認識物質財富的增長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係,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發展應該始終把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為出發點和歸宿。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調整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途徑和重要內容。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推進科技進步。

一方面,科技進步既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標示了方向,同時也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有效手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加快體制創新。經濟增長方式難以實現根本性轉變,關鍵在於導致增長方式不合理的體制和機制還沒有實現根本性轉變。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強化企業管理。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微觀基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國民素質。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歸根到底要靠人。

8樓:浩雲

措施1、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3、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是經濟發展要更多依靠內需拉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推進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援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4、推動城鄉一體化。

5、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6、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實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其中,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現狀有哪些?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案?跪求....

9樓:匿名使用者

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特徵”之後,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再次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貫穿我區“十二五”發展的一條主線。

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定為全國“十二五”時期發展的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面對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的現狀,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真正突破資源環境制約,切實改變經濟結構失衡狀況,全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可以這樣說,未來5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裡,我們能否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能否在各種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一個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就在於能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對寧夏回族自治區來說,長期以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產業層次比較低,資源型經濟比重過大,過度依賴資源、過度依靠投資拉動。當前,這種以透支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以粗放經營為表現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成為了制約寧夏回族自治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原因。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前提下,在全國各地迅猛發展的語境下,本就屬於不發達地區的我區,更要先人一步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否則,發展就會越來越慢,與其它地區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那樣何談跨越式發展?更勿論去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

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寧夏回族自治區是“等不起、慢不得”。我們要把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作為主攻方向,著眼於化解過去積累的矛盾和問題,為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長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創造條件;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內在要求,著眼於縮小城鄉差距,努力使“把寧夏當作一個城市來規劃建設”的戰略性思考成為現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眼於解決社會發展和民生領域的突出問題,更好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要著力點,著眼於發展的可持續,加快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把千方百計抓專案作為基礎保障,要著眼於充分利用好各種資源,以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寧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如何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高一政治,求解

精神佈道者 a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域性的戰略抉擇。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b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

簡述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必要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

我國人口多 底子薄 地區發展差距較大,並且由於受經濟發展階段的制約,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還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黨的十七大報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分析當前經濟執行中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涵蓋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全部內容,同時還對經濟發展...

我國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特點,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不懂的店鋪 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十八大報告用 五個加快 從經濟體制 政治體制 文化體制 社會體制 生態文明制度五個方面,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即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 規範化 程式化 加快完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