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8世紀後半期 19世紀上半期英國和中國交往中地位的變化及原因

時間 2021-06-11 15:16:56

1樓:hi我是文科生

中國在18世紀後半期時,和英國片進行正常的**往來,雙方互有盈利,甚至中國盈利更多。英國開始向中出口鴉片獲取暴利。

2樓:禾禾黍黍

18世紀下半期—19世紀上半期**農奴制剝削加重,農民經濟狀況和地位嚴重惡化,農民被迫尋找其它的謀生手段。伴著整個社會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農民經濟日益捲入商品經濟大潮中,資本主義因素在增長,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步伐顯著。農村進步的特點在於,這種進步是以廣大農民經濟狀況和地位的惡化為代價的,只有少數農民地位改善。

打工農民與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及城市化程序聯絡密切。由於**農村社會結構的特點,廣大農民經濟難以擺脫封建關係的束縛,農民分化程度有限,城市化程序受阻。農奴制束縛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嚴重障礙,廢除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道路已是大勢所趨。

3樓:匿名使用者

前期商貿!中國有歧視商貿!壟斷茶葉、絲綢等經銷,英國大量**外流!

用中國的眼光:**上國!萬國來朝!根本不把英國放在眼裡!

印度種植茶葉後及中國對麻醉品的需求上升,**地位逆轉。

鴉片戰爭發生也沒能改變中國思想。

地位只體現在中國能夠用看怪物的眼神看英國了!高看一眼!能夠稍微平等點看英國人!

主要原因在於一個是工業國家、一個是農業國家!

農業國家永遠的自我、自大、自我麻痺,不思進取!安逸享樂!

工業國家永遠把一切建立在商業上、利益上!永遠不能停下來!

茶葉是正道,鴉片是邪道!對邪道過度渴求就是自取滅亡!

我是英國人我絕對會打的更狠!像小日本一樣!打出你的底線!打到不靠商業也能拖垮你的國家!

指出與18世紀相比,19世紀歐洲和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發生了怎樣的

19世紀後期英國農業經濟變化的原因及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其結果是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被認為是後來工業革命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國(英格蘭地區為主)16世紀至18世紀的農業革命。包括圈地運動。

 影響,由圈地運動以及技術的革新產生的農業變革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封建**統治:隨著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資本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機械化,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以支援人口的增長,英國加強了對海外殖民地的爭奪; 經濟。英國農業革命。

,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家,建立了“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國、四輪作,指17世紀至19世紀英國農業生產方式發生巨大變革的過程。18世紀晚期開始了工業革命,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良種培育等,令一方面又分流出大量農業剩餘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