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長歷史,稻穀的生長過程 越詳細越好!

時間 2021-09-13 20:02:44

1樓:大圓餅子臉

稻公尺的種植技術,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中是神農氏教導人們如何種稻。

稻的耕種除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亦有高度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驟:

1、整地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鬆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當今多用機器整地了。

2、育苗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3、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

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

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4、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5、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公尺質的飽滿和數量。

6、灌排水

水稻比較依賴這個程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分灌溉。

7、收成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8、乾燥、篩選

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穀,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篩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2樓:匿名使用者

稻從種子萌發到新種子形成的整個一生可分為兩個生育時期和四個生育階段。幼苗階段和分蘖階段,是根、莖、葉、分蘖節等營養器官的生長時期,合稱為營養生長期;長穗階段和結實階段,除營養器官繼續生長外,主要是穗花、穀粒等***官的生長發育時期,合稱為生殖生長期。一般水稻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有三種不同的型別,早稻在拔節前分蘖尚未停止時,幼穗便開始分化,稱為重疊生育型;中稻在拔節的同時,分蘖停止,幼穗也開始分化,稱為銜接生育型;晚稻是在拔節後分蘖已停止若干天之後,才開始幼穗分化,稱為分離生育型。

稻穀的生長過程 越詳細越好!

3樓:戲說娛樂八卦世界

水稻生長非常快,最長為一年,最快為三到四個月,它可以發芽、開花和結果。水稻種子只需要兩三天就能發芽,芽只需要三天就能長出第一片葉子,所以一年可以在氣候溫和的地區種植三期水稻。

當農民選擇水稻種子時,他們經常將它們浸泡在水中,輕的和漂浮的水稻種子將被淘汰,剩下的將被培育成水稻幼苗。目前,除了傳統的人工耕作方法,水稻耕作也有高度機械化的耕作方法。但仍不要失去以下步驟:

1、整地:

種植水稻之前,稻田裡的土壤必須翻過來使其變軟。這個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粗耕、細耕和整平。過去,動物動力和犁工具主要是水牛用來為犁耕準備土壤,但是現在更多的機器被用來準備土壤。

2、育苗:

農民首先在特定的田地裡種植水稻幼苗,這通常被稱為稻田。種植水稻種子後,大多數農民會在土壤上撒上一層稻殼灰。在現代,特殊的秧苗中心使用秧苗箱來種植水稻秧苗。

良好的水稻幼苗是水稻種植成功的關鍵。當幼苗長到大約8厘公尺高時,它們可以被移植。

3、插秧:

水稻秧苗被小心地插入稻田,間距整齊。傳統的插秧方法是用秧苗繩、秧苗標記或插秧輪來標記稻田。當用手插秧時,左手拇指上會戴乙個分秧器,幫助農民將秧苗分開並插入土壤中。

插秧的氣候非常重要。大雨會毀壞幼苗。

現代有許多水稻移植機,但是在起伏大、形狀不方形的稻田中,仍然需要人工水稻移植。幼苗通常會朝南北方向生長。還有更方便的拋秧。

4、除草除蟲:

當幼苗長大後,他們必須時刻照顧它們,清除雜草,有時還使用殺蟲劑來清除害蟲(如福壽螺)。

5、施肥:

水稻幼苗被稱為分櫱期,當它們生長第乙個水稻莖時。在此期間,經常需要施肥來使水稻幼苗健康生長,並促進未來水稻的飽滿度和數量。

6、灌溉和排水:

大公尺更依賴於這個程式。旱稻是一種旱地,灌溉和排水的過程是不同的。然而,在水稻移栽後、幼穗形成時以及抽穗期和開花期,通常需要加強水灌溉。

7、收穫:

當稻穗下垂、金黃飽滿時,收穫就可以開始了。過去,農民們用鐮刀割穗,然後再把它們捆起來,用脫粒機將稻穗分開。在現代,有收割機在涉及水稻穗後,直接將水稻穗與水稻莖分離,每穗水稻就變成了水稻。

8、乾燥篩選:

收割的大公尺需要乾燥。過去,它經常在三河大院的前院曬乾,需要不時地翻動,這樣大公尺才能曬乾。刪除是指刪除枯公尺等雜質,使用電動脫粒機、風車或手動搖動脫粒,並使用風力自動篩選出飽滿厚重的大公尺。

4樓:匿名使用者

稻的生長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則三到四個月,就能從發芽、開花、完成結實的過成。稻的種子在伸出幼芽的時間僅需兩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葉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一年可種三期稻。農人選稻種時,多會將其泡在水中,輕而浮起的稻種會被淘汰,剩下來的就會培育成稻苗。

目前稻的耕種除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亦有高度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驟:

整地: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鬆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育苗: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插秧: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

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

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施肥: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成長的健壯,並促進日後結穗公尺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

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

收成: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乾燥、刪選:

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穀,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刪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水稻的種植和生長過程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進入春季,到了bai早稻種植的時du節。水稻的zhi種植,大致可以dao分為六個過程。

整地版播種前首先權

要進行整地,將稻田翻耕,使土地鬆軟,並且磨平。

育苗先選定某塊田培育秧苗,這塊田被稱為秧田。秧苗的好壞是水稻種植的關鍵。在秧苗長到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插秧把秧苗中混入的雜草拔除,然後將秧苗間格有序的插進稻田。

稻田管理

秧苗在成長期,需要時時照顧,拔除雜草,消滅害蟲。在秧苗分櫱期,需要施肥,確保秧苗成長健壯。水稻幼穗形成期和抽穗開花期還需要加強灌水排水工作。

收穫稻穗下垂,籽粒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割。收割後的水稻,用脫粒機進行脫粒。

晾曬、篩選

脫離後的稻穀需要在穀場進行曬乾,然後利用風扇車或者分谷機器將秕穀、雜草等除掉。剩下的籽粒飽滿的稻穀就可以用來碾公尺啦。

水稻的生長過程用圖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明白:

——以上內容摘自公尺萊童書《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

6樓:匿名使用者

水稻種植第一步:晒種

方法:用大揚掀從地下往上翻,一天三次。

水稻種植第二步:選種

用乙個大缸,放上石灰、和黃膠泥,倒上稻種,用棍子來回攪動,飄上來的稻種不要。或者簡單一點直接清水選中即可。

水稻石灰水消毒

1、用石灰粉浸種後,將種子撈出須放清水內浸泡半小時,反覆兩次,以防藥害。石灰水選種的情況適用。

2、把種子倒在臉盆裡,用塑料薄膜封住,暴曬三天。

水稻種植第三步:整秧版

秧版寬1.5公尺左右, 秧版溝深20-30厘公尺

水稻種植第四步:播種

人工播種,每畝地播種7斤左右(常規種),3斤左右(雜交種)。

水稻種植第五步:插秧

1、寧可水上漂,不可沒了腰

2、一行一行的插,行與行相隔15厘公尺,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3、稻苗的腰與水面齊平。

水稻種植第六步:緩苗

1、白天放水,晚上排水。

2、每畝地10斤左右的尿素,漫撒在秧苗裡。

水稻種植第七步:田間管理(關鍵)

(一)、水稻插秧後管理

1、插上小人或多面旗子,嚇唬麻雀。

2、放入黃河渾水,淤一下秧版。可以保護苗不被風吹倒,不使稻苗萎蔫

3、如遇高溫天氣,白天灌水,晚上把水排出來,利於秧田降溫。

4、如遇低溫天氣,例如霜凍時,灌溉大量深水,最好接近秧苗頂部,起到保溫作用。

5、滅草。採用百草枯滅草

(二)、施肥

1、施肥:

方法一:每畝地用尿素10斤左右,左手端盆,用右手撒肥,每把平方數為2—3平方公尺。

方法二:碳酸氫銨施肥,每畝地用20斤左右,每把平方數為1--2平方公尺。

方法三:用有機複合肥施肥,每畝地用15斤左右,每把平方數為4-5平方公尺。

2、追肥:稻苗返青後及早追肥,撒尿素,每畝地30斤左右。保證全田生長整齊。

(三)、病蟲害治理(不同病情治理方式不同,以下供參考)

1、用稻瘟淨治病,打藥的一藥箱,用三---四蓋,稻瘟淨摻入,一藥箱可以打藥1畝地左右。

2、用百枯靈治病,打藥的一藥箱,用三---四蓋,百枯靈摻入,一藥箱可以打藥1畝地左右。

(四)、放水

1、早上8點—9點放進稻田地里黃河水,水面達到秧苗三分之二處, 晚上排乾水。

2、開花後,不再施肥。

3、抽穗後,不在往稻池地里放進水。

4、離著收割稻子乙個星期前,把稻池地里的水排乾淨。

5、晾乾一星期的池子。

水稻種植第八步:收割

水稻種植第九步:入庫

精選晒種入庫,水分控制在13%以下。

水稻的生長過程,水稻生長過程

z金牛為 1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 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 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2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 秧標或插秧輪,來...

水稻的生長環境,水稻生長過程

水稻適宜生長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它是短日照作物,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苛,養殖水稻時,需要將其種子撒在秧田中進行育苗,等待水稻秧苗長到8厘公尺高時插入稻田,而且定期向水稻噴除蟲藥劑,維持植株健康生長。1 生長環境 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它適宜生長在高溫且高濕的環境中,而且水稻的幼苗發芽最低溫度要在10 12度...

小麥的生長過程,小麥的生長過程

寧靜o致遠 小麥的一生是指從種子萌發到產生新種子的過程。這個階段的長短一般以生育期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自然氣候條件差異很大,小麥的生育期也不盡相同。秋播小麥大多在230 280天,春播小麥一般為100 120天。小麥的一生要經過一系列器官的特徵 特性變化。這些變化都是小麥內部遺傳特性 生理特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