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聰明小孩的故事,中國古代聰明少年的故事

時間 2021-10-21 05:03:23

1樓:

周瑜16歲為大將,19歲為都督

少年英雄周公瑾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群雄紛爭的三國時期,英雄人物風起雲湧。但有乙個人,瀟灑倜儻,卓絕不凡的名垂青史,他就是周瑜。

周瑜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幫助孫策建立江東大業,屢戰屢勝。吳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輕有為,英俊瀟灑,都親熱地稱他為周郎。

戰功累累、屢戰屢勝

孫策臨終前囑咐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討江夏太守黃祖的戰鬥中,周瑜屢立戰功,滅了這支隊伍,成為東吳最有威望的人。

曹操攻取荊州後,實力大大強於東吳,東吳有些人就主張歸順投降,但周瑜極力主戰,並指出曹軍外強中乾,有四個致命弱點。並和劉備聯合最終在赤壁打敗曹軍,使曹操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作為赤壁之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周瑜將隨這一著名戰役名垂千古。

900年後,蘇軾還在江邊憑弔:「...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少年英雄,英年早逝

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時年36歲。孫權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刻換上喪服,親自為他料理後事,悲痛萬分。大家紛紛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戰功以及他開朗的性情,寬巨集的氣度,待人的和氣和謙虛,不禁激起對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懷念之情。

《三國演義》中對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歷史依據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李寄①東越閩中有庸嶺②,高數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③,長七八丈,大十餘圍④,土俗常懼⑤。東治都尉及屬城長吏⑥,多有死者。

祭以牛羊,故不得禍。或與人夢,或下諭巫祝⑦,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⑧。都尉令長⑨,並共患之。

然氣厲不息⑩。共請求人家生婢子(11),兼有罪家女養之。至八月朝祭(12),送蛇穴口。

蛇出,吞齧之(13)。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爾時預復募索(14),未得其女。將樂縣李誕家(15),有六女,無男。其小女名寄,應募欲行,父母不聽。

寄曰:"父母無相(16),惟生六女,無有一男,雖有如無。女無緹縈濟父母之功(17),既不能供養,徒費衣食,生無所益,不如早死。

賣寄之身,可得少錢,以供父母,豈不善耶?"父母慈憐,終不聽去。寄自潛行(18),不可禁止。

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19)。至八月朝,便詣廟中坐(20)。懷劍(21),將犬(22)。

先將數石公尺餈(23),用蜜□灌之(24),以置穴口。蛇便出,頭大如囷(25),目如二尺鏡。聞餈香氣,先啖食之。

寄便放犬,犬就齧咋;寄從後斫得數創(26)。瘡痛急,蛇因踴出,至庭而死。寄入視穴,得其九女髑髏(27),悉舉出,吒言曰(28):

"汝曹怯弱(29),為蛇所食,甚可哀愍(30)。"於是寄女緩步而歸。

越王聞之,聘寄女為後(31),拜其父為將樂令,母及姊皆有賞賜。自是東治無復妖邪之物。其歌謠至今存焉(32)。

注釋 注釋

①本篇寫少女李寄斬蛇除害的故事。用反襯手法,寫出了李寄非凡的勇敢和機智。

②東越:漢初小國。在今浙江東南及福建一帶。閩中:郡名。庸嶺:山名。在今福建邵武縣。

③隰(xī息):低濕之地。

④圍:計量圓周的長度單位,舊說尺寸長短不一。

⑤土俗:當地風俗。此指當地百姓。

⑥東治:據《晉書·地理志》"建安郡"下注,"東治"當作"東冶"。東越國都,在今福建福州市。

都尉:郡之軍事長官。屬城長吏:

所屬縣城的長官。長吏,地位較高的縣吏。《漢書·百官公卿表》:

縣令、長"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

⑦下諭:下令,曉諭。巫祝:古代以歌舞娛神、與神交通的人。

⑧啖(dàn淡):吃。

⑨令長:皆縣官,萬戶以上的大縣為令,萬戶以下的為長。

⑩氣厲不息:指大蛇氣焰兇猛,為害不止。(11)家生婢子:即"家生婢",奴婢生的女兒。

(12)朝(zhāo召):初一日。(13)齧(niè聶):咬。

(14)爾時:這時。預復募索:預先又招募尋找童女。(15)將樂縣:縣名,在今福建西北部。

(16)無相:沒有福相。

(17)緹縈(tíyíng提營):漢初臨淄淳于意幼女。其父因罪當受肉刑,緹縈隨父入長安,上書請為官婢以贖父罪。

漢文帝憐而赦其父罪,並除肉刑。事見劉向《列女傳》。濟:

救助。(18)潛行:偷偷逃走。

(19)告請:向官府申請。咋(zé責):咬。

(20)詣:到。

(21)懷劍:懷中藏劍。

(22)將犬:帶著狗。217(23)公尺餈(cí詞):用公尺蒸製的食品。

(24)□(chǎo吵):用炒過的麥子磨成的麵粉,俗稱"炒麵"。

(25)囷(jūn君):谷囤。

(26)創:傷口。

(27)髑髏(dúlóu獨樓):死人頭顱。

(28)吒(zhà乍):感嘆。

(29)汝曹:你們。(30)哀愍(mǐn敏):哀嘆、憐憫。

(31)聘:送禮物以迎娶。

(32)歌謠:當指歌頌李寄斬蛇的歌謠。

參考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光砸缸救落水小孩

孔融以小讓大給梨傷仲永

4樓:今夏

司馬光砸缸救落水兒童

中國古代聰明少年的故事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

5樓:jack常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有:女娟救父、少孺子智諫吳王、童子計殺雙虎、鮑童智辯田貴人、12歲的丞相、外黃少年勸霸王、小皇帝破冤案、李崇斷案、小孔融譏大夫、蔡文姬聽琴、諸葛亮巧施毒魚計、張就黃絹示軍情、曹沖的故事、蒼舒令山雞起舞、曹睿打獵

1、曹沖稱象

孫權曾送來乙隻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曹沖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智救庫吏

曹操的馬鞍在倉庫裡被老鼠啃嚙,管理倉庫的吏役害怕會被處死。曹沖讓他等三天後自動去自首。曹沖拿刀戳單衣,像老鼠咬嚙的一樣。

曹操問他為什麼不開心,曹沖回答民間認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會不吉利。曹操說那都是瞎說,用不著苦惱。

不久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情匯報了,曹操笑著說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尚且被咬,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沒有責備庫吏。

3、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裡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4、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裡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

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裡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5、甘羅-12歲的丞相

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讚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

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6樓:好快樂的小豬

1、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

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裡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

怎麼辦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裡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

皮球也浮上來了!

2、諸葛恪得驢

孫權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諸葛亮之兄)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

「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

「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

3、曹沖稱象

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4、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凜然如**,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水迸,兒得活。

7樓:day666哥哥哥

1、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裡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

怎麼辦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裡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

皮球也浮上來了!

2、諸葛恪得驢

孫權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諸葛亮之兄)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

「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

「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

8樓:尼可

司馬光砸缸,用石頭砸缺救人

9樓:牽雲德呼茶

小時了了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乙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四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於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

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於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於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餘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

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

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乙個中大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後,他隨口說道: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見《世說新語》)。

中國古代醫生治病的故事,中國古代神醫的故事有哪些

華佗,一名旉,字元化,沛國譙縣人,早年遊學徐州,兼通數經。沛相陳珪舉佗孝廉,太尉黃琬闢,均不就。唯以從醫為事,足跡遍及今河南 山東及安徽 江蘇之江北地區。息者甚眾。他精於方藥,每療疾,開湯藥不過數種,抓藥不用稱量,隨手取來,自然適度。為人針灸,不過扎一兩處,每處七八針,針拔即見效。除內科及針灸外,還...

中國古代服飾,中國古代服飾

建議你可以去看看沈從文先生的 中國服飾研究 會有很大收穫。關於中國古代服飾分類 公尺格戰鬥機 還有冕服,弁服,玄端,深衣,褕翟,禕衣,闕翟,純衣等。冕服 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 衣 裳 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 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

中國古代最具知識的人,中國古代,誰是最聰明的人

世界古代全才肯定是亞里斯多德!中國古代文理皆通的應該就是孔子 范仲淹 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這個不用說。王陽明 思想家 軍事家,文學家。張良 謀略家 康熙皇帝 清朝皇帝 朱元璋 明朝皇帝 李靖 古代歷史排名三甲的軍事家,洞察人情,了身達命,功成身退。衛青 漢武帝的小舅子,軍事過硬,思想先進。三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