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在結構方面的特色是什麼,水滸傳在結構方面有什麼特色

時間 2021-06-19 04:31:53

1樓:漢絢官永寧

《水滸傳》的敘事結構,古今中外的研究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從李開先、胡應麟、金聖嘆等人的讚歎,到現當代一些學者的反思;從中國學者的爭辯,到國外漢學家的指責;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看法,不僅體現著文藝批評標準的歷史變遷,同時也是文學審美民族性的反映。

本文試圖在中國古代藝術生成的大文化背景中,結合審美的民族性特點,從“散點透視”的民族審美視角對《水滸傳》的敘事結構進行闡釋。

一、《水滸傳》敘事結構評價述略關於《水滸傳》的敘事結構,可謂眾說紛紜、歧見迭出。簡而言之,不外兩種:一是“綴段式”的譏評;一是對結構鬆散的反駁。

(一)西方漢學家的譏評蒲安迪在《中國敘事學》裡曾歸納了西方對中國**敘事結構的看法,即“總而言之,中國明清長篇章回**在‘外形’上的致命缺點,在於它的‘綴段性’(episodic),一段一段的故事,形如散沙,缺乏西方novel那種‘頭、身、尾’一以貫之的有機結構,因而也就欠缺所謂的整體感”。蒲安迪進而分析了這種看法的原因在於“中國的一般敘事文學並不具備明朗的時間化‘統一性’結構,今天的讀者容易覺得它在根本上缺乏結構的層次”。《水滸傳》的敘事結構,自然也是如此。

蒲安迪說:“我們初讀時的印象,會感到《水滸傳》是由一些出自民間的故事素材雜亂拼接在一起的雜燴。”羅溥洛在其主編的《美國學者論中國文化》中也說過:

“108位英雄好漢在一系列亂糟糟的互不相干的故事情節中上了梁山。”

水滸傳在結構方面有什麼特色?

2樓:匿名使用者

人物語言的性格化,語言是以口語為基礎,故事構思極富傳奇性,

3樓:匿名使用者

前70回連環套式的藝術結構

水滸傳的結構特點是什麼?**等

4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採取了先分後和的鏈式結構。第四十回以前先講(單個英雄的)故專

事,然後百川匯海,逐步發屬展到(水泊梁山大聚義),第七十回以後,寫他們(歸順朝廷,走向失敗 )。

你運氣很好額。我正好自己問過這個問題。呵呵。

5樓:手機使用者

明線以忠,義二字貫穿全書 因義而聚於梁山 因忠而歸順朝廷

暗線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敗和黑暗,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

《水滸傳》的結構特點,水滸傳在結構方面有什麼特色

叔自利秋榮 作者採取排序的鏈式結構。第30回以前講單個英雄的故事,然後百川匯還,逐步發展到第七十一回英雄排座。第八十二回以後,謝他們招安,破大遼,徵方臘,走向失敗 施奧陶水蓉 作者採取了先分後和的鏈式結構。第四十回以前先講 單個英雄的 故事,然後百川匯海,逐步發展到 水泊梁山大聚義 第七十回以後,寫...

《水滸傳》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水滸傳》那時是什麼朝代?

阿沾 水滸傳 的時間是北宋宣和年間。水滸傳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 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 英勇鬥爭的生動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 官逼民反 的殘酷現實。水滸傳 是中國歷史上...

水滸傳是在什麼地方拍攝的呢,央視水滸傳是在哪取景拍攝的?

水滸城位於江蘇省無錫市的太湖之濱。是繼唐城 三國城之後,電視臺為拍攝大型電視連續劇 水滸傳 而投資建造的又一個影視拍攝基地,1996年3月 水滸傳 劇組進駐開拍,1997年3月8日正式開放。水滸城南面與三國城相鄰,西瀕太湖,佔地580畝,可供拍攝的水上面積1500畝。水滸城主體景觀可分為州縣區 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