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題

時間 2023-04-14 22:54:03

1樓:匿名使用者

ρ=m/v=600g/500ml=>密度大了,所以應該加水。

設加水m g,則所加水的體積為m ml :

(600+m)/(500+m)=,解得m=500g

2樓:正比例

鹽水的密度 ρ=m/v=600g/500cm³= 所以此鹽水不符合要求。

要使混合密度變小,要加混合物中密度小一些的成分,所以應該加水。

設要加水m 克,則加的水的體積v=m/ρ水,ρ水=1g/cm³ ,加水後的平均密度 ρ=m+600g)/(500cm³+m/ρ水)= 解得m=500g,v=500cm³。

所以需要加水,要加水的質量是500g(或要加水的體積是500ml)。

3樓:魔導騎士

這道題目要求加入鹽後,對水的體積應該是沒有影響或是忽略不計的。

密度為的鹽水也就是,水的密度是1g/ml, 也就是說1ml的水要加的鹽。。

對於500ml的鹽水,質量為千克的鹽水,500ml的水有500g,也就是說鹽有100g,所以總的需要水為1000g也就是1000ml,扣掉原來的500ml也就是還需加入500ml的水。。。

4樓:網友

1、大,稱量結果=實際質量+泥的質量;

大,ml=ml,砝碼磨損即m減少,要使等式兩邊相等則l必須增大,所以稱的讀數增大;

小,平衡螺母向右旋進即相當於砝碼重量增加了,則需要加上的砝碼質量減少;

2、(1)溢位水的質量為,即壺蓋體積為。

密度=質量/體積=體積=質量/密度=159/3=53cm3

5樓:匿名使用者

1.(大),(大).(大)。

原因:第乙個空:由於粘了一塊泥,所以稱貨物時重量應該是貨物+泥=砝碼。

所以粘了泥後,要放更多的砝碼才能平衡。第二個空:砝碼破損了,意味著砝碼重量減輕,那麼要想與貨物平衡,就要放更多的砝碼,最後讀出的數值會更大。

第三個空:如果落幕向右擺,那麼必須要貨物更重,如果比實際的位置偏右,那麼應該重量結果更大才對。

2.(1)因為密度=質量/體積,所以材料密度=

(2)由(1)可得密度為3,那麼算茶壺體積就應該是159/3=53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乙個是:大 因為你認為那塊泥也是被稱物體的一部分了第二個是:大 因為當砝碼磨損後你就會多放些砝碼上去 放的越多你就會認為被稱量物體質量越大 實際上不要放那麼多 例如你的物體只有3g 你應該放3g的砝碼 但是當你放了3g的砝碼後還要放砝碼 這時你就認為物體有4g 而實際上才3g

第三個是:小 因為假如物體時5克 你應該放5克的砝碼上去 但是由於平衡螺母向右移了的 (左物右碼)相當於還沒放砝碼時就已經幫右邊加了乙個砝碼 所以你只要放4克的砝碼就平衡了 而實際物體有5克 而你測的是4克。

杯具的:第乙個很簡單 水的密度不用題目告訴 預設為1克/立方厘公尺知道水的密度 質量 求水的體積 v(水)=m(水)/ρ計算得v=

其實溢位的水的體積就是壺蓋的體積。

現在求壺蓋的密度 ρ(壺)=m(壺蓋)/v(水) 計算得ρ=3這樣就求出壺蓋的密度了。

第二個 壺蓋和壺身應該是同一材料 密度相同v(整壺)=m(整壺)/ρ壺)

計算得 v(整壺)=53

有的單位沒寫。

你懸賞為零 做人不能小氣 我打了45分鐘。

7樓: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1)根據槓桿平衡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在秤盤下粘一塊泥就增大了阻力,阻力臂與動力臂一定時,阻力增大,動力也增大,故稱量結果比實際結果小;平衡螺母向右偏移,使右邊的動力增大,而右盤時放砝碼的,故稱量結果比實際的要小。

(2)把壺蓋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溢位水的體積就是壺蓋的體積,壺蓋與克水的體積相等,故壺蓋與水的密度比,等於質量比,故壺蓋密度為:44.

4/千克/立方公尺。

已知壺蓋的密度為3000千克/立方公尺,159克的壺蓋的體積為:159*乘以5的負5次方)

8樓:今夜0星辰

b將放在同樣遠處、同樣大小的水缸注滿水,做的有用功相同。

另乙個人每次都不裝滿,跑得次數多,做得額外功多。

所以,不裝滿水桶者做總功多。

9樓:匿名使用者

b,木桶本身有重量,裝水不滿提的次數多。。。

10樓:

的鐵所佔的體積是立方公尺=立方分公尺。

所以鐵球空心部分體積為立方分公尺。

水的密度是1千克/立方分公尺,灌滿水的話,總質量為。

11樓:

假如鐵球不是空心的,那麼它的質量應該為:

千克。所以質量多了:

12=千克所以空心部分體積為:3.

9/7800×1000=立方分公尺如果裝上水,則水的重量為:0.

5/1000×1000=千克則總質量為:3.

12+ 千克===

注意立方公尺和立方分公尺的轉換。

12樓:咱

v空心部分=m/ρ=

m=ρ*v=

麻煩給個吧,我算得很累。

13樓: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啊

1.抬起重為900n的貨物,甲承受600n的壓力,那麼乙承受壓力為300n,由槓桿原理。

600*x=300( 得x=

2.向乙移近,則甲離懸掛出為,乙離懸掛出為1m,此時甲承受壓力為500n,減小了100n

14樓:匿名使用者

(1)槓桿原理。

由題意易知,甲的力臂是,設重物離甲x m,則重物的力臂(即重物到乙的距離)為(

由槓桿平衡公式可知。

解得x=所以重物懸掛處離甲處。

1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計算圓柱體(木頭)的體積:

v=πr^2h=立方公尺。

然後計算木頭的質量:

m=ρv=千克。

(因為木頭的質量為150多斤,普通人沒有這麼大力氣,所以這個報道不屬實。

16樓:僾伱的訫

我自身感覺不真實。

17樓:網友

此報道為假。

木頭重量=體積乘密度=3乘乘π乘的3次冪=千克。

18樓:網友

1,重力g=mg=60*10=600n

2.平均速度v=s1/t=500/ (s1為路程500m,t為時間=

3.單腳滑行時,他對冰面產生的壓強p=g/s=600/15 ×10^4=4×10^5pa (4乘以10的五次方)

(壓強原公式為p=f/s ,其中f指的是壓力,s指的是接觸面積,由於要單位換算,所以在最後面乘以10^4)

不懂請追問罷~

19樓:怡網

1,重力g=mg=60*10n=600n

2.平均速度v=s1/t=500/ (s1為路程500m,t為時間=

3.單腳滑行時,他對冰面產生的壓強p=g/s=600n/(15 ×10^-4m^2)=4×10^5pa (4乘以10的五次方)

(壓強原公式為p=f/s ,其中f指的是壓力,s指的是接觸面積)

初三物理題

氧氣瓶的容積10dm3 0.01m3 此瓶中原有氧氣質量,2.5kg m3 0.01m3 0.025kg,0.025kg 25g 現在用去5g 25g 5g 20g 20g 0.02kg 因為剩餘的氧氣仍然充滿氧氣瓶 所以根據密度 m v得出剩餘氧氣的密度為,0.02kg 0.01m3 2kg m3...

初三物理題

1全部當然是實際功率啊,額定是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實際電壓如果和額定不一樣的話就不是額定功率了,你可以弄2個電壓,乙個額定的,乙個比額定的大點,或者小點,或者弄3個也行的,看看哪個亮,呵呵 和實際功率有關 器材,一額定功率已知的燈泡,電源,導線,滑動變阻器 把這些器材連成乙個串聯電路,不斷改變滑動變...

初三物理題

第二題是d,a的力是水平向上的,那麼在槓桿轉動的過程中,其動力臂在不斷變化,其中包括了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相等,長,所以是都有可能 第三題還是選d,鉛球不是連這手飛出去的,是脫了手後飛出去的,在鉛球飛的時候,手沒有給他乙個力的作用,所以w fs中的s肯定不是7m,而是手還跟球接觸時所通過的距離,而題目...